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供应信息分类 > 冶金 > 管材 > 螺旋管
地埋走水用防腐钢管

名称:地埋走水用防腐钢管

供应商:沧州兴昊管道有限公司

价格:2888.00元/吨

最小起订量:1/吨

地址:河北省沧州市盐山县经济开发区

手机:13393171618

联系人:王国忠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102930732

更新时间:2017-01-04

发布者IP:120.11.122.79

详细说明

  通过对埋地钢管腐蚀原因的分析,我们会发现造成埋地钢管腐蚀的主要原因是电化学腐蚀,该腐蚀分为阳极过程、阴极过程、电流流动三个过程,这三个过程既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其中一个过程被阻断,另两个过程也就不会发生,腐蚀电池就会停止和减慢。这给我们采取防腐对策提供了理论依据。针对埋地钢管电化学腐蚀的三个过程,钢管的防腐应从阻断其中某一过程入手。因此埋地钢管的防腐一般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①增加埋地钢管的管材和土壤之间的过渡电阻,减小腐蚀电流。如在管道外壁加防腐涂层,可增大回路电阻,减少腐蚀电流;目前埋地燃气管道常用的外防腐涂层主要有石油沥青防腐、煤焦油瓷漆防腐、环氯煤沥青防腐、熔结环氯粉末防腐、聚乙烯胶带防腐和三层PE复合结构防腐等六类。三层聚乙烯复合结构涂层在国际上使用已超过30年,在国内使用也已超过8年,近几年,我单位采用三层PE防腐技术,三层聚乙烯复合结构涂层较其他防腐工艺而言耐机械破坏能力更强,从而使得施工时能有效减少施工保护成本及补伤成本,且减少成本的同时并不会增加,焊接复杂度,故并不会对施工单位增加额外的负担。

  虽然管道外壁加防腐涂层方法简单、防腐效果明显,但是防腐涂层一旦遭受外力破损,裸露部分会加速腐蚀,从而在局部造成腐蚀穿孔。因此防腐涂层法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只有在采用防腐涂层法的同时结合电保护法才能取得标本兼治的效果,经济而有效。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在采用防腐涂层防腐的同时必须采用电保护。

  ②采用电保护法。电保护法分为外加电源保护法(阴极保护)、牺牲阳极保护法和排流保护法。

  目前市场上充斥着各种质量的环氧煤沥青防腐钢管,如何检验质量较好的防腐钢管应需要学会以下方法:

  一、涂膜附着力的测定法:

  漆膜附着力是指漆膜与被涂物件表面结合在一起的坚固程度。附着力是涂料物理机械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此项的检查,可以检验涂料组成,特别是树脂的使用是否合理。漆膜的附着力除了取决于所选用的涂料基料外,还与底材的表面预处理、施工方式以及漆膜的保养有十分重要的关系,例如,在潮湿、有锈蚀、有油脂的金属表面涂装,附着力就差。

  测定附着力的方法有:划圈法、划格法、拉开法、扭开法及美国ASTM中的划X法等数种,国家标准标准GB1720-89(79)规定了划圈法测定漆膜附着力的方法,而GB9286-88规定了采用划格法测定附着力,GB5210-85规定了采用拉开法测定涂层附着力的方法。其中应用最简便的是划圈法测定漆膜附着力,现场最为常用的是划格法。

  (1)、划圈法测定附着力

  划圈法所采用的附着力测定仪是按照划痕范围内的漆膜完整程度进行评定,以级表示。是按照制备好的马口铁板固定在测定仪上,为确保划透漆膜,酌情添加砝码,按顺时针方向,以80-100r/min均匀摇动摇柄,以圆滚线划痕,标准圆长7.5cm,取出样板,评级。实验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a)测定仪的针头必须保持锐利,否则无法分清1,2级的分别,应在测定前先用手指触摸感觉是否锋利,或在测定若干块试板后酌情理换。

  (b)先试着刻划几圈,划痕应刚好划透漆膜,若未露底板,酌情添加砝码;但不要加得过多,以免加大阻力,磨损针头。

  (c)评级时可以7级(最内层)开始评定,也可以1级(最外圈)评级,按顺序检查各部位的漆膜完整程度,如某一部位的格子有705以上完好,则认为该部位是完好的,否则认为坏损。例如,部位1漆膜完好,附着力强,定为1级;部位1漆膜坏损而部位2完好的,附着力次之定为2级。依据类推,7级附着力最差。通常要求比较好的底漆附着力应达到1级,面漆的附着力可在2级左右。

  (2)、划格法测定附着力

  划格法附着力测试标准主要有ASTMD3359、ISO-2409和GB9286-98。其测试方法和描述基本相同,只是对于附着力级别的说明次序刚好相反。ASTMD3359是5B-OB级由好到坏,而ISO-2409是0-5为由好到坏。实验工具是划格测试器,它是具有6个切割面的多刀片切割器,切刀间隙1mm、2mm和3mm(刀头可以更换)。将试样涂于样板上,干燥16小时后,用划格器平行拉动3-4cm,有六道切痕,应切穿漆膜至底材;然后用同样的方法与前者垂直,切痕同样六道;这样形成许多小方格。对于软底材,用软毛刷沿网格图形成每一条对角线,轻轻向前和后各扫几次,即可评定等级;而对于硬质底材,先清扫,之后贴上胶带(一般使用3M胶带),且要保证胶带与实验区全面接触,可以用手指来回摩擦使之接触良好,然后迅速拉开,使用目视或者放大镜对照标准与说明附图进行对比定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