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瓷器出手鉴定就找香港长江拍卖公司

名称:古董瓷器出手鉴定就找香港长江拍卖公司

供应商:上海嘉玺拍卖展览有限公司

价格:1000000.00元/件

最小起订量:1/件

地址:徐家汇漕溪北路595号上影集团b座10楼

手机:13020220486

联系人:陈经理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62462290

更新时间:2021-01-25

发布者IP:58.246.241.82

详细说明

  古董瓷器鉴定|古董瓷器拍卖|瓷器鉴定拍卖

  为了迎合香港市场拍卖需求,特像全国征集以下藏品,古董,瓷器,玉器,字画,杂项.....如果有需要上拍的藏友请联系香港长江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唐五代时,瓷胎由单一的瓷石构成,宋末元初起,创造了瓷石掺合高岭土的二元配方,有些原料中高岭土达20%。二元配方使瓷胎中三氧化二铝(AL2O3)的含量得以进步,这样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瓷胎在高温条件下的变形,保证了大件器物的制造,同时进步了烧制温度,使瓷化水平增加。在此根底上,景德镇烧出了体型宏大的青花器,有直径近60厘米的大盘和高达70厘米的大瓶。 元代青花瓷的制瓷原料就采用了瓷土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其胎料主要有两类:一类用进口青花瓷,胎骨较白,稍含灰,手感繁重,致密坚硬;另一类用国产土青料,胎骨灰白,胎体手感轻。元末有些青花小器胎色土黄,较粗松,用国产青料。

  从元大件器物底部或残器断面,可察看到其胎色不够洁白,胎质较粗并有细小的气孔(或称砂眼)。元青花瓷固然胎内增加了氧化铝的成分,进步了烧成温度,但是瓷化水平还是不如清代瓷器胎体细腻。元瓷制造时胎泥淘炼不够精密,多数器物底部露胎不施釉,采用垫砂支烧办法,烧成后即构成所谓的砂底。砂底的边缘常呈现粘砂或铁质斑点,少量器物由于胎土内含有铁质,在器物露胎部位经烧结呈氧化铁红色,俗称“火石红”。碗、高足杯等小件器物则普通不见窑红,大罐、大瓶等大件器物的盖里面虽露胎,但不见窑红。也有些盘底上留有工匠有意涂刷的较浅淡的铁红色砂底,并带有轮旋的旋纹痕迹。古董瓷器鉴定|古董瓷器拍卖|瓷器鉴定拍卖 元代景德镇瓶、罐之类器型,采用分段制胎,然后再用胎泥粘合而成,粘接处器表 元青花云龙纹梅瓶常常突起,给人以不平之感,外壁接痕经打磨,但内壁接痕仍明晰可见,器物颈部内侧略加切削,内壁均不修削,所以在器里的底、腹、口等处胎体接痕表现明显。普通器物的足边不规整,有弯曲现象,阐明元代制胎时不考究修坯,因而显得成型工艺较粗糙。但小型器物也有精致者,胎质显得洁白细腻。削足处置办法常见底足足端外墙斜削一刀,大器足底宽厚多为挖足,挖足有深有浅。器物圈足不非常划一,呈弯曲状。器底可见螺旋状的切削痕,大瓶、大罐的底部旋削纹较粗、较疏,盘和碗的切削痕较细、较密。古董瓷器鉴定|古董瓷器拍卖|瓷器鉴定拍卖底部和圈足内外粘有窑砂,有些已熔入釉中。高足杯的高足与杯身以泥浆拼接,交接处能够看见黄色或浆色挤压泥浆,杯把足端的圈足厚薄不一。子扣套合构造的盖,采用子扣与器盖先成型后粘接工艺,盖上能明晰地看见接痕。碗的底部胎体较厚重,足内露胎,中心轻轻突起,俗称“脐”状,实为拉坯痕迹。瓶、罐等大型器物底部中心处常见一内凹的圆点,在烧制大器时,为避免塌底,需在底部中心或稍偏处放一个用耐火土做成的圆饼或圆圈作支点,圆点就是由此构成的。大罐底部多为宽圈足,不规整,有的底中心有较浅的螺纹痕迹。普通大件器物胎体厚重,但重量适中,如超重或超薄都值得思索。

  古董瓷器鉴定|古董瓷器拍卖|瓷器鉴定拍卖

  公司:香港长江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上海尊亚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