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也正因为元青花的美,人们在不断地为元青花进行着探索。但是又因为元青花社会存量极少,也就给探索者增加了难度,因此也使元青花的价值更上一层楼,使元青花成为稀有,成为一块碎瓷片也要上百、上千元。这就使探索者和研究者更加难,也正因如此,从元青花公世出现以后的明清各朝都有按其型、其料的制作品(在这里我们不说仿制)。在上世纪30年代,英国人霍布逊在1929年发表高63.6厘米元青花……为胡净一元帅打供……在上世纪40年代,美国学者约翰•波普又发表文章“至正型”青花云龙象耳瓶更让世界震惊。元青花惊世出现,这就引起了瓷器爱好者和制造者的空前的关注,因此真假元青花不断的登场,使本来不太了解元青花的瓷器界难断真假美候王。特别是造假者五花八门,在一片模仿的宣赞声中也是不断的扩大,不断的发展,仿制品涌入市场量巨大,仿造的类型形形色色。但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正品元青花瓷器也一直在以拨乱反正的姿态证明着自己。
其实元青花也是多地区多窑口产出如:云南的玉溪窑元青花内蒙考古的元青花等,有的用了苏料,有的用了国产料,但都是元代产品,也有的是一种勾兑料。在元青花分类、产地上都要进行进一步的深入了解和调查,研究空间很大,我们不能将元青就定在景德镇一个地方,要从元青花的实际出发,去深入的研究。
几十年来,随着元青花的不断出现,美国学者约翰•波普发表的文章《至正型元青花云龙象耳瓶》已不是唯一的比照对象了,更多更有代表性、更有说服力的多种多样的元青花瓷器,给了我们一个比较完整的元青花瓷器的面貌,使我们对元青花瓷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参考比照标准,所以鉴赏元青花瓷的最高水平仍然在中国。
近期,在三希堂国际香港春季拍卖会上,一件“元青花釉里红螭 虎耳方口扁瓶”的成交价为6325万港元,成为此次拍卖成交价最高的拍品。
在中国瓷杂艺术品收藏市场上,青花瓷表现一直都比较突出,部分精品的身价随着时间沉淀,更是成倍上涨。其中,元明清时期的青花瓷精品经常能拍出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元的高价。
对此,广东省集藏投资协会副会长江建平表示,元明清时期的青花瓷目前市场行情火热,极具升值潜力,尤其是文房四宝、瓶件等适合书房摆设的瓷器,深受藏家欢迎。收藏投资青花瓷可将目光放在“清三代”(即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官窑精品上。
成交记录令人瞩目
据了解,我国青花瓷萌生于唐宋时期,经过元明时期的发展,无论是铸造工艺还是细节装饰,在清代达到了顶峰。纵观近年来的市场行情,青花瓷有着漂亮的成交记录。特别是元明清时代的青花瓷,在拍场上可以说是大放光彩,频频出现高价成交。
早在2001年,一件“明永乐青花折枝花卉八方烛台”在拍卖市场上以880万元的价格拍出;2005年,该烛台二度出现在北京翰海春拍中,并以2035万元的高价成交。同年,在伦敦佳士得拍卖场上,一件“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拍出1568.8万英镑(约合1.6亿元人民币)的天价,其高 仿品市场上价格甚至也高达十几万元。随后,在香港苏富比春拍中,一件“明宣德青花藏文高足盌”以2306万元成交。
2010年,一件“清乾隆青花缠枝莲纹花觚”在北京匡时五周年秋拍中,以6680万元落槌;2011年,香港苏富比秋拍上,一件“明永乐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纹梅瓶”成交价格再次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6866亿港元(约合1.3亿元人民币);去年,一件“明成化青花缠枝秋葵纹宫盌”又以1.41亿港元(约合1.1亿元人民币)成交。
有元青花瓷器想快速出手,鉴定,修复,拍卖,私下交易等请速联系资深古玩经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