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N8710防腐钢管 安徽防腐钢管 河

名称:IPN8710防腐钢管 安徽防腐钢管 河

供应商:河北沧旭管道设备有限公司

价格:面议

最小起订量:1/件

地址:河北省沧州市孟村县希望新区

手机:1370573104

联系人:李朋义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98962353

更新时间:2016-10-25

发布者IP:221.195.46.52

详细说明

  3pe防腐钢管自从国内管道发现3PE涂层存在剥离现象以来,新建管道工程对于3PE的技术要求在参考了国外标准和技术规格书后,相对于SY/T0413在检测项目及指标上有所增加和提高,有些检测项目和指标甚至比国外要求更严格。但也有部分指标的要求在国外基础上有所放宽,例如对环氧固化性能指标ΔTg和阴极剥离距离指标(在65℃、1.5V、48h条件下)的要求。涂层的质量稳定性一方面通过产品的抽样质量检查来保证,另一方面通过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控制和监控体系来保证。国内规范在涂层质量检查的频次方面低于国外规范要求,在生产监控系统方面没有连续监控自动报警功能,同时,对部分需要监测的关键项目也没有指明,例如环氧喷枪气压等。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在编制技术规格书或修订3PE的相关标准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 原材料性能(1)原材料的性能要求和测试更多地体现在环氧粉末的质量检验要求上,对于PE的要求应主要从考察3PE完全涂装后的性能要求入手。  (2)在测试环氧涂装试片时采用与FBE单层标准相同的要求,对回掺比例有更明确的硬性指标,研究并确定出3PE涂装过程中FBE厚度偏差的范围。  2、 表面质量及涂装要求 (1)考察表面锚纹形状和波峰、波谷差对3PE长期粘结性能的影响,并提出指标 (2)建立对于生产质量有重要影响参数(钢管表面预热和加热温度、各层涂装温度、环氧喷枪气压等)的自动化监测系统,提高这类非破坏性检测的精度和连续性,避免人工定期检测不能及时发现问题的缺陷。3、 3PE涂层性能 (1)在质量检验中增加一定频次的高温长期阴极剥离检验,以保证涂层的长期粘结性能。(2)增加或提高完全涂装3PE涂层后对PE外层和环氧底层的检测指标,例如硬度、耐紫外光性能/耐老化、环氧固化度等。  2, 3PE防腐层厚度指标分析管道技术与装备2004(5)。3, CSAZ245.20—02钢质管道熔结环氧外涂层。4, CSAZ245.21—02钢质管道聚乙烯外涂层。5, ISO21809.1—02石油天然气工业———用于管道输送系统的埋地和水下管道的外涂层第部分:聚烯烃涂层(三层聚乙烯或三层聚丙烯)。6, Q/SYGJX0106—2007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工程钢质管道三层结构聚乙烯防腐层技术规范。

  3pe防腐钢管外防腐层厚度的影响因素  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笔者发现钢管外防腐层的厚度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1.熔体指数对防腐层厚度的影响  研究发现,原材料中胶粘剂和聚乙烯的熔体指数对防腐层的厚度有一定影响。    熔体指数又称为熔体流动速率,即热塑性塑料在一定的温度和负荷下,熔体每10min通过标准口模的量(用MFR表示,单位g/10min)。胶粘剂和聚乙烯的熔体指数是通过熔体流动速率测定仪来测定的,并主要受到加热温度和压力的影响。  在相同加热温度和压力情况下,熔体指数偏低时,胶粘剂和聚乙烯的流动性差,容易断裂,造成防腐层厚度偏薄且厚度不均匀,从而缩短挤塑设备的使用寿命;熔体指数偏高时,聚乙烯和胶粘剂的流动性好,焊缝处防腐层容易因碾压发生变形,结构层数不够,造成防腐层厚度偏低;熔体指数过高,焊缝处防腐层甚至会出现断裂。  

  3pe防腐钢管除锈等级决定聚乙烯防腐层与钢管的粘结强度,国家标准与几种国外标准的等级对照 表面处理方法 GB8923(中国)ISO8501(国际)SIS05590(瑞典) SSPC(美国钢结构) JSRASPSS(日本)喷砂 Sa3(A、B、C、D) Sa3(A、B、C、D) Sa3(A、B、C、D)SP5喷砂,完全出白 Sd3、Sh3Sa2??(A、B、C、D)Sa2??(A、B、C、D)Sa2??(A、B、C、D)SP10接近出白Sd2、Sh2Sa2(B、C、D)Sa2(B、C、D)Sa2(B、C、D)SP6工业级喷射除锈SP7清扫级除锈Sd1、Sh1 动力St3(B、C、D)St2(B、C、D)St3(B、C、D)St2(B、C、D)St3(B、C、D)St2(B、C、D)SP3动力工具除锈手工 St1(B、C、D) St1(B、C、D) St1(B、C、D) SP2手工工具除锈 Pt3   以上述标准来评定钢表面预处理质量时,一 般采用和标准照片比较的目视法判断,应在良好的散射日光下或照度相当的人工照明条件下进行,要求标准照片尽量靠近需评定的表面。评定时应充分考虑下列影响因素: (1)不同磨料会产生不同的色调; (2)钢材轧制工艺所形成的不同颜色; (3)照明不均匀和其它因素引起的色调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