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良渚玉琮真的能卖的出去吗

时间:2017-12-01 08:12

  良渚,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被誉为中华文明的曙光——良渚文化的发祥地。良渚文化是环太湖流域分布的以黑陶和磨光玉器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1936年首先发现于良渚而命名,距今5300—4000年。对“良渚遗址”的人物,经基因鉴定确认,良诸人是骆越后裔。

  玉琮中间的圆孔有两边对钻的,也有一边进行的。两边对钻的往往错位,有对钻的痕迹。有些玉琮中间的孔外边大,中间小。有些就不然,里外一般大。有些玉琮不光有兽面纹、神面纹还有神鸟,还有祭坛。这些纹饰一般都非常精美,站在良渚文化生产力的角度上,实在无法想象如何制作。良渚玉琮节数都比较少,很少有超过10节的。15节的玉琮极其稀少,上海博物馆收藏有一个15节的。

  良渚玉琮近几年成交记录:

  良渚文化玉琮王国宝-------成交价:212万 成交日期:2016/03/09

  玉琮-------------------------成交价:228万 成交日期:2017/06/07

  玉琮-------------------------成交价:238万 成交日期:2017/03/11

  良渚文化神人兽面纹玉琮-------成交价:378万 成交日期:2017/08/27

  玉琮-------------------------成交价:142万 成交日期:2016/11/24

  玉琮-------------------------成交价:514万 成交日期:2017/04/05

  良渚文化时期兽面纹玉琮-------成交价:597万 成交日期:2016/04/13

  2002年在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一家公司上拍了这样一件器物。它外呈八角形,内呈圆形,外壁刻有图案。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上,这样的器物以前是极其罕见的。那么,这是什么器物呢?这种造型的器物又起源于何时呢?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东西,与前面介绍的那件拍品基本相似。据专家介绍,这是一种玉器,是良渚文化的玉器。良渚文化因1936年在浙江余杭良渚镇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而得名。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徐新民:它所表现的是它的精美的雕刻,然后像微雕一样的这个纹饰,它是(以)这些取胜,然后它所反映的那种宗教的思想,这个都是区别于其他的各个文化的这个玉器的。

  那么这些玉琮上面雕刻的形象是什么呢?据介绍,这是良渚人崇拜的神徽的形象。从器物上繁密以及变化多端的纹饰中,可以看出当时高超精湛的琢制技法。那么在金属还没有出现的那个时代,玉料的加工以及玉器上精美图案地雕刻,使用的工具会是什么呢?

  在四面直槽内上下各刻一神人兽面复合图像,共8个。单个图像高约3厘米,宽约4厘米,用线浮雕结合细线刻雕琢成。图案主体的神人,脸面呈倒梯形,眼为重圈,两侧有角形眼角,宽鼻以弧线勾出鼻翼,阔嘴用一条长横线、7条短线刻出两排16个牙齿。头饰内层为帽,刻8组卷云纹,外层羽冠,刻22组边缘双线,中间单线组成的放射状羽饰。脸与冠浅浮雕而成。神人上肢耸肩平臂,手及腰部、下肢屈曲,三爪如鸟。四肢密布卷云、弧线、横竖直线作成的纹饰。胸腹部浅浮雕兽面纹,有椭圆形凸面眼睑和桥形额部。在玉琮的角尺形凸面上,以转角为中轴展开,每两节还琢刻了简化的神人兽面纹,四角相同,左右对称,共8组。与竖槽内的纹饰相比,这一人兽组合保留了基本构图,省去了神人的四肢,冠作了变形,面部简化,在兽面两侧增加了一对夸张的鸟纹。以转角为中轴展开的简化人兽组合纹是良渚文化玉琮纹饰的基本特征。

  今天,我们收藏玉琮意义在于研究,在于保护。拥有良渚玉琮,就是拥有了一段历史,一段神秘的历史,一段难以的史前文化史。玉琮是一种内圆外方筒型玉器,是古代人们用于祭祀神祗的一种礼器,距今约5100年。至新石器中晚期,玉琮在江浙一带的良渚文化、广东石峡文化、山西陶寺文化中大量出现,尢以良渚文化的玉琮发达,与传世的数量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