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清代江南省设于清朝顺治二年(1645年),辖地范围为现今的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等地。康熙以后,江南省辖地缩小到江苏、安徽两省,至1723年(雍正元年)江南省被撤销,辖地复归江苏、安徽两省。也就是说,当1896年在南京筹办江南造币厂的时候,“江南省”建制早已消失了两百年,因此“江南省造”是中国货币史上唯一虽注明省份但却有名无实的钱币,这也成为吸引众多钱币收藏家的最大原因。
康熙六年(1667年)清廷撤江南省,分设江苏和安徽两个省。南京造币厂将其铸造的银币标明“江南省造”,是因为当时苏州已经有一个专铸机制铜元的造币厂,并且其铸造的铜元均标明“江苏省造”。为避免混淆,南京造币厂将其铸造的银币标明为“江南省造”。江南省造银币系我国货币史上唯一有名无实的省份银币。
“光绪元宝”当时共十九个省局铸造。除中央户部,地方省所铸铜元,皆在其正面上缘镌写省名。计有:1户部;2北洋;12湖北;7江南;15河南;11湖南;14江西;9山东;8广东;5清江;6浙江;16江苏;13四川;10福建;17安徽;3吉林;4奉天;18广西;19新疆;20黑龙江。咨询杨总:{同微信}清末铜价剧涨,民间毁钱为铜,以获数倍之利,市面出现钱荒。广东因停铸制钱,市面制钱日乏,小额流通十分不便。为救钱荒,同时受香港铜元及外币影响,光绪26年6月,两广总督德寿与前总督李鸿章奏准广东仿香港铜仙铸造机制铜元。故清代机制铜元的铸造由广东伊始。继而福建、江苏、四川等省相继仿铸铜元。
铜元以红铜96%、白铅、锡1%以及其他配合,每枚重二钱,当制钱十文。正面中央为“光绪元宝”及满文“宝广”,外环珠圈,上缘纪地文字为“湖北省造”。下缘纪值文字为“当十”;背面中央铸“飞龙”图及珠圈,上缘英文纪地“KWANGTUNG”,下缘英文纪值“ONECENT”。咨询杨总:{同微信}从广东省开铸机制光绪铜元后,全国各省纷纷效仿,我国传统圆形方孔钱的流通受到了严重冲击,从此畅通数千年的圆形方孔钱逐渐退出市场流通,取而代之的便是各类机制铜元,而清代机制铜元的形式又以光绪元宝铜元为最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