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漆器拍卖 漆器私下什么价格多少出手

名称:清代漆器拍卖 漆器私下什么价格多少出手

供应商:上海飞翠

价格:888888888888888.00元/件

最小起订量:1/件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延安东路59号工商联大厦8楼802

手机:13918192724

联系人:张琳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65376384

更新时间:2014-07-18

发布者IP:223.166.84.167

详细说明

  我国考古发掘所见最早的漆器实物资料是新石器时代的。漆器就是用木料或麻布作成器胎,然后在表面上刷上漆。这种器物轻便美观,非常受古人的喜爱。漆器在较早阶段用木块斫砍制成器形,胎比较厚重,称为斫木胎;后来将薄木片卷成器形,接口处用木钉钉合,质地大为减轻,称为卷木胎。后来又出现了用麻布或增帛在模上粘贴数层,去掉内模后,脱胎成型,称为夹纻胎。内胎作好后就要涂漆,一般要涂好几遍漆。还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装饰,器物一般是外表涂黑漆,内表涂红漆,然后在黑漆上绘红色、白色的各种纹饰,还用青铜、鎏金铜、金、银、玉等作成口沿、支脚、座足、把手等装饰漆器,这称做扣器。

  岭南地区漆器业始于何时,史籍无记载。广东肇庆的战国墓发现过漆器的残迹,使我们得以窥视当时岭南使用漆器之一斑。其后在广州罗冈的一座秦墓中,又发现盘、奁、耳杯等漆器印痕,广州秦汉造船工场遗址又发现一块被定为秦代的漆纻残片,上面针刻有“丞里”三字。这些零星的发现,还不能说明秦代岭南已有漆器制造业。但罗冈秦墓漆器上的一些图案,后来多见于南越国墓葬出土的漆器上,说明秦代漆器对南越国漆器生产的影响,或者可以说,岭南漆器业是在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南越国时期的漆器出土的也不少,50 年代在广州市郊发掘的南越国墓葬中,曾出土比较完整的漆器87件,器形有敦、扁壶、盒、奁、盘、耳杯、案、环、镂孔漆器、泡钉。1976—1980 年,贵县罗泊湾一号墓出土漆器800多件(片),后来又发掘了罗泊湾二号墓和贺县金钟汉墓,所发现的漆器数量很可观。1983 年发掘了西汉初第二代南越张墓,又出土了大批漆器。

  从这些出土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南越国的漆器与长沙、江陵、扬州等地出土的同时期的大同小异,但又有自己的特色。南越张墓出土漆器大多表里均髹漆,一般外表髹黑漆,内里髹红漆,然后又在黑漆上加绘彩色纹饰。一般都是漆绘,即用生漆制成的半透明漆加入某种颜料制成油彩,用以在已髹漆的器物上描绘各种图案。颜色以红、白为主,也有绿、墨绿、褐、张、金色等。花纹有几何类的,花草类的,动物写生类的。比较有特色的有鱼纹、龟纹、犀牛纹。

  南越国时期墓葬出土的漆器,有不少的上有烙印、针刻和漆书文字。广州出土的漆器中,漆书文字有“高乐”、“龙中”,针刻文字有“十(七)”,烙印文字有“蕃禺”。广西地区出土的漆器,只有烙印和针刻文字,并且仅见于罗泊湾一号墓出土的漆器上。烙印文字有“布山”、“市府草”、“市府”,针刻文字有“胡”、“厨”、“杯”、“土”。烙印文字即是在素木胎上烙印戳记而后上漆的,是漆器制作过程中打上的戳记,因而大都是制造地的地名或漆器制作的官署名。针刻文字,是在漆器制成以后刻上的文字,往往刻有买主、用主的姓名或器物之用途。漆书文字,是制漆工匠在制器过程中用颜色漆写上的文字,其内容大多是制器工人的姓名或标明器物的用途。

  漆器上的烙印文字大都是漆器制造地的地名或官署名称。广州出土的漆器上有烙印文字“蕃禺”,蕃就是番,番禺是南越国的都城,表明该漆器是番禺的漆器作坊制作的。广西出土的漆器上有烙印文字“布山”、“市府草”,草与造是通假字,意思是该器物是布山市府所造的,布山也是南越国的一个重要城市。从这些烙印文字中我们知道,当时的南越国已经有了自己的漆器制造业,这些漆器作坊都是官府直接控制的。

  上海飞翠国际大型拍卖会火热征集中

  具体征集如下:

  1、中国书画:历代著名画家及近现代名人绘画精品;

  2、中国陶瓷:历代陶瓷精品,以元、明、清为主,宋瓷为佳;

  3、翡翠玉器:要求玉质佳、雕工巧、皮色好

  4、杂项精品:历代文房用品、奇石、紫砂、印章、牙雕、砚台、古籍善本、金银器等;流程:(欲想出手者请将藏品图片发送到电子邮箱,注明您的姓名电话,所在区域,我们会在二天之内回复。

  征集部:蒋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