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出西园,只望花柳色。”清明朗和的春日里,走出“西园”踏青赏花乃人所共盼之舒心乐事。
早听说清河镇龙洞坝村山上有一大片李子园,每至春暖花开时节,便可见“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丽景象。因为出了个袍哥大爷、抗日名将范哈儿,因为那条中西合壁的将军街,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的清河古镇我倒常去,却不知其境内还有如此踏春的好去处。前两年因县里举办桃花节,我也跟随大流,首先奔了桃花而去。可赏过桃花之后再去看李花,只剩下满地零落的花瓣了。
于是乎,李花的倩影唯有缱绻缠绵于我的春梦里……
今年刚一开春,我就特意叮嘱一位搞摄影的朋友随时留意到清河的李花,惟恐再一次错过了花期。
“今天去清河看李花哟——”那天摄影朋友突然一个电话打来,我便毫不犹豫地丢下手中正忙的活跟了去。
哇,正是李花争相怒放时。汽车一到山下公路,透过车窗抬眼一望,漫山遍野仿佛惊涛拍岸卷起的千万堆雪,又如半空中团团白云漂浮……好一派茫茫苍苍的“北国风光”啊。
不一会儿,汽车拐入一条新修的水泥路爬山而行,沿途两边随处可见白色花影。我赶紧摇下车窗,欲伸手触摸一下那些可爱的精灵,不曾想,一阵风过,一股浓郁清香扑鼻而来,直入肺腑,令我心旌摇荡。激情之中我不由高声念起宋代诗人杨万里诗句来:“李花宜远更宜繁,惟远惟繁更足看。”
曾听文友说,我国古代文人多爱荷花、桃花之类,却少有关于李花的文字。其实,李花也是历代诗人喜爱的咏题。据《高隐外书》载:唐代元稹和白居易一日同咏李花,元稹先成“苇绡”之句,白居易佩服。因为苇绡白而轻,一时所尚。前不久,我无意从《普照经》中看到:我国道家之宗老聃李耳,是摩耶夫人从右胁生于李树下,他一降生,就多灵瑞而能言,遂指李树曰:“以此为我姓。”原来老子是随了李树而姓哟。
有一个著名的成语典故:“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里,把桃和李相提并论,可见李花之名也不输于桃花的。其实桃与李各有的妙处。所谓“桃红李白”,粉红的桃花娇艳迷人,洁白的李花纯净清雅。
从半山腰的停车场下车后,沿阶梯徐步上山,两旁缀满雪白精灵枝丫伸手可触。仔细观察,李花的花形精致绝伦,五瓣圆圆的花瓣众星拱月一般捧着一丛嫩黄的花蕊,透过薄亮的花瓣,碧绿的花托若隐若现,白得透明,绿得抢眼;有的花瓣大而密集,呈圆形聚集而生,有的密集成串,犹如坠落枝头的雪花,把枝桠都压弯了腰。单独的一朵李花并不惹人注目,而当小小的花朵抱成团,结成球,绣成图时,却又美不胜收……
看,这一枝长臂斜伸,花枝乱颤,宛若凌波仙子翩翩起舞;那一枝修长挺立,款款含笑,犹如素衣的少女穿着曳地长裙,从容迈步于花林之中。一阵暖风拂来,漫山李花此起彼伏,仿佛在向人招手示意。
原来,清雅的李花也有风情万种的一面哦。想来也不奇怪,无论什么花都是女子的化身啊。女子骨子里都是娇柔风情的,只在于她们爱不爱显露罢了。由此我想,倘若把桃花拟作都市里贵妇,李花则无疑是生养于山野间的小家碧玉了,素朴而纯真。它绽放得纯洁,五片花瓣尽情开放,把心扉的窗户敞开,没有隐藏也无须隐藏,直至露出淡黄色的花蕊。小小琼英舒嫩白,未饶深紫与轻红。李花的“白”,是“风揉雨练雪羞比”的高洁,“冷香一缕笑春风”的安然。如果要在桃花女和李花女间作选择的话,我想我定会首选后者了……
于思绪纷乱中抬起头来才发现,漫山遍野观花的人赶集一般熙来攘往。有本县的,更多的是外地口音。从他们谈话中听出,许多游人已是年年光临了。大片大片的李树林边,到处是摆着各种姿势与花争俏的美女们;那些端着各式“长枪短炮”的“好色之徒”们,正不停地穿梭于花间树下,睁大眼睛贪婪地捕捉 “美色”。只见一位美女在一棵花树下摆好了姿势,回头却找不到担当摄影师的老公了;原来,她那端着一台长焦相机的老公,正对着一朵娇艳欲滴的李花不停地变换着角度,兴致勃勃地频频按快门,美女气得冲过去,正要想狠狠教训“花心老公”之时,可一看,自竟也被那朵美丽的李花吸引住了,扬起的手也无声地垂了下去……
我与同行的朋友穿过一片竹林,眼前蓦然出现了一幅淡雅素洁的水墨画。但见万千李花,银妆素裹,如云,似雪,白得惹人怜爱。唐朝诗人韩愈在《李花赠张十一署》诗中这样描写李花:“风揉雨练雪羞比,波涛翻空杳无涘”,“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眼前的李花,花挨着花,心挨着心,一簇簇,一团团,一串串,同样繁花似锦,直入云天,令人眼乱情迷。
韩愈还有一首描写洛阳李花的诗:“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洛阳的李花争芳斗艳,龙洞坝村的李花怕也毫不逊色吧。
听当地农民说,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光秃秃的荒山,而世代身居此地的农民却没有靠山吃山的资本,加上地势偏僻交通闭塞而长年受困受穷。传说,当年天不怕地不怕的少年范哈儿到这山上玩时,与伙伴们去农家偷吃的,竟发现家家户户都不关门,可哪知,进屋后才发现,那些人家里除了粗糠野菜什么再没别的……近年来,县里和镇里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首先通了公路,再让这秃山变成了花果山,农民们不仅每年卖李子赚钱,光开农家乐就收入了不少。
伫立山顶,脚下是一片洁白的花海,一幢幢崭新的农家小洋楼掩映其间;山下清河古镇中西合璧的飞檐翘角清晰可见。当年叱咤风云的哈儿将军是否想到过这片大山会变成今天这模样呢……
此时此刻,我不由想像当年毛同志吟诵《泌园春.雪》的场景,一种豪情顿然而生。情不自禁中,我又朗声高歌起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