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九窍玉塞到底值多少钱

时间:2017-12-23 18:40

  考古工作者在对已成粉状的骨骸进行清理时,意外发现了呈片状与类柱状的玉质器物。经整理分析,专家认为,这是古人在死后用于防止鬼魂进入人体的“九窍塞”,即玉质的阴塞、肛塞、耳塞、口含、眼盖、口盖等器物。

  西安市北郊不久前发现了一座东汉时期的墓葬,考古专家从中清理出一套完整的玉质塞器,它对于研究古代的丧葬习俗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据了解,这是一个小型土洞墓,带竖穴墓道,位于北郊北康村附近的一基建工地上。施工人员开挖基槽发现该墓时,墓室的砖券顶已坍塌。由于早期曾受过盗扰,随葬器物很少。不过,令人庆幸的是,尸骨保存完好,考古工作者在已成粉状的骨骸中清理出玉质的阴塞、肛塞、耳塞、口含、眼盖、口盖等。负责此次考古发掘的工作人员说,根据墓葬的形制以及的为数不多的几件釉陶器的造型,可初步断定墓葬的年代大致在东汉晚期。这批塞器是古时的殓具,学名为九窍塞,其意义之所以重要,在于如此完整的在以往发掘的汉墓中还是首次。据介绍,古先民赋玉以灵性,是“究天人之际”的通神器,象征灵魂再生,而灵魂都是经由躯体的孔穴出入的。同时作为辟邪驱疫的吉祥之物,玉不朽,能长期保证妖孽及病疬疫瘴无法通过口、鼻等孔穴侵入人体。重要的是,汉代人更相信“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当死者入土之际,用形状大小各适其度的玉器逐一将躯体所有的窍孔严密堵塞,封护躯体使之元气不散、精气不泄、灵魂不朽,由此长存永驻,这作为他们的一种美好愿望而成为时髦之举。

  九窍玉塞近几年成交记录:

  汉玉塞四件一组---------------成交价:491万 成交日期:2017/09/24

  玉塞一套---------------------成交价:576万 成交日期:2017/06/20

  玉塞一套---------------------成交价:262万 成交日期:2017/06/08

  汉玉塞四件一组---------------成交价:252万 成交日期:2016/04/21

  青白玉玄紋玉塞---------------成交价:591万 成交日期:2017/02/04

  汉玉塞四件一组---------------成交价:247万 成交日期:2016/02/15

  玉塞-------------------------成交价:479万 成交日期:2016/01/13

  不久前,西安市北郊了一具用玉质窍塞“堵塞”上人体所有窍穴的东汉女尸。

  4、察植物根茎印痕某些植物根茎有无孔不入的特性,植物蛋白新陈代谢而分解的酸性物质可以对器物的表面造成侵蚀,所以能够看到有清晰叠压关系的根须状印痕。

  6、察“驱邪矿物”残留(古代葬俗)自然界的一些矿物有、驱虫、防腐的作用,古人以为它们有驱妖辟邪的功效,将它们置于墓葬和居所里。因此,有一些古玉被赤铁矿、朱砂、雄黄等矿物粉末包裹或浸染,通过放大镜甚至肉眼就可以看到器物表面或缝隙中残留的矿物颗粒,在水化合以及弱酸作用下,致色离子由表及里渐进、深入地渗入玉器内部,颜色绚烂夺目。考古发现,距今两万年前的山顶洞人就将大量的赤铁矿粉末撒在山洞中,也因审美的需要,将石灰岩制成的珠子染成红色。我国战国和汉代的大型墓葬中,经常有大量的朱砂以及被朱砂染得鲜红的玉器,如越王墓。

  玉握为死者手中握着的器物,古人认为死时不能空手而去,要握着财富及权力。新石器时期是以兽牙握在手中;商周时期,死者手中多握数枚贝币,因为古人认为贝是财富的象征。到了汉代,则在长条圆柱上加琢简单线条,也就是汉代常用quot;汉八刀"雕法,雕成一只玉猪。因为猪是财富的象征,因此成为汉代流行的玉握。玉猪造型多样化,也有的较为写实,生动可爱。另外还有璜形玉器作为玉握的。

  玉衣也叫"玉匣","玉柙",是穿于死者身外的葬服,由数千片小玉片相互穿联而成。根据编缀线缕质地的不同,可分为金缕玉衣、银缕玉衣,铜缕玉衣、丝缕玉衣等。古代上层贵族按照各自地位的不同,分别享用不同的玉衣。玉衣的雏形为西周时的玉面罩,由印堂、眉毛,眼、耳,鼻、嘴,腮、下颊,髭须等13片组成,各琢成其形。有的还上刻纹饰,均有小孔,覆于死者脸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