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结束的西泠印社2014春拍,中外名人手迹专场备受关注,成交率高达90.76%。近两年最引人关注的名人书札,莫过于2010年嘉德秋拍以3.08亿元天价成交的王羲之《平安帖》,而在即将登场的2014匡时春拍中,一批以“周作人致郑子瑜84通”书札为主体的郑子瑜旧藏名人手札也备受瞩目。受到越来越多收藏爱好者青睐的名人书札再次成为拍卖市场关注的对象。?
存量稀少 价值特殊?
据不完全统计,最近五年名人书札价格每年至少以30%的幅度攀升,有的名人书札已从原来的一两万元飙升到现在的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因此,有人惊呼,以前所谓“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现在是信中一字已抵万金。有收藏者开始担心,发展势头迅猛的书札收藏是价值导向还是人为炒作,会不会出现暴涨暴跌的现象。?
书札,在古时有多种名称,如尺牍、尺书、尺素、笔札、书札……现在我们最常见的叫法就是书信。它既有一定的文献价值,又是一门书法艺术。每一通名人书札和手稿都是历史孤本,其惟一性决定了收藏价值和市场价值。如果书札能反映作者所在时代的历史,有史料价值,其市场价格也相应较高;或者,作者书法水准高,其书札的价格也会高。这些年的拍卖市场中都有它的身影,并且有着不俗的表现,像赵孟頫书札十通以299万元拍出、钱镜塘所藏《明代明贤尺牍》拍过990万元的高价。其实,梳理中国近现代名人书札拍卖的历程可以看到,名人书札经历了一个被忽略,之后逐步获得价值认同和回归的发展之路。?
不同于收藏者的担心,在专家看来,承载书法艺术和文化的书札,价格远远不止这些。北京匡时国际拍卖公司副总经理谢晓冬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业界对名人书札市场饱含期待,名人书札上涨有其坚实的市场行情基础和内在逻辑。独特的书法价值和历史、文献、文化价值使得书札具备了很强的群众基础和市场流动性。而数量庞大的名人书札足以构成独立板块,建立收藏体系,满足收藏需求。名人书札范畴不仅包含纯粹艺术家,更有被人们熟悉的政治家、文人等社会历史人物,所以其受众群体更广。而且,相比同等艺术家的作品,价格偏低的名人书札更具有市场。所以,市场对兼具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名人书札在不断认可中,书札的自身价值也得到回归。?
名人效应 伴随争议?
独具“名人效应”和“时代情愫”的名人书札,因为多重价值被认可,其在收藏市场上也备受追捧。但是,有关名人书札手稿所有权、著作权的争议不断,有的最终撤拍、有的则坚持完成交易。?
2013年,钱钟书书信手札“被拍卖”遭到杨绛反对一事闹得沸沸扬扬,拍卖行最终撤拍。?
不同于两年前周作人之孙周吉宜公开要求中国嘉德停拍周作人手稿事件,今年匡时春拍推出一批以周作人致郑子瑜84通书札为主体的郑子瑜旧藏名人手札,而该拍卖也得到周吉宜的支持。对此,周吉宜在“周作人与郑子瑜通信”座谈会上表示,“作为周作人先生的家属,有责任把有关的研究资料尽量地提供给学术界,作为文化遗产保存下来。我们在准备出版《周作人和友人通信集》,我们也收集到资料,研究者也得到资料,所有者也能够满足他自己的个性化需求,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按照规定,凡是法律法规不禁止流通的物品或者财产权利,其所有权人只要拥有完全的处分权,就可以根据个人的真实意愿来决定该物品或者财产权利的处置。实践中,在国内外都有拍卖名人书札的先例,因此私人书信拍卖属于正常。对此,谢晓冬认为,书信拍卖难免出现所有人和著作权人的分歧,最主要需处理好物品所有人的所有权与名人、名人家属等著作权之间的关系。如果在著作权保护期内,取得著作权人和所有权人同意或者过了著作权保护期,所有权人委托,就可以拍卖。?
基点较低 可购性强?
收藏书札最大的作用就是收藏名家书法。在业内人士看来,名人书札都具有一定的书法价值,很多古人的书法最好的表现形式就是书札。目前存世最早的书法作品《平复帖》,就是西晋陆机向朋友问候的平常手札,曾被鉴赏家张伯驹收藏。?
书札所反映的真实度、可信度已经成为考证历史的一种依据。谢晓冬表示,一个过去遗留下来的物件之所以成为文物或艺术品,除了具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审美价值、收藏价值等外,它还与其承载的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文物”是说这件“物”是由文化而产生、形成,已不单单是“物”。名人书札其产生的年代不同,不可避免地印有那个年代的痕迹,名人书札是解读历史的一把钥匙,也成为文人关注的焦点。?
相较于近现代书画收藏,名人书札更容易被文人接受。在谢晓冬看来,名人书札基点低,可购买性强。同样是艺术家的创作,书札与书画的价格差距较大,其低价更能满足文人收藏需求。此外,书札在具有书法艺术价值的基础上,更承载了历史文化,具有赏玩空间,也最能反映内心的真实想法和处境,尤其有些书札涉及一些社会历史内容,包括重要人物之间的交往故事、重要的历史事件和相关故事背景等,强大的史料价值和现实价值,成为文人研究名人个人的依据。除了普通收藏家,很多书画藏家、文博机构、美术馆等也开始涉及收藏名人书札。?
分级收藏 避免投机?
相比较书画而言,名人书札的市场价格整体还处于较低区间,适合收藏入门。书写者的知名度、书札的存世量以及信中反映的文献含量这三方面是影响书札价值的主要因素。从收藏角度看,越稀有、作者名头越大、历史地位越高或者具有历史解密性质的书札手稿价值最高。?
对于名人书札的收藏,业内人士建议不妨以个人的喜好而为之,多一些趣味性,要以玩儿的轻松心态介入其中,刚入门不要把目标定得过大。对此,谢晓冬建议将收藏划分体系。如果把收藏价值拆分为历史价值、经济价值、文物价值和文献价值等方面来看,“那肯定不是所有的名人书札都具有以上全部属性,但名人书札肯定会具有其中某一种或几种价值”。 谢晓冬表示,如果想要收藏,必须对名人书札有所了解,“收藏名人书札,最好不要抱着投机心理,这样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压力。最好建立自己的收藏方向和体系”。以专题作为收藏体系之一来看,可划分多类:以鲁迅、巴金等为代表的近代文人;以蔡元培为代表的教育专题;或者是以孙中山、梁启超等为代表的政治人士;或以某一地域、时期或者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重要性等为角度也是收藏方法之一。
民国20位书法大家作品欣赏
近现代书画名家荟萃,在他们的作品中,手札是一种独特的形式,更能自然地再现他们在乱世背景下特有的人文情怀和博大胸襟,可谓寸纸之内见洞天。
今天,我们精心为大家搜集了白蕉、何香凝、黄宾虹、李瑞清、李叔同、林散之、鲁迅、齐白石、徐悲鸿、徐生翁、于右任、张大千等20位书法名家的手札精品,分享给大家。
白蕉
白蕉(1907--1969),上海金山区张堰镇人,本姓何,名法治,名馥,字远香,号旭如,能篆刻,精书法,亦擅长画兰,能诗文。沙孟海先生誉其为:“三百年来能为此者寥寥数人。”书法之余,偶作兰草,风姿绰约,清冲淡远。盖以精于书道,故能叶叶出草法,办办入楷意。观其书画,是知非才情学养俱佳者不可入其堂奥。惜罹难“文革”,流年不永,垂世之作较少。
何香凝
何香凝(1878年-1972年),原名瑞谏,又名谏,号双清楼主,汉族广府人,广东南海(今广州市荔湾区)人士。她是国民党领袖廖仲恺的革命伴侣,无产阶级革命家廖承志的母亲。何香凝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著名的国民党左派,民革主要创始人之一,妇女运动的领袖,画坛杰出的美术家。她把艺术创作与革命活动紧密联系,她的作品中充满斗争激情、浩然正气。
胡小石
胡小石(1888年-1962年),名光炜,字小石,号倩尹,晚年别号子夏、沙公。江苏南京人,国学大师。兼为文学家、史学家、书法家。於古文字、声韵、训诂、群经、史籍、诸子百家、佛典、道藏、金石、书画之学,以至辞赋、诗歌、词曲、小说、戏剧,无所不通。
黄宾虹
黄宾虹(1865-1955),近现代画家、学者。原籍黄山市歙县,生于浙江金华,成长于老家歙县潭渡村,初名懋质,后改名质,字朴存,号宾虹,别署予向、虹叟、黄山山中人。擅画山水,为山水画一代宗师。
来楚生
来楚生(1903—1975),原名稷,号然犀。别号负翁、一技、木人、非叶、楚凫、怀旦等,晚处易字初生,亦作初升。书斋名有然犀室、安处楼。浙江萧山人。书法拙中寓巧,草书和隶篆最为人称道。
李瑞清
李瑞清(1867年-1920年)名文洁,字仲麟,号梅庵、梅痴、阿梅,自称梅花庵道人,喜食蟹,自号李百蟹,入民国署清道人。江西省临川县温圳杨溪村人。清末民初诗人、教育家、书画家、文物鉴赏家。著名画家张大千的恩师。中国近现代教育的重要奠基人和改革者,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先驱,中国现代高等师范教育的开拓者。
李叔同
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李叔同是著名音乐、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赵朴初先生评价大师的一生: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
鲁迅
鲁迅(1881-1936),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亭,后改为豫才。浙江绍兴人,祖籍河南省正阳县。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鲁迅在书法上的造诣极高,早年抄写过很长时间的古碑,并热衷于搜寻碑帖拓片,对书法、美术有着很高的鉴赏力。他的书法,古雅厚重,文人气十足。
马一浮
马一浮(1883~1967),名浮,字一浮,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思想家,与梁漱溟、熊十力合称为“现代三圣”,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于古代哲学、文学、佛学,无不造诣精深,又精书法,合章草、汉隶于一体,自成一家,丰子恺推崇其为“中国书法界之泰斗”。曾应蔡元培邀赴北京大学任教,蒋介石许以官职,均不应命。
齐白石
齐白石(1864年─1957年),男,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人。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是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
谭延闿
谭延闿(1880~1930),字祖安、祖庵,号无畏、切斋,湖南茶陵人,曾经任两广督军,三次出任湖南督军兼省长兼湘军总司令,授上将军衔,陆军大元帅。曾任南京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谭延闿的字亦如其人,有种大权在握的气象,结体宽博,顾盼自雄。是清代钱沣之后又一个写颜体的大家。
王蘧常
王蘧常(1900—1989),中国哲学史家、历史学家、著名书法家。嘉兴人,曾任上海交通大学、光华大学、复旦大学教授,文史哲艺俱通,著作宏富。
谢无量
谢无量(1884~1964),四川乐至人。原名蒙,字大澄,号希范,后易名沉,字无量,别署啬庵。近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1901年与李叔同、黄炎培等同入南洋公学。民国初期在孙中山大本营任孙中山先生秘书长、参议长、黄埔军校教官等职。其书法在书坛独树一帜。因受山居生活及老庄思想研究的影响,他的“字结体”随性而起,听人自然,毫无拘束,因此被誉为归真返璞之“孩儿体”,得到了众人的认可。于右任对他的书法甚为赞异,说他是“干柴体”,笔笔挺拔,别有一种韵味。
谢稚柳
谢稚柳(1910-1997),原名稚,字稚柳,后以字行,晚号壮暮翁,斋名鱼饮溪堂、杜斋、烟江楼、苦篁斋。江苏常州人。擅长书法及古书画的鉴定。初与张珩(张葱玉)齐名,世有“北张南谢”之说。
徐悲鸿
徐悲鸿(1895-1953年),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汉族,江苏宜兴人。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于传统尤推崇任伯年,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并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与张书旗、柳子谷三人被称为画坛的“金陵三杰”。
徐生翁
徐生翁(1875~1964),浙江绍兴人。早年姓李,名徐,号生翁。中年以李生翁书署,晚年始复姓徐,仍号生翁。徐生翁先生是我国近代被人们公认的异军突起、风格独特的艺术家。
于右任
于右任(1879年-1964年),汉族,陕西三原人,祖籍泾阳,是我国近现代政治家、教育家和著名草书书法家。原名伯循,字诱人,尔后以“诱人”谐音“右任”为名;别署“骚心”,晚年自号“太平老人”,早年系同盟会成员,长年在国民政府担任高级官员,同时也是中国近代书法家。林语堂:当代书法家中,当推监察院长于右任的人品、书品为最好模范,于院长获有今日的地位,也半赖于其书法的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