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费质量问题的彻底解决,显然不能依托于权威媒体的一场晚会。事实上,媒体监督、社会监督的目的,就是为了让问题不必等到3月15日这一天再来解决。“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变成了“打假日”,同样拷问了监管环节的缺失。媒体曝光的问题,很多是长期普遍存在的。
一年一度的315消费者维权日马上就到,今年的央视的“315”晚会将继续以打击假冒伪劣、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为主要任务,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职能,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和公平公正的市场经济秩序建言献策。
2014年“315晚会”主题为:“让消费更有尊严”。这有三层意义,一是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要有尊严,遇到权益受损,要坚决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拒绝“忍气吞声”;二是呼吁商家在赚钱的同时也要有尊严,不义之财不可取,不仁之事不要做,当一名诚信、守法的经营者;三是对于市场监管者,要努力完善法律、法规,严格执法,坚定维护市场的尊严。
央视的3·15晚会对各家企业来说都是一场大考。对消费者来说,每年的央视3·15晚会已经成了一座灯塔,明确地告诉他们消费的陷阱在哪里。
从1991年3月15日央视首次直播3·15晚会起,这一专题晚会已持续了20多年。从开播以来,晚会揭穿了无数的骗局、陷阱和黑幕,维护了公平公正,也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每年的3月15日,3·15晚会都为保护消费者权益发出强烈呼声。20多年来,3·15晚会的主题也在不断变化,无论是1998年的“为了农村消费者”还是2003年的“净化消费环境,提升消费质量”;无论是2002年的“共筑诚信我们在行动”,还是2012年的“消费与安全”,我们可以看出,消费领域的安全问题不断呈现新的特点,其背后是消费者不断要接受的考验和煎熬。
央视3·15晚会令众多问题企业心慌意乱,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媒体监督的力量。在媒体对问题企业、问题产品进行监督的同时,还引发了社会力量的监督。对整个消费环境而言,这绝对是一种正能量。也正因为如此,央视每年的3·15晚会都备受公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