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品概述双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系反应型弹性涂料,以聚醚多元醇、异氰酸酯和沥青为主要原料,添加催化剂、稀释剂、消泡剂、抗老化剂等多种助剂,通过严格的工艺条件反应而成。主要技术性能指标(执行标准GB/T19250-2003)序号 | 项目 | 指标 | I型 | II型 | 1 | 固含量,% | ≥92 | 2 | 干燥时间/h | 表干 | ≤8 | 实干 | ≤24 | 3 | 拉伸强度/MPa ≥ | 1.9 | 2.45 | 4 | 断裂伸长率/% ≥ | 450 | 5 | 不透水性,0.3Mpa,30min | 不渗漏 | 6 | 低温柔性,2h,无裂纹 | —35℃ | 7 | 潮湿基面粘接强度a/MPa ≥ | 0.5 | a:仅用于地下工程潮湿基面时要求 |
二、产品特点 ٭ 双组份、反应型弹性涂料。 ٭ 固含量高,比重小,相同涂膜厚度用料少,节省施工成本。 ٭ 弹性强、延伸率大、耐腐蚀,与基层粘结力强。 ٭ 可生产彩色涂料,适应不同的建筑需求。 ٭ 适用于坡屋面、地下室、厕浴间、游泳池等部位。 三、施工要求 基层处理 防水基层要求坚固、平整,无灰尘油污。凹凸不平及裂缝处须用水泥砂浆找平。所有节点部位应安装牢固、接缝严密、收头圆滑。 施工工法 1、基层处理完毕,对建筑节点部位做加强层处理,加强层可使用涂料涂刷或加衬网格布增强。 2、节点加强处理后,涂刷底涂。配置底涂料时,按照A:B:溶剂=1:2:1的配比混和,搅拌均匀即可,溶剂为二甲苯或不含乙醇的汽油。使用刮板将底涂均匀刮涂在基面上,涂完后仔细检查,基面不得出现露底现象。 3、底涂干固后进行大面积的涂料施工,涂料按照A:B=1:2的配比搅拌均匀,刮涂道数可根据设计要求执行,建议不少于两道。施工时每一道刮涂沿同一个方向进行,但下一道刮涂方向应与上一道垂直。每道刮涂时间间隔为12小时,以涂膜干固为准。 4、如果防水层需增加刚性保护层,可在最后一道涂膜尚未完全固化时,在其表面撒上料径为2mm的干燥砂粒,待粘有砂粒的涂膜固化后,再进行刚性保护层施工。 四、注意事项 ٭ 施工现场要通风,温度一般在5℃以上较为适宜,不能在雨天施工。 ٭ 涂料混匀后建议一次性用完,已开启未混和的涂料,要密封保存,已固化的涂料不可稀释再用。 ٭ 涂料施工完毕,注意成品保护。如发现涂膜有损坏现象,应及时修补。 ٭ 用过的工具要及时用溶剂清洗干净,施工现场应注意防火。 五、包装运输和贮存 ٭ 产品使用灰色铁桶密封包装。 ٭ 规格:20kg/桶,3桶/组 ٭ 运输及储存过程中严防日晒雨淋,禁止接近火源,防止碰撞,保持包装完好。 ٭ 在上述条件下,产品的货架期为12个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