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京市上海市收藏家协会古陶瓷科学检测实验室网站文章
编者按:北京市上海市收藏家协会古陶瓷科学检测实验室自2008年7月开始检测实验以来,收藏爱好者曾不断提出这样那样一些问题。《投资与收藏》杂志,已经连续四期刊登“沈华友访谈录”,就广大藏友提出的问题,一一加以回答。为便于藏家加强对科学检测这一新生事物的了解,现将登载在《投资与收藏》杂志上的“沈华友访谈录”进行删节精炼,以馈读者。
记者问:通过“科学”检测来确认古玩的真假,和我们过去传统的“眼学”鉴定来辨识古玩的真假来比较,科学检测说得上是个新生事物。大家不怎么熟悉。请您谈谈“科学”检测是怎么个情况。
沈:“科学”检测辨识古玩肯定是个新兴的鉴定方法。这是顺应鉴定古玩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它与主要依赖人的感官判断的传统鉴定方法相辅相成、殊途同归。现在主要有化学元素分析检测、热释光侧年法、碳14断代技术、陶瓷釉质老化系数鉴定等技术手段。这些技术手段的检测对象主要是陶瓷、铜器青铜器。针对其它古玩古物的,比如针对木质家具、字画、玉器、漆器等等的检测还没有。
记者:咱们这套设备是个什么情况呢?是怎么个检测原理呢?
沈:我们这套设备,是通过化学元素分析进行检测。在同类设备里是较为先进的。它是2008年的款式,因为最新,所以更先进。高精密度,精确到百万分之一。也就是说,某个元素哪怕只占有百万分之一,这台机器也能够把这百万分之一的化学元素测分出来。一件瓷器或青铜器,它身体里哪怕只占有百万分之一某种化学元素,也逃不过机器的眼睛。这样,电脑就可以通过机器检测出来的数据,和数据库里的数据自行进行搜索比对。我们数据库里有上万个不同年代陶瓷器窑口和铜器青铜器的数据。这些数据就是我们检测藏品是真是假、是明朝还是宋朝的依据。电脑自行进行比对后,与哪个年代、哪个窑口的数据符合、靠近,就认定它为哪个时期、哪个窑口的产品。
记者:咱们这个检测室检测了多少件东西了?怎么个检测法?
沈:检测了大约16000件瓷器、青铜器。检测每件东西要用15分钟。为了准确,有的不止检测1个靶点,用的时间就更多。一般来说,送来的藏品在检测前检测室的专家先免费给藏家看看,也就是先目鉴,有的是一眼假的“开门仿品”,就建议不要上机检测了。如果连同没有上机的,送来检测室鉴定的应该有25000件左右。
记者:大家都知道,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怎么会有完全相同的东西呢?又不是大工业生产、一条流水线上出来的。那么又怎么确定它的真假呢?
沈:确实,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所以我们的比对不是要求被检测的东西与数据库里的完全一摸一样,只要比较符合、比较接近,就可以认定。任何时候的老东西真东西,其成分含量,都有一个数值取值范围。在比对中,凡在数值范围里的就是真的老东西。符合唐代的就是唐代的,符合明代的就是明代的;符合景德镇窑口的就是景德镇所产,符合汝窑的就是汝窑所产。打印报告自动打印出检测结果。不能够人为改动。我们的数据库里,存储有上万个中国瓷器窑口的数据,涵盖了中国所有瓷器窑口考古发现的成果。当然还有历朝历代不同时期青铜器的数据。
这种检测方法是比较科学的。因为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窑口,其历史自然条件不同、用料配方不同、烧制工艺不同,这些种种不同,就把不同年代的产品给区分开来。
记者:现在造假的水平非常高。造假的能不能够根据他们弄到的数据资料,按照资料配方,造出既能骗过机器又能骗过专家眼睛的假古瓷?假青铜器?
沈:这是很多藏家很关心也很担心的问题。
我不会说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但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是很难很难的。特别是那些价值很高,比如仿造宋代五大名窑、元青花等,想既骗过专家眼睛又骗过机器几乎是不可能的。 藏品由北京中博文物检测中心权威专家进行鉴定和估价和市场部审核进行初步删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