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华豫之门鉴宝海选及《华豫之门》剪报报名自2004年1月4日在卫星频道开播以来,依托河南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以新颖的节目形式、丰富的文化内涵、鲜明的个性特征,深受观众的喜爱。
华豫之门微信报名电话号
“工匠精神”一词初是李克强总理在上提出的,是指手工艺人在进行手工创作时那种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追求精神。如今的“工匠精神”已经延伸到了各个领域。因此,艺术品也拥有着“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艺术品鉴赏中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我们细细揣摩就会发现,每件艺术品都是艺术家发挥了“工匠精神”所创造出来的。每一件艺术品都是艺术家的心血和汗水,当我们在鉴赏这些艺术品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艺术品的和,可以透过艺术品看见艺术家埋头辛苦工作的样子。这种精神可以启迪我们每个人,让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同样做到“工匠精神”般的投入。
有时候艺术品就是一个国家文化的缩影,中国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用画作的方式将中国宋代时期繁荣的市井生活表现的淋漓尽致。我们甚至不用去专门学那个时期的历史教科书,只是通过这张画就可以很有趣地学到那个时候的历史,这就是艺术品的伟大之处。所以艺术品是不同国家文化的生动写照。艺术品鉴赏具有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如今,单纯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已经不能够满足人们对于文化的需求,艺术品开始出现在大众的日常生活中。艺术品的种类有很多,包括珠宝、绘画、雕塑、建筑、首饰等,如此繁多的类型可以人们的精神世界,满足人们的文化生活需求,进而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
格,是艺术家的价值观的体现、也是艺术家的社会责任的体现。有格的艺术品,才会给人震撼心灵的触动,才会蕴含深刻的内涵,欣赏之余给人思想上的启迪。在众多艺术家中,能思考到格这个层面的寥寥无几。其实,格才是决定了一位艺术家能走多远,能走多高的要素。没有格的艺术家,就失去了对社会的意义和对时代的价值,终将被时代淘汰。徐悲鸿的《雄鸡一声天下白》,以雄鸡为表现主题,昂首挺立、气宇轩昂的公鸡富意义,既表现出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又寓意新中国的黎明即将到来,更是蕴含着一代艺术大师的爱国之心,对国家安定民族振兴的期盼。这就是主题的重要所在。
华豫之门大讲堂:
上面说到主题是作品的创意,构图就是作品的表现形式。吴冠中讲的形式大于内容,所说的形式其实就是构图。构图与画面的主题相结合,分清主次,从而使画面主题鲜明、内容突出,有节奏感和韵律感。构图能力由艺术家的审美高度决定。构图,先要有一个主体,就是重点。确定主体在哪里, 这个点可能是一座山峰,也可能是一处水,一块石头都可以,主体确定了就以这个为中心。在这个中心的前后左右去找它不同的对应的关系,找出它们的相辅相成。如果是三角形的构图,就可以用三角形围着那个中心点,将那个点放在中间,或者放在三角形的某个那个点上;以四方构图、菱形构图、五角形构图,或者按八卦来构图都可以,不论怎么构图,一定要有一个主体,旁边都是支撑和辅助这个主体的。
某种程度上,艺术品似乎与我们的生活遥不可及,现实生活中我们几乎没有机会可以接触到这些艺术品,这其实是由艺术品的特征所决定的:独一无二性。独一无二性又可以称之为异质性、个别性。可以说没有两件艺术品是相同的,即使存在两件艺术品,其内容和形式是一样,其中的微妙差别也还是可以鉴别出来的。供给有限。有价值的艺术品都是经过艺术家细细打磨,历经长时间的修改和完善才完成的,因此艺术品的供给量是十分有限的,一个好的艺术家因为对于质量的追求往往一年才制作出两三件艺术品,数量有限。
主题是一个艺术家的创意,更是艺术家的智慧。在艺术圈里,艺术品被评判多的一个点就是主题。从一件作品的主题,就可以看出一个艺术家创作的性。越是高明的艺术家,越会找到的内容和方式来表现自己的创作思想,创作出“高水准”的艺术品。确定了主题,就需要构图,也就是通过对作品的规划和安排,让作品合理布。还是用徐悲鸿画的雄鸡来举例,确定了用雄鸡作为主题,那是画一只还是画两只,画大一点还是小一点,雄鸡旁边再画个太阳还是画个竹子......这就是构图。
格,不是艺术家都有的。我们所见到的大多数艺术家是不会跟您讲格的,他们可能会直接跟您讲技法,这是因为他本身就没有“格”,甚至没想过“格”的问题。没有格的艺术家,不可能成为艺术大家。何为格?格是一件作品的“起点”在哪里,就像写一篇文章的“落点”在哪里。比如,齐白石在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做主人的时代背景下,以作品反映百姓生活形态。他的格是站在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社会高度上,他的精神与时代精神高度统一,这是一代“人民艺术家”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