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膏药的由来和作用
用膏药外敷治疗疾病在我国有着长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人类的祖先就发现用某些植物的树叶、树皮或草茎之类来贴敷伤口或疼痛部位,能够减轻疼痛或止血,以至能加速创伤的愈合,经过经历的不时积聚从而产生了贴敷疗法。在马王堆出土的帛方《五十二病方》现存283方中,就有用于贴敷的方剂,这也是贴敷疗法的最早文字史料。在我国秦汉时期呈现的医学经典《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难经》等著作中都有关于膏药疗疾的记载,当时在中医用药的五大剂型中,膏是其中之一。膏药的性能、气息、厚薄、归经及药理作用,直接影响着治病的效果,不同的疾病有各自相对应的药物组成配方。正由于贴膏疗法突出了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特征,所以致今在临床各科的治疗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运用留意
多数人贴膏药后并无明显不适,局部人会感到部分微发热、发痒,这属于正常反响,能够不论;如患部发作瘙痒,经悄悄按摩后不能缓解,可将膏药取下,用酒精涂搽瘙痒部位,再将膏药加温贴上;若患部因贴膏药惹起疹子、水疱等过敏反响,应立刻将膏药取下,用盐水或雷弗奴尔消毒患处,再用纱布包扎;假如水疱大,应到医院用消毒针管将泡内液体抽出,再作相应处置。为了尽量减少过敏反响的发作,应忌食一些食物,如韭菜、香菜、海鲜、辛辣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