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字画如追溯历史,自有文字记载的商周以来,玩古物一直是帝王、宦官、文人士大夫的文化传统。这种传统一直在中国延续了三千多年。直到清末民国,几乎在任何一个有学问、有身份、有地位的文人官员府第,墙上多多少少会挂上几幅名人字画,厅堂上多多少少会摆上一圈红木桌椅,案几上多多少少会供上一些陶瓷、玉雕、奇石作为摆设。
2014年上海保利秋季拍卖新闻发布会上,一组乾隆皇帝游览北海公园白塔山后书写的手卷《白塔山记》显露真容,这组出身不凡的拍卖品估价竟然高达亿元,被称为“今秋全球估价贵的古代书画”,有人甚至调侃说,这也恐怕是“全世界昂贵的游记作文”。不出所料,2014年12月2日,在上海保利的古代书画夜场上,这组四幅经《石渠宝笈》著录的乾隆皇帝御笔书法《白塔山记》以1.1615亿元成交,是2009年以来内地第34件过亿元的拍卖品。《白塔山记》原存于永安寺,后散失各地,如今四卷终于重新聚首现于拍场极为难得。乾隆三十八年(1773),乾隆帝作成此文,记录了登上白塔山后所观四个方面的景色。《白塔山记》堪称乾隆书法作品的精品,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样的价格可以说是实至名归,情理之中。
近几年来中国书画市场颇为繁荣,已经形成了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但相对于西方艺术品的市场行情,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还不够健全,尤其是一些传统书画在艺术市场中没有得到应有的价值体现。清代科举书画艺术是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一部分,代表了一个特定的文化阶层的艺术精神和造诣。
从唐代高祖武德五年(622年)首次开科取士,直至清末废止,科举制度在中国历时1000余年。科举制度实行以文取士,学子们不仅要展示其深厚的儒学功底和经世致用的实用本领,同时也要展示其书法绘画的艺术功底。因此中国古代状元、榜眼、探花多能书善画,清代114名状元中,就有44名长于书法绘画。清代状元、进士中,陆润庠、刘墉、刘春霖、康有为等人,不仅是政界要人,还是当时很有名的书法家。刘墉更是书法史上的显赫人物。而吴伟业、彭启丰、钱维城、张万之等精于水墨丹青,所绘山水,领一时风骚,为世人所珍。
上海艺术品交易公司近期对清代字画市场价格分析后估价表:
祁隽藻清代作行书七言对联对----价格:RMB1,340,000----日期:2016-06-14
徐渭花卉手卷------------------价格:RMB1,170,000----日期:2017-03-07
祁隽藻清代作行书七言对联对----价格:RMB2,490,000----日期:2017-01-11
祁隽藻清代作行书七言对联对----价格:RMB1,470,000----日期:2017-05-11
清代遗墨六本/套--------------价格:RMB1,410,000----日期:2016-01-05
傅山清代行草书立轴------------价格:RMB3,820,000----日期:2017-07-24
钱南园清代字画----------------价格:RMB3,390,000----日期:2017-03-27
徐悲鸿四骏图镜心设色纸本------价格:RMB3,970,000----日期:2017-01-25
清代名人手札------------------价格:RMB1,140,000----日期:2016-07-07
何海霞山红遍镜片设色纸本------价格:RMB1,210,000----日期:2016-12-19
清代早期书法盛行帖学,中期碑学兴起,并渐渐兴盛直至清末。清代科举书法也是按照这一书法发展的进程推进。“晚清科举书法影响绵延至今,"正心诚意"的道德观念正是士人书法的立足点。这一观念对书法技法层面讲究"指死腕活""中锋用笔""端庄结字"等的影响是显然的。”因为统治者主流艺术思想的影响,加上科举制度的推进,以帖学为主的状元、进士的馆阁体书法在明清成为了书法的主流,这些状元、进士等也成为了封建时代官员中的书法家。
回望春拍,中国字画在上半年的走势波澜不惊,仅部分作品有上佳表现。
在先开拍的上海荣宝斋迎春拍卖会上,岭南画家黎雄才于1984年创作的《长青不老松》经过众多买家激烈角逐,终以8960万元的高价成交,超过预估价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