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华豫之门鉴宝支持人陈琨女生2002 年以本省考试最高分的成绩获得全国普通话一级甲等证书。 2003 年通过全国电视节目主持人上岗资格证的考核。 2003 年参与主持节目。
汝瓷窑址位于河南省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因其宋代属汝州而得名。“汝为瓷魁”,清雅精美,置官监烧,多为御品。由于生产时间短暂,工艺要求极精,产量有限,“唯供御拣退方许卖出”,所以传世品极少,故南宋就有“近尤难得”之叹!其身份之尊贵可见一斑。
尽管傅抱石自称他是“亦步亦趋的临写”,并且警告:“画家最忌的是变成无缰之马,信笔挥洒,自以为是。”然而他“对于画面造型的美,是颇喜欢那在乱头粗服之中,并不缺少谨严精细”,落笔时“解衣磅礴”,忘怀一切,自有我在的激情。傅抱石的这种笔性特征,从初见端倪、不断发展至逐渐成熟,又从日臻完善到炉火纯青,在其以后的四十年笔墨生涯中一以贯之。
齐白石到北京后结识了陈师曾。1917年,陈师曾接到日本著名画家渡边晨亩和荒木十亩的来信后,请齐白石画了几张花卉山水,带至日本参加东京府厅工艺馆举办的中日联合绘画展览会。齐白石没有想到,他的作品不但在日本全部卖出,而且售价很高。法国人还选了齐白石、陈师曾的作品,预备加入巴黎艺术展览会。日本人也想将他们二人的作品和生活状况,拍成电影在东京艺术院放映。这样一来,求齐白石作画的人骤然多了起来,原来“门可罗雀”的齐宅一下变为“门庭若市”。齐白石也在诗中写道:“一般画债终难了,晨起挥毫夜睡迟。晚岁破除年少懒,谁教姓字谁都知?”他并在注中写道:“因外客索画,一日未得休息,倦极自嘲。”由于齐白石的画满足不了社会上的需求,于是假画便应运而生。齐白石七十多岁时,已在日本很有声望,慕名买他画的人很多,这就更促使赝品数量大增。
2006 年进入国际部,主持河南台大型重点栏目《华豫之门》。在完成主持任务的同时,注重通过亲身的参与更好的与栏目融为一体,编导采访撰稿主持合而为一。
笔墨,笔墨,有笔才有墨。笔性在傅抱石的墨法上有着密切的联系,用笔的节奏感又是构成傅氏独特用笔笔性的极其重要方面。这种节奏感,通过用墨被迹化于纸素,这种节奏感源于傅抱石作画的状态,与散锋笔法一起组成了傅氏独到的“笔性”。傅抱石作画的状态是什么样的呢?见过的人并不多,但这不要紧,傅抱石自己曾这样描述:“当含毫命素水墨淋漓的一刹那,什么是笔,什么是纸,乃至一切都会辨不清。这不是神话,《庄子》外篇记的宋画史‘解衣磅礴’也不是神话。”
近年在拍场上出现的八大山人书画,钤盖有“真赏”印的有10多件,不少拍出不菲的高价。2010年西泠秋拍《竹石鸳鸯》1.18亿元天价拍出,年款“乙酉春日”,右下角押“真赏”印。2014年保利春拍《草书七绝诗轴》3450万元成交,右上角起首钤“真赏”印。2015年中贸圣佳秋拍《仿董巨山水轴》3910万元成交,“癸未”款,右下角钤“真赏”印。2015年香港佳士得秋拍《鹭石图》1573万元成交,右下角押“真赏”印。2017年西泠春拍《福禄长春图》1725万元成交,右下角押有“真赏”印。2017年10月香港苏富比秋拍《行书白居易北窗三友轴》506.3万元成交,“癸未”年款,右上角起首处钤盖“真赏”印。2019年西泠秋拍《荷花翠鸟图》1380万元成交,右下角押“真赏”印。
傅抱石用笔的最大笔性特征是他的散锋笔法。傅氏散锋笔法来自传统与其特有个性的有机结合,来自其深厚的学识和对传统独到而理性的认识。“乱头粗服,不能自成恬静的氛围,而谨严精细,则非放纵的笔墨所可达成,二者相和,适得其中。”在傅抱石那乱头粗服的散锋笔法中有着极其严格的法度。这种法度正是他“打破笔墨约束的法门”后才产生的。
形成个性化具有亲和力的主持风格。利用业余时间加强学习,阅读各类书籍,增强修养,提高技能,努力做集智慧型、知识型和敏捷反应型于一体的优秀节目主持人,为广大观众服务。
绘画作品有:《空谷苍鹰图》(上海博物馆藏),《双栖图》(上海博物馆藏),《松柏同春图卷》(上海博物馆藏),《芦雁图》(北京故宫藏),《杨柳浴禽图》(北京故宫藏),《枯槎鱼鸟图》(北京故宫藏)。数量远没有书法多,可知八大山人晚年作画比书法明显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