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是收藏中最庞杂博大的一支,瓷器一旦被冠以“官窑”的名头,就会身价倍增。那么到底什么是官窑?不同时期的官窑又呈现出怎样的风采呢?
自唐代至明清均有宫廷用瓷
官窑的历史很长,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唐玄宗时期,“百宝大盈库”中就有“盈”字款的邢窑作品,这可以视为最早的官窑。“官窑”之所以得名主要源自它是宫廷使用的瓷器,包括唐代晚期的秘色瓷,这是宫廷使用的特殊瓷器。到了晚唐五代以至宋代,定窑、越窑生产的瓷器往往都写有“官”字,代表了早期宫廷用瓷的水平,也可以视为一种官窑。到了元代后期,统辖全国贡瓷的官方管理机构—浮梁瓷局作为一种宫廷或者说国家标准,主要负责设置窑口,这可以说是明清官窑的前身。
进入明代以后,洪武二年就开始设立官窑,从此成为一个制度沿袭下来。我们今天所论的官窑一般情况下都以瓷器的底款为准,历史上第一次把官窑生产的年代题写在瓷器上,是在永乐年间。故宫博物院藏有永乐年制的青花缠枝莲纹压手杯,题款就写着“永乐年制”,这是官窑有确切纪年的开始。到了宣德时期,这样的题款就十分常见了,题写的位置也比较随意,有写在口沿上的,有写在器底的,也有写在肩部的,各个部位都可以写,表明那时的官窑制度没有后来那么严格。
进入清代以后,在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这10个时期,都有官窑存世。清代的官窑制度非常严格,而且传世作品非常多。今天老百姓津津乐道的“官窑”,主要就是指明清两朝的官窑。
香港光大国际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藏品火热征集中!!!
光大国际拍卖即将举行大型中国瓷器、书画及工艺精品拍卖会,拍卖自全球各地征集传世精品或宫廷遗珍、瓷器、书画、稀世玉器,及明、清家具珍品,吸引世界各地藏家激烈竞投,并与各大艺术机构及知名私人收藏家保持密切联系。香港光大国际的团队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工作热情和经验,将凭借庞大的客户资源,为藏家和艺术爱好者打造文化艺术市场的拍卖盛宴。此次拍卖会征集所有藏品经过专家鉴定委员会严格筛选。
一、征集范围:
1.中国书画:历代名人字画精品,岭南名人书画及当代书画精品;
2.中国陶瓷:历代陶瓷精品,以元、明、清官窑为主,宋瓷为佳;
3.翡翠玉器:明清玉、高古玉、近现代玉器,要求玉质佳、雕工巧、皮色好为佳。
4.杂项精品:历代名家文房用品、紫砂、印章、牙雕、砚台、古籍善本、金银器等;
香港总部:香港九龙尖沙咀科学馆道14号新文化中心A坐9楼915-917室
大陆分部:上海市闸北区天目中路267号蓝宝石大厦21楼(柬埔寨领事馆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