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古人每获法书名画,经精美装潢遂成为鉴赏家们梦寐以求的铭心绝品,可谓最奢侈的精神享受。朵云轩二十年来一直致力于向藏家奉献古代书画精品,此次2014年朵云轩春拍为藏家奉献了一批古代书画精品。
古代书法中,董其昌、何绍基、吴让之、杨岘、龚自珍、左宗棠、杨沂孙、吴昌硕的作品如明珠璀璨,目不暇给。
董其昌的绢本《行书》大轴,从米芾的雄桀奇崛中化出,笔势挥扫如风,通篇读来一种清新潇散之气扑面而来。龚自珍、魏源等人《行书手卷》集结了晚清以来诸位学者、诗人的作品,堪称晚清群英之荟萃。陈奕禧书法有“翰墨妙当代,海内翕然”之称,号称“香泉体”,《行书》纸本手卷为难得的铭心绝品。晚清书法殿军翁同龢的《楷书》屏轴四件应出于晚年所书,老笔纷披,精彩绝伦。
吴昌硕乃是中国近现代交替时期出现的一位杰出书法大家,其书法以大篆金文石鼓为长,发韧于金石,通会于《石鼓文》,滋养于学识,取法于自然,又融篆隶笔法于其中, 或常以篆字直接植于行草之中,得乱头粗服,无籁自鸣的直率之趣,使人有耳目一新之感。晚年所作的草书,更是笔势奔腾,苍劲雄浑,不拘成法,吴昌硕自谓:“强抱篆籀作狂草。”此《草书》轴纯任自然,一无做作,下笔迅疾,痛快淋漓,有排山倒海之势。恰如其晚年时的壮心不已,因而用墨浩然,用笔豪肆,老辣苍劲,力能扛鼎,以波状线条出之,跳荡灵动,不斤斤于细部点画的描绘,从而体现出“豪迈、爽利、泼辣”的崇高之美。
古代绘画中,王时敏、王鉴、王翚、黄易、金农、钱杜、李鱓、张崟等大师作品亦璀璨夺目。王时敏的绢本山水大轴作于八十二岁,王时敏一生鍾情黄公望,此图构思雄奇,山脉逶迤错落,尺幅在其作品中当称翘楚,为晚年难得大幅精品。王鉴的山水用纸光洁细腻,所画草庐、人物尤为精妙,纤毫之中能见逸气。
扬州八怪在清初四王笼罩之外另辟蹊径,本次征集到了“八怪”中的两位大师的作品——金农《花果册》、李鱓的《行书》、《墨兰》双挖镜片。金农的《花果册》分写各色蔬果,寥寥数笔,而天趣自成,金农在每开之上都以自作诗词题跋,堪称三绝。
值得一提的是,明代杨惟聪的《墨鱼图册》、清钱杜的《卧游册》、弘旿《山水册》、清代泥金羊脑笺本《十六罗汉册》几部古代书画册页均得自近代上海严氏云起楼旧藏。杨惟聪善画鱼,所画鲤鱼、鲶鱼等各种鱼类极富表现力,水墨渲染层次丰富,妙趣横生,姿态各异。
钱杜的山水得益于文徵明,他的山水册页以细笔和浅设色为主,运笔松秀缜密,所画山石、人物形象,能寓巧密于朴拙之中,颇有装饰意趣。弘旿为清代宗室画家,康熙皇帝孙,其《山水册》临仿清宫旧藏恽南田《山水册》,原作野逸冲淡,他师从董邦达得四王嫡传,其临本更具皇家富贵之气。《十六罗汉册》用泥金画于羊脑笺上,用红金画衣物,以青金画人物肤色,边饰纹样皆手绘描金,将五代贯休所作十六罗汉大幅纳于一册之中,并依照乾隆所定十六罗汉顺序重新排列,原作之旨趣得以重新诠释,细节刻画功力深湛,无款,或出自清宫画师之手,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