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2017年杨彭年紫砂壶鉴定与评估

时间:2017-10-25 13:01

  杨彭年紫砂壶杨彭年,字二泉,号大鹏,清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制宜兴紫砂壶名艺人,浙江省桐乡人。善制茗壶,有的浑朴雅致,有的精巧玲珑,且善配泥色。首创捏嘴不用模子和掇暗嘴之工艺,虽随意制成,亦有天然之致,世称“彭年壶”,对后世影响颇大。

  杨彭年继承、发扬了全手工制壶工艺。在众多的紫砂艺人中,陈曼生独独选择杨彭年,看中的是他的手工捏制砂壶制作工艺,他曾说:“杨君彭年,制壶得龚时遗法。”什么是“龚时遗法”?那就是手工捏制砂壶的传统工艺。因为“乾隆时期制壶多用模衔造,其法简易,大彬手捏遗法已少传人。彭年善制砂壶,始复捏造之法,虽随意制成,自有天然风致”(《耕砚田笔记》)也就是说:杨彭年继承、恢复了龚春、时大彬的全手工制壶技法,并且技法娴熟,得心应手,巧夺天工。这一点,我们从传世的“曼生壶”的制作工艺可以得到验证。徐秀棠大师评论曼生匏瓜壶“制作工艺娴熟、精到,有珠圆玉润之感。”中国艺术研究院高振宇研究员评点曼生钿合壶:“直腹挺刮……轮廓分明,抚之温润如玉”这些都反映了曼生壶的制作者——杨彭年的工艺精制。

  紫砂壶在近来在拍卖市场行情看涨,尤其是具有收藏价值的“古董”,紫砂壶的收藏市场潜力巨大。上海西泠印社拍卖行近期拍卖一件乾嘉庆年间锻泥提梁石铫壶,起拍价8万,终以138万元成交,高于起拍价17倍之多。

  西泠春拍的一件乾嘉庆年间锻泥提梁石铫壶,起拍价8万,终以138万元成交,高于起拍价17倍之多。为什么人们对这件作品显现出那么大的兴趣?首先它不愧为名家之作。这把壶的作者杨彭年,为乾隆至嘉庆年间宜兴紫砂名艺人,首创了捏嘴不用模子和掇暗嘴之工艺,世称“彭年壶”,声名极盛。这件作品以锻泥而制,形制典美,包浆细腻浓厚,壶铭清晰,底款落“阳羡杨彭年制”篆书款,与常见的“杨彭年制”或“彭年”不同,十分罕有。更难得的是,后来为曾任山东省图书馆副馆长的路大荒所珍藏,名家收藏也逐渐成为衡量紫砂作品艺术价值的一个特殊视角,是其亮相拍场引起藏界关注的重要原因。

  杨彭年子冶款紫砂壶------------价格:RMB1,320,000----日期:2017-08-05

  杨彭年彭年曼生周盘壶----------价格:RMB1,330,000----日期:2016-05-28

  清嘉庆杨彭年扁壶--------------价格:RMB3,760,000----日期:2016-12-05

  清·陈鸿寿、杨彭年制朱石楳----价格:RMB3,260,000----日期:2016-11-25

  清中期曼生铭杨彭年制晚香斋----价格:RMB1,670,000----日期:2017-02-04

  龚心钊旧藏杨彭年制壶乔重禧----价格:RMB1,590,000----日期:2017-01-01

  杨彭年制江听香铭井栏壶--------价格:RMB2,150,000----日期:2016-02-27

  清·陈鸿寿、杨彭年制朱石楳----价格:RMB3,940,000----日期:2016-12-26

  杨彭年彭年曼生周盘壶----------价格:RMB3,260,000----日期:2017-06-02

  杨彭年子冶款紫砂壶------------价格:RMB3,130,000----日期:2017-01-09

  杨彭年首创捏嘴不用模子和掇暗嘴之工艺,虽随意制成,亦有天然之致。他又善铭刻、工隶书,追求金石味。他还与当时名人雅士陈鸿寿(曼生)、瞿应绍(子冶)、朱坚(石梅)、邓奎(符生)、郭麟(祥伯、频伽)等合作镌刻书画,技艺成熟,至善尽美。世称“彭年壶”、“彭年曼生壶”、“彭年石瓢壶”、声名极盛,对后世影响颇大。

  2011年是紫砂壶单件拍品价格涨幅快的一年,据雅昌网统计,迄今成交价格超过千万元的紫砂壶共有7件,其中5件是在2011年成交的。但是,紫砂壶的真伪鉴定难度远远大于瓷器,真伪之间有云泥之差,价值则有天壤之别,这也正是当前紫砂壶收藏的难点。

  近年来紫砂壶拍卖渐成气侯,市场价格扶摇直上,无论是明清时期的紫砂壶,还是现代名家制作的紫砂壶,均受到人们追捧。在快速上升的市场行情中,以顾景舟为代表的现代名家制作的紫砂壶的涨幅速度尤其引人注目,比如2010年中国嘉德(微博)春拍的一件顾景舟制作的紫砂壶以1232万元人民币成交,成为这年紫砂壶的拍卖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