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95.3%的人不会喝水 这十大情况该补水

时间:2017-12-18 10:27

  晚上睡觉前。人熟睡时,体内水分会通过排尿、出汗、呼吸不断丢失,造成血液黏稠度升高、代谢物积存。临睡前适度喝水可缓解该现象,降低脑血栓等发病风险,尤其是老年人,不能因为怕起夜而拒绝睡前喝水。

  早上起床后。赵飞虹表示,人在早晨起床后会处于生理性缺水状态。吃早餐前喝一杯水,只需要20秒,水分就能进入血液中,使血液迅速稀释,改善夜间脱水情况。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加一片新鲜柠檬,起到清除宿便、排除毒素的功效。

  洗澡后。很多人洗完澡觉得渴,端起一杯水一饮而尽。殊不知,洗热水澡会令血流量增加,喝太快会对健康不利,尤其是老人。赵飞虹建议,此时应小口慢速喝一杯温水。

  开空调半小时后。空调房内空气干燥,容易造成人体水分流失,鼻腔等处黏膜过干,甚至引发支气管炎。因此,在空调房逗留超过半小时,就要及时补充水分,白开水、矿泉水、柠檬水等均可。

  发烧时。人在高烧时,会以出汗的形式散热,消耗大量水分。赵飞虹告诉记者,此时可少量多次地喝温开水或温葡萄糖水,小米粥、绿豆汤也是不错的选择。

  尿变黄时。赵飞虹说:“尿液呈浅黄色表明喝水量足够;若尿液比较黄,就要立刻饮水500毫升左右;若尿液呈土黄色,说明已经严重脱水,需要及时补水并去医院治疗。”

  坐飞机时。很多飞行不适与机舱内干燥有关。短途旅客最好在起飞前就开始补水,飞行中再喝点水,感觉不渴就行;长途旅客应保证每小时补充一次水;尤其冬天机舱内温度高,身体“隐形失水”多,更需要补水。

  心情烦躁时。当一个人痛苦烦躁时,肾上腺素就会飙升。此时不妨喝一杯水,肾上腺素会随着水分排出体外,心情或许会轻松许多。

  孕期。准妈妈体内的血流量增加了一倍,需要大量水分。如果喝水过少,会导致代谢废物浓度升高,增加尿路感染几率,对胎儿不利。

  运动期间。运动会消耗大量水分,尤其是孩子,需水量高于成年人。除了运动前要喝水,运动时每隔半小时也应适当补水。天气较热或运动量大时,孩子应保证喝够4升水。很多父母不让孩子喝碳酸饮料,却对果汁网开一面。事实上,过早饮用果汁会加重孩子对甜食的渴望,导致肥胖。美国普渡大学农业与生物工程系食品工程博士云无心认为,水和牛奶才是儿童的最佳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