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从塔机的技术发展方面来看,虽然新的产品层出不穷,新产品在生产效能、操作简便、保养容易和运行可靠方面均有提高,但是塔机的技术并无根本性的改变。塔机的研究正向着组合式发展。所谓的组合式,就是以塔身结构为核心,按结构和功能特点,将塔身分解成若干部分,并依据系列化和通用化要求,遵循模数制原理再将各部分划分成若干模块。根据参数要求,选用适当模块分别组成具有不同技术性能特征的塔机,以满足施工的具体需求。推行组合式的塔机有助于加快塔机产品开发进度,节省产品开发费用,并能更好的为客户服务。
(4) 保护装置失效或显示不准确。2. 21司机经由扶梯上下,上下扶梯时严禁手携工具物品。2. 22严禁由塔机上向下抛掷物品或便溺。2. 23冬季在塔机操作室取暖时,应采取防触电和火灾的措施。2. 24凡有电梯的塔式起重机,遵守电梯的使用说明书中的规定,严禁超载和违反操作程序。2. 25多机作业时,应避免两台或两台以上塔式起重机在回转半径内重叠作业。情况,需要重叠作业时,臂杆的垂直距离和起吊物料时相互之间的距离,并有技术措施经主管技术领导批准后方可施工。
要塔机的使用和取得比较长的使用寿命,对它进行润滑、故障排除、定期保养与零部件的检修。塔式起重机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真正获得发展的。战后各国面临着重建家园的艰巨任务,浩大的建筑工程量迫切需要大量性能良好的塔式起重机。自塔式起重机在建筑施工中显露身手并逐渐成为工程机械一个重要分支以来,已经有50余年历史,其间利经了曲折复杂的发展阶段。70年代末,由于种种原因,国外塔式起重机制造业陷入了低谷,不少中小工厂纷纷停业或转产,仅少数大厂得以维持。直至80年代末才呈现逐渐复苏态势,1994年为复苏年头,复苏势头好的国家为德国。据有关资料介绍,在塔机制造业鼎盛的70年代,西德拥有各式塔机48500台,80年代总量减至1/3,而近几年,东西德合并,基建规模扩大,塔机产量上升,现有塔机近40000台,其中半数机龄不足5年。
产品结构不合理 品种型号大同小异技术法规限制了产品开发,由于80年代中国制定的产品型号分类标准,将起升速度、回转速度、变幅速度、行走速度、顶升速度、起重量、起重力矩等主参数以及下回转塔机的支腿跨距、尾部回转半径等几何尺寸都进行了严格的规定,这样严重限制了塔机的技术进步。而用户群不稳定也制约了技术进步,在中国大量中小型建筑企业资金不雄厚,缺乏长远规划,用的是大企业淘汰下来的二手货以及超期服役的旧塔机。因此,在发达国家广泛应用的运输便捷、架设迅速、使用的架设塔机在我国受到冷落。与此同时,企业能力不足也影响了产品发展,许多新建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较弱,大部分产品是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联合开发的,同一个产品可以有几家甚至几十家生产,没有形成企业自己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