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医药报告包括病历,体检报告,检验单,出入院记录等等相关文件。翻译医药报告类文件往往是出国看病,签证旅游,保险理赔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步,又是非常容易犯错的一步,非医学与英语同时精通的专业人士不能胜任,试想,不能理解中文医药报告类文件内容的遣词用句,如何将其转换为英文?这不是随便找个英语专八出身的译者就可以的。
很多在中国查出疾病,却没有得到良好治疗效果的患者,或者是需要出国旅游签证,亦或者需要寻求国外保险理赔的患者,都需要将以前的医药报告类文件合理的翻译成英文。而翻译医药报告这么专业的事,也是金笔佳文翻译面向个人用户的重要服务之一。后文有我司翻译案例!
医药报告类文件翻译对专业素质的要求极高,即使是专业的译者,非医学与英语同时精通者也不能胜任。这类文件的翻译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金笔佳文翻译又有什么独家技巧呢?
1. 医学用词翻译,难在缩写和惯用法。
医学专有名词浩如烟海,有一些单词甚至长达十几个字母,或者仅仅差一两个字母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含义。最让翻译为难的是,医生经常为了记录方便,使用了不规范的写法,如在病历中写到BP 160/89mmHg。有医学背景的人一看便能明白BP为blood pressure(血压)的缩写,但是一般人因不具备一定医学背景,很难辨认。再如,眼科检查中医生写道:PE: R=0.4, L=0.7。这其中的PE为physical examination(查体),R与L分别代表了右眼与左眼的视力。这其中的R与L或许会有人想到是左右眼,但是很专业的内容就另当别论了。我们举个稍微有点儿难度的例子,心内科报告中写道患者查体RCA见100%闭塞。这其中的RCA是right coronary artery的简写,意思为右冠状动脉。
即使在同一个国家,不同地区的医生对医学术语的惯用法也有所不同。美国中部、东部和西部,英文习惯就存在差异,美国各州的医院对病理科常用语也会不同,如安德森癌症医院和麻省总医院的习惯用语有时就不同。所以对医学翻译来说,面临的挑战很大:不仅要力求准确规范,还要力争更符合国外医院医生的表达习惯。
由此可见,译者必须具备一定的医学背景,否则胡乱翻译,势必会给患者及家属带来困扰,这从根本上说是对患者健康的不负责。如果要精益求精,就要学会国外医生习惯表达用语和临床常用缩写,让医药报告类文件翻译更规范更专业,更符合国外的阅读习惯,也能提高翻译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