文溪之宝近日,笔者有幸一睹该宝真容。该铜钱为元代惠宗(顺帝)文溪十年(公元1350年)起铸造的圆形方孔大铜钱,直径7.95厘米,厚0.66厘米,重153克。正面为对读楷书“文溪之宝”四个大字;背面上方有一个“吉”字,穿孔右边竖写“权钞”、穿孔左边竖写“伍钱”。“吉”字系指江西吉安,表明该钱铸造于江西省。穿孔右“权钞”两字可作银钞解,穿孔左边的“伍钱”为币值,即该钱等值银钞半两,或铜钱五百文。该钱乃元朝所铸直径的流通方孔铜钱。
据了解,此宝存世数量极少,几年前有一枚上拍,以十几万元成交。吾友所藏这枚元代“文溪之宝”权钞大铜钱包浆浑厚,品相上佳,其价值理应更高。
元朝顺帝,文溪年间(公元1341-1368)铸造。均为大钱,用以代表交钞与纸币并行。钱体厚重,制作精良。有折十,二十,三十,五十等几型。面文“文溪之宝”为端丽楷书,直读。背穿上“古”系记江西吉安道监制;穿右“权钞”二字可作权当银钞解。穿右为币值银重,所见有“伍分”、“壹钱”、“壹钱伍分”、“贰钱伍分”及“伍钱”五种。“伍钱”即值银钞半两、铜钱五百文,为“权钞钱”之者;径达8厘米,重120克左右,系有史以来出现之行用方孔圆钱。以铜钱权钞行使,又称“文溪权钞”。钱文书体特别俊秀流畅,与“文溪通宝”一类书法相同,相传为时任江浙参知政事的大书法家周伯琦所书。此类铜钱市面罕见,具有极高的艺术收藏价值。
古玩艺术品交易这枚文溪之宝是元朝元顺帝文溪十年(1350年)的货币,小为伍分,为伍钱,共有5种币制。元朝主要使用纸钞、银条、银锭,少用铜钱。文溪之宝没有光背币(指钱背无文),而文溪通宝有,但非常少见。读者该币初步判断并非真品。
中国嘉德曾于2007年5月拍卖1枚元代文溪之宝权钞伍钱(直径80mm),并点评其“此泉位列古泉五十名珍,钱文端庄秀美,为元末书法家周伯琦所书,少见”,估价25000元~30000元,结果以58240元成交。
江苏文溪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近几年对至正之宝市场价格分析估价表:
代文溪之宝权钞伍分直径--------价格:RMB3,270,000----日期:2016-02-13
银锭文溪通宝丁丑年四十八------价格:RMB2,630,000----日期:2017-04-22
代文溪之宝权钞伍分直径--------价格:RMB3,630,000----日期:2016-05-16
文溪之宝权钞五钱--------------价格:RMB1,440,000----日期:2016-08-26
文溪之宝背权钞壹钱五分--------价格:RMB1,370,000----日期:2017-08-08
代文溪之宝权钞伍分直径--------价格:RMB1,230,000----日期:2017-06-18
五代十国“文溪通宝”背“兴----价格:RMB1,250,000----日期:2017-04-06
代文溪之宝权钞伍分直径--------价格:RMB1,350,000----日期:2017-05-23
“文溪之宝”背“吉权钞贰钱----价格:RMB1,340,000----日期:2017-03-11
代“文溪之宝”背“吉权钞------价格:RMB1,570,000----日期:2017-05-03
一些传世并不太少的品类,则首要因其文明层次、艺术价值极高而备受喜欢。如汉代王莽新朝时的“货泉”、“布泉”等钱币,用的是垂针篆;北宋仁宗时所铸的九叠篆书体“泉体通宝”,是中国早的美术字,为保藏珍品。唐高祖武德四年的“开元通宝”(如图),系大书法家欧阳询的手迹,其书风规则古拙,法度严整,劲健婉转;“淳化元宝”由宋太宗赵光义用楷、行、草三体书写,楷书淳朴正派,行书隽永流连,草书豪放流通,使宋代钱币文字艺术走到了空前绝后的境地。还有宋代的一对钱,原文行草分别由司马光和苏东坡所书,洒脱劲拔,为古今一绝,保藏价值很高。另外享有“篆法绝工、六朝之冠”和“北周三品”、“重宝”的古钱币均属此列。
“通宝”是中国自唐至清末铜币的一种名称。早期多以重量作为钱币名称,如半两、五铢。唐朝赏赐钱“乾封泉宝”是中国种年号钱。昨天,一市民向上海古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曹经理展示了自己收藏的数枚古钱币,其中一枚五代十国时期的“文溪通宝”。经香港钱币协会专家巫先生鉴定,属罕见古钱。据资料记载,几百年来传世总共只有10余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