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产品名称】:汝窑
【产品描述】:富贵红代表平安、喜庆、福禄、康寿、尊贵、和谐、团圆、成功、忠诚、勇敢、兴旺!本款茶具采用中国红为底色,上面雕金富贵莲蓬,透露着华丽富贵高档之感,配有高档礼品盒,并赠送礼品袋一个,是新年送礼的必选款。
【产品包装】:精美礼盒
德化陶瓷利用古瓷都得天独厚的优质高岭土结合现代化科技,生产出的产品瓷质细腻、洁白如玉、光润透明、造型美观,其玉瓷 能耐急热急冷,釉面坚硬不易划痕,是其他同类产品不能具备的独特特点。
德化白瓷以其质地洁白坚硬、色泽莹润、工艺精良、造型雅致、种类繁多等独特的艺术魅力,备受国内外朋友们的青睐,显示出 了强大的生命力。德化白瓷集实用、装饰、观赏于一体,散发出民间陶瓷艺术的芬芳,作为我国陶瓷艺术的精品,宛如一枝充满生机的奇葩,绽放出闪亮的异彩。
德化玉瓷瓷质细腻、色泽柔和、釉面光滑、透光度高,是新研发出来的瓷种。经检测部门测试,该瓷种符合GB/T3532-1995日用瓷器(国家标准)的要求,其透光度≥45%,光泽度≥85%,白度≥85°,铅、镉溶出量都≤0.02ppm,质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是目前市场上最高档的日用陶瓷产品之一。“德化玉瓷”突破了传统的陶瓷配方,采用同人体相容的生物陶瓷材料替代陶瓷中有毒的铅、镉、钡等熔剂陶瓷材料,更符合人体健康需求。这种首创的由纳米生产陶瓷和稀土材料人工合成的新材料,替代了原来作为陶瓷原料的天然矿藏,可在1140℃-1200℃范围内烧制而成,能耗比高温瓷低40%。基础材料接近无色,可分类开发多颜色瓷种,能广泛应用于传统工艺陶瓷、西洋工艺瓷、日用陶瓷、建筑装饰、卫生洁具等领域。
德化窑以烧制白釉瓷器闻名于世,白瓷瓷质优良,洁白如玉,釉面晶莹,光泽如绢,通体透明,享有中国“象牙白”、“奶油白”、“中国瓷器之上品”的美称。尤以“一代宗师”何朝宗所塑佛像名扬天下,被后人称为“何来观音”,其首创的“象牙白”瓷雕是世界独一无二的珍品,被誉为"国际瓷坛明珠"。建白瓷、高白瓷、瓷雕被誉为当今中国瓷坛的"三朵金花",产品远销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国后德化瓷科研的新成果之88.1度的高白度瓷被全国陶瓷界评为白瓷之冠。
【茶具的来源】
现代人所说的“茶具”。主要指茶壶、茶杯、茶勺等这类饮茶器具。事实上现代茶具的种类是屈指可数的。但是古代“茶具”的概念似乎指更大的范围。按唐文学家皮日休《茶具十咏》中所列出的茶具种类有“茶坞、茶人、茶笋、茶籝、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瓯、煮茶。”其中“茶坞”是指种茶的凹地。“茶人”指采茶者,如《茶经》说:“茶人负以(茶具)采茶也。”
“茶具”一词最早在汉代已出现。据西汉辞赋家王褒《憧约》有“烹茶尽具,酺已盖藏”之说,这是我国最早提到“茶具”的一条史料。
“茶籯”是箱笼一类器具。唐陆龟蒙写有一首《茶籯诗》“金刀劈翠筠,织似波纹斜。”可知“茶籯”是一种竹制、编织有斜纹的茶具,“茶舍”多指茶人居住的小茅屋,唐皮日休《茶舍诗》日“阳崖忱自屋,几日嬉嬉活,棚上汲红泉,焙前煎柴蕨,乃翁研茶后,中妇拍茶歇,相向掩柴扉,清香满山月。”诗词描写出茶舍人家焙茶、研(碾)茶、煎茶、拍茶辛劳的制茶过程。
古人煮茶要用火炉(即炭炉),唐以来煮茶的炉通称“茶灶”,《唐书·陆龟蒙传》说他居住松江甫里,不喜与流俗交往,虽造门也不肯见,不乘马,不坐船,整天只是“设蓬席斋。束书茶灶。”往来于江湖,自称“散人”,宋南渡后誉为“四大家”之一的杨万里《压波堂赋》有“笔床茶灶,瓦盆藤尊”之句。唐诗人陈陶《题紫竹诗》写道:“幽香入茶灶,静翠直棋局。”可见,唐宋文人墨客无论是读书,还是下棋,都与“茶灶”相傍,又见茶灶与笔床、瓦盆并例,说明至唐代开始,“茶灶”就是日常必备之物了。
古时把烘茶叶的器具叫“茶焙”。据《宋史·地理志》提到“建安有北苑茶焙。”是有名的,又依《茶录》记载说,茶焙是一种竹编,外包裹箬叶(箬竹的叶子),因箬叶有收火的作用,可以避免把茶叶烘黄,茶放在茶焙上,要求温度小火烘制,就不会损坏茶色和茶香了。
除了上述例举的茶具之外。在各种古籍中还可以见到的茶具有:茶鼎、茶瓯、茶磨、茶碾、茶臼、茶柜、茶榨、茶槽、茶宪、茶笼、茶筐、茶板、茶挟、茶罗、茶囊、茶瓢、茶匙……等。究竟有多少种茶具呢?据《云溪友议》说:“陆羽造茶具二十四事。”如果按照唐代文学家《茶具十咏》和《云溪友议》之言,古代茶具至少有24种。这段史料所言的“茶具”概念与今是有很大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