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佛像今年3月,佳士得2015春季亚洲艺术周“锦瑟华年——安思远私人珍藏”夜场在纽约举槌,57件拍品取得了6110.75万美元的成绩,成交率。其中,中国藏家刘益谦以486.9万美元竞得“西藏11/12世纪铜瑜伽士坐像”。据说,透过X光可见佛像腹中有舍利子。
去年12月11日,一尊康熙年制铜鎏金佛像在巴黎德鲁奥中心上拍。终刘益谦以215万欧元(约合人民币(6.2028,0.0000,0.00%)1650万元)的落槌价竞得,高出估价10余倍。据称,该件拍品高56厘米,丰富装饰和饱满造型吸引着藏界行家的目光。雕塑表现的是有名的“无量寿佛”,其闭目盘坐在双层莲花座上,两手持象征入定的禅定印。
近年来,尽管佛像价格已经大幅上涨,但与书画、瓷器、玉器相比,佛像艺术品还属于尚未爆炒的收藏品,其价格也还远远没有到位,从投资角度来看,佛像收藏应该还具有较大的升值空间。
而佛像收藏升温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佛像尤其是金铜佛像制作精美,绚丽的纹饰、优美的造型、慈祥的面容、宝光四射的魅力,在给人们艺术享受的同时,还能“抚慰人的心灵”。因此被人们认为是“抚慰心灵”的艺术作品,这是其他艺术品所不能代替的。
分析人士表示,佛教艺术品本身所蕴含的宗教神秘感、历史性、民族性迎合了收藏爱好者和投资人士日益提高的审美品位,加上佛教艺术品传递吉祥,以造像艺术之美传递佛教文化的庄圣善美,以祈福文化对接受众内心深处的渴望与需求,各类受众群体能从众多的佛教艺术品中找到相对适合自己的藏品,从而激发他们的收藏愿望。
据了解,明清之前的佛像多为高古佛像,即汉传佛像。而明清佛像多为藏传佛像。在佛像市场上,藏传佛像的收藏远好于汉传佛像,因为海内外藏家十分重视明清宫廷造像。据悉,明代宫廷造像始于永乐年间,这一时期,宫廷还设置了专属的造像机构“御用监佛作”,专门负责铸造佛像和佛事所用的法器。到了清朝,宫廷造像的繁荣主要集中在康熙、乾隆两朝,特别是乾隆时期。其中,明清金铜佛像是当时非常有名的艺术形式,代表了佛教造像成熟的艺术特点,无论是工艺,还是材质,都十分讲究,也具有观赏性。资料显示,明代时期金铜造像迅速发展,形成了永乐、宣德年间造像水平的“永宣金铜造像”,此时的造像面相饱满、造型优美,艺术水平极高。到了清代,造像则继承了明代的风气,做工精细,是藏传金铜造像的高峰期。
银制纹舍利盖罐------------价格:RMB3,890,000----日期:2016-12-23
雕观音像、佛像人物----价格:RMB2,490,000----日期:2017-01-06
舍利弗------------------------价格:RMB3,730,000----日期:2016-02-15
银制纹舍利盖罐------------价格:RMB1,450,000----日期:2017-08-10
舍利佛------------------------价格:RMB2,880,000----日期:2017-08-26
清汉藏17世纪·鎏金藏佛教----价格:RMB2,590,000----日期:2016-08-07
雕观音像、佛像人物----价格:RMB2,360,000----日期:2017-04-14
清铜鎏金舍利子像--------------价格:RMB2,750,000----日期:2016-08-08
水晶包金嵌宝舍利罐------------价格:RMB1,370,000----日期:2016-04-08
李公麟舍利佛像图手卷水墨纸----价格:RMB2,430,000----日期:2017-06-21
记者了解到,明清金铜佛像近年来在香港和内地拍卖市场屡创天价:2005年上海翰海秋拍,一件明铜师佛坐像以1100万元人民币成交,创下当时内地拍卖市场佛像成交价;2006年10月,在香港苏富比[微博]拍卖会上,一尊明永乐铸铜鎏金释迦牟尼坐像,凭借1.166亿港元(7.7511,0.0001,0.00%)的成交价轰动一时;佳士得2010春拍中,一件明宣德制鎏金铜无量寿佛坐像以7010万港元成交,为当年开了好头。同年,一件清康熙大成就者嘎巴拉铜像在上海翰海秋拍以1792万元成交;2011年,上海翰海春拍上也拍了大量佛像,其中有3件佛像成交价逾千万元人民币。上海保利在当年秋拍中推出“观自在中国佛教造像专场”,有63件拍品成交,成交总额高达7388.86万元,其中有两件达千万级别。
比起投资价值,佛像的收藏价值更多体现在其文化内涵上,艺术价值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其投资价值。比如明早期的汉传佛教造像,身材比例比较适中,身躯饱满结实,线条简洁流畅,丰腴而不虚,近人而不俗,造像胸部、腹部的起伏和平简的外衣形成对照,富有整体感。而纵观近几年的佛像拍卖专场,比较常见的除汉传佛像之外,藏传佛像的拍品更多。据了解,明清伊始,藏传佛教在内地开始大行其道,连带着藏传佛造像也开始流行中原。出自这个时代的佛像,代表了藏传佛造像成熟的艺术特点,工艺和材质都更为讲究,也更有观赏性,所以在市场上一直受到藏家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