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古董权威鉴定中心、古董鉴定、评估、拍卖
我是乘坐绿皮火车到的喜德。当地环境闭塞,资源贫瘠,绿皮火车仍是连通凉山深处的彝族社会和外面世界的主要工具。吉伍家古老华丽的彝族漆器,如同山中摇曳着鲜花的小溪,顺着铁轨,缓慢而灵动地流淌出来,打开一扇装满诺苏人记忆的窗户。
在凉山,即便是再贫困的人家里,也有一两件漆器的餐具,可能是全家唯一算得上家具的东西。有朋自远方来,诺苏人必烹羊宰牛,用华丽的餐具呈给客人,这是生活的尊严。
从木料的选择到纹样的绘制,传统的漆器制作流程共有40道工序,繁琐而奢侈。在吉伍巫且家,我初次目睹漆器上,那些用抽样的线条勾勒、交织而成的,神秘图腾般的纹样时,觉眼花缭乱,颇为震撼。在没有文物出土的凉山地区,古老神秘的漆器,无疑成为彝族的“活着的历史”。
一
吉伍巫且的侄子家,正在举办一场婚礼。吉伍家属于喜德县的大家支,几乎半个县城的人都来贺礼。院子里站满了盛装的宾客,钗裙摇曳,毛毡相接。婚礼尚未开始,主客已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新郎的父亲举起鹰爪杯,向从丹巴藏寨远道而来的客人敬酒。苍鹰遒劲有力的爪子上,嵌着精致髹漆的酒杯,这种讲究的酒具,从前只有土司能使用,在凉山彝族人的心中,象征尊贵与威严。
他们更习惯称自己诺苏人,“诺”是黑色,“苏”意指民族。诺苏人喜好饮酒,酒是待客的香茶,也是喜庆的佳酿,所有礼俗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序曲和尾声。
婚礼前一天的黄昏,我和吉伍巫且一起,坐上从西昌到喜德的绿皮火车,同行的有巫且的近亲吉伍木基,他爽朗地邀请我去参加吉伍家的婚礼。
由传统部落社会延伸过来的家支,在彝族社会仍扮演重要的角色,类似于汉族的宗族。一门手艺通常在家支内世代相传,银饰世家勒古家族、 毕摩世家吉克家族……漆器,属于吉伍家,传到吉伍巫且已经十六代了。喜德,彝语是“夕夺达拉”,意为制造铠甲的地方。从前,在尚武的彝族人拥有一套漆绘的盔甲,是尤为自豪的事。在彝族歌谣《万事万物的开端》中,漆器是由狄一伙甫所创,距今约一千七百年。传入吉伍家支以前的历史,已不得而知。
火车从西昌出发,将横穿凉山州,途经十余座小城镇,最终抵达普雄。西昌和普雄,是诺苏人外出的重要城市。车厢里人头攒动,行李架上摆满了麻袋,椅子下塞满鸡鸭。火车驶离城市,窗外掠过村寨的袅袅炊烟。天色暗下来,山谷间亮起零星的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