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华豫之门鉴宝支持人陈琨女生2002 年以本省考试最高分的成绩获得全国普通话一级甲等证书。 2003 年通过全国电视节目主持人上岗资格证的考核。 2003 年参与主持节目。
绘画作品有:《空谷苍鹰图》(上海博物馆藏),《双栖图》(上海博物馆藏),《松柏同春图卷》(上海博物馆藏),《芦雁图》(北京故宫藏),《杨柳浴禽图》(北京故宫藏),《枯槎鱼鸟图》(北京故宫藏)。数量远没有书法多,可知八大山人晚年作画比书法明显要少。
宋钧瓷器基本上无款识,传世的尊、盘、洗、盆类,部分器物底部刻有1—10的数字铭文,最小为十号,一号为最大。据专家们考证,凡底部刻有1—10数目的钧窑瓷器,均为当时宫廷所置用,民窑钧瓷则不见刻有数字或文字。
八大山人是中国大写意花鸟画的宗师,他的书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自清代以来,八大山人的伪作就层出不穷,特别是民国时期,造假尤为猖獗,给后人研究他的书画制造了很大的障碍困难,所以研究八大山人传世书画的真伪,就成为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八大山人一生书画用印甚多,其中“真赏”一印的出现和使用,与他晚年的诸多真迹、精品有很大的关系。
2006 年进入国际部,主持河南台大型重点栏目《华豫之门》。在完成主持任务的同时,注重通过亲身的参与更好的与栏目融为一体,编导采访撰稿主持合而为一。
哥窑瓷器胎质有瓷胎、砂胎两种,因其胎骨含铁量较高,故烧成后呈现黑灰色、深灰色、浅灰色等。哥窑胎质坚密,足底多露胎。其施釉特点是里外披釉均匀光亮,釉层凝重,无光,失透,既不及汝窑莹润,亦不如官窑平静。釉表均为失透的乳浊釉呈现酥油光泽,釉色常见的有奶白、米白、粉青、奶酪黄、灰绿等。釉面大都有纹片,开片呈“金丝铁线”状,大者如冰裂,小者如蚌纹,纵横交错,自然变化,大纹片粗似铁黑褐色,小纹片细浅呈黄色,恰如金丝,为瓷器之美化构成特殊效果。哥窑器物多数为“紫口铁足”,但并非每件器皿都有,一般来说胎质黑灰、深灰色的呈铁足,而多数浅灰色、白黄色器物或满釉裹足者则既无“铁足”亦无“紫口”。所以,我们在鉴定哥窑瓷器时要从造型、胎骨、釉色、纹饰等方面综合判断。
公元960年,宋代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割混乱局面,人民生活相对安定,生产长足发展,制瓷工艺百花争艳,各领风骚,名窑迭出,举世闻名的五大名窑“汝、官、哥、定、钧”并驾齐驱,其产品为后世所珍视。“家有财产万贯,不如宋瓷一片”,可见宋瓷弥足珍贵!宋瓷大分年代、小分釉色、细分等级。本文将对各大窑口的基本特征逐一阐述,供爱家、藏家、鉴赏家参考。
(三)晚期,从1958年60岁以后直到逝世,张大千的绘画品逐渐变工意兼备为大写意。此时,他的泼墨,泼彩画,把色与墨相融相间,将半抽象与写意的具象画法融为一体,是一种巧妙的中西合璧。而作伪之人容易把破墨,泼墨画成漆黑一团,无层次,灵秀之感,,此时,张大千的人物画,多为写意之作,人物衣纹更趋于简练,点景多为意笔,笔墨酣畅,颇有“老大竟转拙”之意。此时他的花鸟,走兽画,主要以破墨,泼墨,泼彩为主,在继续保持陈淳,徐谓,石涛的影响外,又含英咀华,将水墨花鸟推向崭新的领域。
形成个性化具有亲和力的主持风格。利用业余时间加强学习,阅读各类书籍,增强修养,提高技能,努力做集智慧型、知识型和敏捷反应型于一体的优秀节目主持人,为广大观众服务。
龙泉窑瓷器造型丰富多样,日常生活用瓷有碗、盘、杯、钵、渣斗、执壶等,文房用瓷和佛案供器也非常广泛,如笔筒、笔架、笔洗、水盂、花瓶、佛像、烛台、香炉等,大多制作精致,式样优美实用。至南宋后期,龙泉窑还从古代青铜器、玉器中汲取造型艺术,创烧出了琮式瓶、觚式瓶、各式尊等,格调古朴典雅,线条流畅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