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金铜佛像明清金铜佛像是佛教造像之一。由于明代佛学兴盛,广建寺院,以朝廷布施及民间供奉的需要,使得金铜佛像迅速发展,并形成了永乐、宣德年间造像水平的“永宣金铜佛像”。此时的造像面相丰满、造型优美、金水充足、艺术水平极高。清代造像继承明代风气,是汉藏金铜佛像的也达到了一个高峰。这些佛像不仅是佛膜拜崇奉的对象,也是珍贵的民族艺术遗产,受到中外收藏界的深爱。现介绍几尊明清金铜佛像如下。
  明铜鎏金观音像
  观音菩萨又称观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是佛教中受欢迎的尊神。据说,他生于阿弥陀佛观想中的一道白光,以佛教神格里的核心思想───广大的慈悲胸怀救济众生。观音的变化身很多,有十一面观音、千里眼观音、千手观音等108尊观音的变化。此尊观音造像为汉传观音造像,头戴五叶冠,冠中饰其化身,面、胸、手、足处鎏金,胸前饰璎珞,左手持净杯,右手持柳叶施干露状,坐五层仰莲座,座下饰萱草基座。本座铜鎏金观音造像端庄慈祥,气势恢弘,具有较高的艺术鉴赏价值。
  清宝生佛像
  宝生佛或名宝胜佛,五方佛中居南方,是五方佛中宝族诸神的主尊,代表平等性智,着佛装或菩萨装,其坐骑为两匹马。此尊宝生佛面部泥金,墨线纹眼,身披袒右肩式袈裟,袈裟表面有阴线刻划的八宝纹饰,右手施与愿印,左手施禅定印,全跏趺坐,座为上下仰覆式莲花座,背饰菩提树背光,背光左右各饰尊者,顶上为金刚翅鸟。
  清铜鎏金无量寿佛像
  无量寿佛中还有一品名无量光佛,无量寿佛与无量光佛,在汉文译名中均称为阿弥陀佛。
  无量光佛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大乘佛教时期,是一种古老的具有太阳神神格的尊神,其出生地可能是在西北印度或中亚地区。无量光佛和无量寿佛起源不同,但随着佛教的发展,二者的概念重合,印度后期经典中二者已经混同,在印度、中国等均被看作是同体异名,但在藏传佛教中则是不同的两尊佛。在五方佛系统中,无量光佛侧身其间,无量寿佛是其化身,代表寿命的延长,因而广受信仰,困其世俗的功利性较无量光佛大得多,所以其名号广为人知。一般说来,两者的造像主要区别在于:是手印,无量光佛手印二母指上下交错,而无量寿佛则为禅定印,二母指相触。
  上海翔盈艺术品有限公司近几年对明清金铜佛像市场价格分析估价表:
  1920世纪铜鎏金马头明------价格:RMB4,960,000----日期:2017-03-21
  明铜鎏金师佛----------------价格:RMB1,770,000----日期:2017-09-20
  18世纪铜鎏金旃檀佛像--------价格:RMB5,860,000----日期:2016-02-07
  铜鎏金十一面千手观音站像------价格:RMB3,560,000----日期:2017-08-09
  清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像----------价格:RMB4,320,000----日期:2017-03-15
  明永乐铜鎏金文殊菩萨像--------价格:RMB4,860,000----日期:2017-01-25
  大明永乐年施款铜鎏金文殊菩----价格:RMB5,320,000----日期:2017-02-20
  大明永乐年施款铜鎏金无量寿----价格:RMB5,920,000----日期:2016-12-16
  大明永乐年施款铜鎏金文殊菩----价格:RMB4,880,000----日期:2016-03-15
  16世纪铜镀金佛像------------价格:RMB1,980,000----日期:2017-09-06
  其二无量光佛的伴神为金刚手菩萨、莲花手菩萨;无量寿佛的伴神为尊胜佛母和白度母。无量光佛只有红色身,而无量寿佛由于广受信仰,除红色外,还有白色和黄色身等。藏传佛教中的无量寿佛就是阿弥陀佛,为五方佛之一,居西方,常与白度母、尊胜佛母合供一堂,称为三长寿佛。佛像由佛身、背光、底座三部分分铸、插合而成。无量寿佛头戴宝冠,胸饰缨络,臂饰宝钏,着袒右肩衣,衣下垂至底座正面中央,双手托瓶(宝瓶已失),结跏趺坐。背光呈葫芦状,外饰火焰纹,头光及身光部分透空。底座外侈,四角饰束莲纹,座底正面錾刻“大清乾隆庚寅年敬造”纪年款。
  乾隆朝曾分别于辛己(1761年)、庚寅(1770年)、庚子(1780年)和庚戌(1790年)即乾隆五十、六十、七十和八十寿辰四次分铸纪年刻款宫廷礼佛器,故此尊佛像为乾隆六十大寿时宫廷造办处特铸供佛。
  10亿购买二十多尊明代宫廷金铜佛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