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土壤检测氮磷钾重金属

名称:中山土壤检测氮磷钾重金属

供应商:广东省土壤检测生态环境分析测试中心

价格:面议

最小起订量:1/批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石东联工业C区105质检院

手机:13926218719

联系人:周建辉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132802134

更新时间:2019-03-13

发布者IP:59.42.110.74

详细说明

  中山土壤检测氮磷钾重金属:

  土壤中的重金属会对植物产生一定的毒害作用,引起株高、主根长度、叶面积等一系列生理特征的改变。主要是因为吸收到植物体内的重金属能诱导其体内产生某些对酶和代谢具有毒害作用和不利影响的物质,如H2O2、C2H2等类物质。重金属的胁迫有时会引起大量营养的缺乏和酶有效性的降低,较高浓度的重金属含量有抑制植物体对Ca、Mg等矿物质元素的吸收和转运的能力。经过Cd处理的小麦幼苗叶和根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其茎和叶中富集的Cd量增加,Fe、Mg、Ca和K等营养元素的含量下降。对广州市农业用水的状况与蔬菜产品的质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得出长期使用富含重金属的污水灌溉菜田,各种蔬菜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影响植物生理生态过程、植物产量和品质,如广水城郊由于耕地土壤受到重金属污染,不同农作物中的Cu、Pb、Zn、Cd检测结果全部或部分重金属超标。重金属污染胁迫可以危害植物的根系,造成根系生理代谢失调,生长受到抑制,反过来,受害根系的吸收能力减弱,导致植物体营养亏缺。

  磷作为植物生长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其投入对提高土壤磷水平和作物产量有重要作用[1]。1950s我国农田土壤磷含量约为10 mg·kg-1,1960s 中期至1970s 末期降至4 mg·kg-1 [2]。自1980 年以来,随着大量磷肥的投入,我国农田磷盈余不断增加,1990s 初期和末期分别达到23.8、33.7 kg P·hm-2,一些经济作物种植体系磷盈余增加的更多,如有些设施菜田每年磷盈余达到1 801 kg P·hm-2 [3]。过量磷素投入不仅无助于进一步提高作物产量,大量的磷素累积反而易引发土壤磷素向水体迁移,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英国洛桑试验站的长期定位试验结果显示,当土壤中Olsen-P 超过某一临界值时(磷淋溶拐点),从土体排出水的磷浓度迅速增加,这一临界值可以用土壤Olsen-P 与CaCl2-P 含量进行模拟,并应用于土壤磷的淋失风险预测[4-8]。而基于磷源头及途径因素考虑量化的磷指数法,在美国很多地区开始应用,可以很好地评价区域磷淋失风险并提出管理建议[6]。根据中国国家环保局在太湖、巢湖、滇池、三峡库区等流域的调查,生活污水和农田的氮、磷流失成为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9]。z89g88l5ysqw

  通过室内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潮土两种粒径范围(≤1 cm粒径,简称1 cm粒径;≤0.25 mm,简称0.25 mm粒径)土壤在冻融过程中N2O排放的特征. 结果表明,冻结前,0.25 mm粒径土壤N2O排放通量比1 cm粒径土壤平均高26.5%;冻结过程中,0.25 mm粒径土壤比1 cm粒径土壤较早达到稳定冻结状态(分别在冻结1 410 min和2 610 min时),并且在稳定冻结状态下,0.25 mm粒径土壤N2O排放通量小于1 cm粒径土壤;融化阶段,0.25 mm粒径土壤比1 cm粒径土壤较早出现N2O排放通量高峰(分别在融化2 670 min和2 790 min时),并且其峰值小于1 cm粒径土样. 1 cm粒径土壤在冻结过程、融化过程和整个冻融过程中,土壤平均N2O排放量分别比0.25 mm粒径土壤多3 952.74、1 512.51和5 465.25 μgm-2,相应增加76.83%、18.65%和41.23%. 建议在土壤冻结前平整土地以减少N2O排放

  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蛋鸡产业,据中国畜牧业年鉴统计[1],2008 年我国蛋鸡存栏数约24.67 亿只,鸡蛋总产量为2 639.32 万t,其中良种蛋鸡祖代存栏量达到38 万套,父母代存栏量约2 400 万套,商品代蛋鸡年饲养量15 亿只左右[2]。然而我国蛋鸡养殖仍然以小群体的养殖模式为主,这种养殖模式饲养条件较简陋,生产水平较低,传染病和环境污染威胁严重,尤其是鸡粪随意堆放导致养殖区的环境恶化,使原来生态环境较好的养殖区,在5~8 a 内变成了污染区,养殖场不得不转移到环境较好的新的区域,造成我国蛋鸡养殖的区域环境安全问题严重化

  我国是水稻种植大国,种植面积占全球的22%,居世界首位。早期的研究认为水稻生长期只有少量的N2O 排放,但近十多年来的大量研究发现,在排水期间和旱作季节稻田也能排放较高的N2O[3-6]。我国稻田主要实行单季水稻-小麦,双季水稻-油菜,双季水稻-休闲3 种种植制度。其中,水稻-冬小麦水旱轮作体系占86%,稻田排放N2O 占农业土壤排放N2O 的22%[3-4]。水旱轮作系统内作物和土壤季节间的干湿交替变化,引起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征在不同作物季节间的交替变化。该系统在物质循环及能量流动、转换方面都明显区别于双季稻生态系统。该系统生长季内N2O 排放是单季稻-冬季淹水处理的2.79倍[5]。肥料类型、施用方式和水分管理等是影响稻田N2O 排放的主要因素,其中,增加土壤N 素对N2O 排放增加的影响最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