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佛像在离乐山大佛不远处有个地名叫麻号,山崖上开有许多汉代崖墓,在横方上出现了一尊浮雕标准佛形象,像高三四十厘米,有背光,佛手抓着大衣一角,形象与键陀罗地区的佛像图案关联极深。
目前接触到带年号早的佛像,是现藏于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馆的建武四年(338年)金铜佛坐像,属十六国时期。像高39.7厘米,体态巨大,堪称世界名品。此像当年有背光等,但均已遗失。再结合河北石家庄北宋村和甘肃泾川的佛坐像等为数不多的十六国时期佛像可以得知,这个时期的佛像除佛身外还会有背光、伞盖、台座几部分,各部分分铸后组合成整体。
一般佛身高5~10厘米。着通肩式大衣,衣纹是U形或者V形,都是一种对称的形式。早期的佛像为高肉髻,有磨光式和发绺式,但是没有螺发,螺发出现比较晚,都是公元500年以后才出现,之后大量流行的。十六国时期的佛像佛手印皆为禅定印,因为早期佛像不是信众求发财生子所用,而是僧人禅观的对象。
北魏佛教发达,出现了很多名品佛像。北魏佛像风格大致可分为迁都前和迁都后。迁都前所铸佛像保留着较浓厚的西域和凉州地区佛像样式的影响。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拓跋宏将首都迁至洛阳后,北魏开始完全照搬汉文化,不许说本民族的鲜卑语言,服式礼仪等完全模仿汉文化,在这个时候佛像的衣着样式出现了一种不是通肩式,也不是袒右肩式的大衣,该大衣领子低垂,胸前系宽大带子,右衣领搭在了佛左手上,衣带飘扬,很是流畅,这是当时南方士大夫穿着的服饰,称为褒衣博带式。
并且这时的佛像体形比较消瘦,所谓瘦骨清像。所以当我们见到这种褒衣博带式的、瘦骨佛像,可以判定它们的时代是在公元500年以后。目前市场上真品北魏佛像几乎已经看不到。
明铜鎏金无量寿佛像------------价格:RMB3,720,000----日期:2016-11-19
明宣德铜鎏金无量寿佛像--------价格:RMB2,620,000----日期:2017-03-13
明中晚期青铜阿弥陀佛像--------价格:RMB1,680,000----日期:2017-02-26
明铜宝冠释迦牟尼佛像----------价格:RMB1,670,000----日期:2017-08-27
佛本生故事青铜造像一组十------价格:RMB3,140,000----日期:2017-01-24
明铜鎏金无量寿佛像------------价格:RMB3,930,000----日期:2016-11-08
青铜造泷见观音像青铜造泷见----价格:RMB1,740,000----日期:2017-07-24
明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像----------价格:RMB2,260,000----日期:2016-07-20
明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像----------价格:RMB1,770,000----日期:2016-09-05
明铜鎏金无量寿佛像------------价格:RMB1,490,000----日期:2017-01-24
南朝历经宋、齐、梁、陈四朝,共一百六七十年,佛教也相当发达,杜牧有名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但是南朝留下来的佛像很少,比较著名的是四川成都万佛寺的一批。特别是南朝的铜佛像,确为真品的全世界仅有数尊,今天凡是看到南朝款的佛像多为伪品,有的如清端方旧藏宋元嘉十四年(437年)韩谦造金铜佛像这样的名品,也是清末仿造。首都博物馆一展柜内有很多小佛像,绝大多数都是唐代的,但是都被人加刻了南北朝的款,市场中杂乱的情况也就可以想见了。
咱们了解到,明清金铜佛像近年来在香港和内地拍卖商场屡创天价:2005年上海古玩古玩心秋拍,一件明铜师佛坐像以1100万元人民币成交,创下其时内地拍卖商场佛像成交价;2006年10月,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一尊明永乐铸铜鎏金释迦牟尼坐像,凭仗1.166亿港元的成交价轰动一时;佳士得2010春拍中,一件明宣德制鎏金铜无量寿佛坐像以7010万港元成交,为当年开了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