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防火 防爆安全知识

时间:2017-08-16 13:57

  1、什么是燃烧、自燃、燃点、自燃点?

  燃烧是放热发光的剧烈氧化还原反应,三者必须同时进行。

  自燃是指某些可燃物质在没有外来热源作用的情况下,由于其本身内部所进行的生物、物理或化学作用的过程而产生热,由于自行发热与散热处于不平衡状态,使热量积蓄下来,达到自燃点而引起的自动燃烧的现象。

  所谓自燃点,是指可燃物质加温受热,并点燃后,所放出的燃烧热,能使该物质挥发出足够量的可燃蒸汽来维持燃烧的继续。此时加热该物质所需的最低温度,即为该物质的燃点。

  可燃物质受热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该物质的自燃点。

  2、影响自燃点的因素有哪些?

  (1)、压力愈高,自燃点愈低。

  (2)、催化剂分为活性催化剂、纯性催化剂。活性催化剂能降低物质的自燃点。纯性催化剂能提高物质的自燃点。

  (3)、可燃性气体的自燃点随其组成而变。当混合物的组成符合于反应当量浓度时,自燃点最低。混合气体中氧浓度增高,也将使自燃点降低。

  (4)、温度升高,则析出挥发物愈多、自燃点愈低。固体粉碎的愈细、自燃点愈低。

  3、什么是闪点、闪燃?

  闪点是指可燃液体挥发出来的蒸气与空气形成混合物,遇火源能够发生内燃的最低温度。闪点与燃点不同,闪点略低于燃点。

  在一定的温度下,可燃液体表面上的蒸气与空气混合而成可燃混合气,遇明火,即自行着火而发生瞬时燃烧,这一现象称为闪燃。

  4、物质的比重、闪点和自燃点有何关系?

  液体燃料比重愈小,则闪点愈低,而自燃点愈高。液体燃料的比重愈大,则闪点愈高,而自燃点愈低。

  5、什么是加热自燃?

  可燃物质与空气共存,当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即使不与明火接触,也能自行着火,继续燃烧的现象叫做加热自燃。

  6、燃烧的三个因素是什么?

  可燃物——能与氧气或氧化剂起剧烈反应的物质。

  助燃物——能帮助或支持燃烧的物质。氧气或各种强氧化剂。

  火源——具有一定温度和能量的能源。

  这三种因素必须同时存在,互相作用、并具有一定量时燃烧才能进行。

  7、燃烧过程如何进行?

  燃烧是一个氧化还原的过程。大部分可燃物燃烧是在气相中进行。固体可燃物都是先经过受热熔化蒸发变为蒸气而燃烧。可燃性液体先受热蒸发变为蒸气而燃烧。

  蒸发→分解→燃烧

  8、燃烧有哪几种形式?混合与扩散燃烧有什么不同?

  (1)、按照产生燃烧反应相的不同,分为均一系燃烧和非均一系燃烧。

  (2)、可燃性气体的燃烧有混合燃烧和扩散燃烧。

  (3)、挥发性可燃液体的燃烧,实质上是液体蒸发蒸气进行燃烧,叫做蒸发燃烧。

  (4)、可燃固体燃烧,是由分解产生可燃性气体燃烧,叫做分解燃烧。固体燃烧有火焰,故称为火焰燃烧。

  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而燃烧,称为混合燃烧。可燃气体与空气一边混合、一边燃烧、称为扩散燃烧。混合燃烧反应迅速,火焰速度快,化学爆炸属于这种形式。扩散燃烧中,由于氧只是进入反应带的部分参加反应,所以常产生不完全燃烧的碳黑。

  9、什么是自燃性物质,遇水燃烧物质?

  凡是不需要明火作用,由于本身受空气氧化或外界热,湿度影响发热达到自燃点而能自行燃烧的物质,叫做自燃性物质。

  凡遇水和受潮后发生反应,能分解产生可燃性气体,并放出人量而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叫做遇水燃烧物质。

  10、哪些物质遇空气或水能发生自燃?

  受空气氧化自动发热燃烧的物质有:白磷、磷化氢和干性植物油浸透的纤维材料等。因为这些物质在空气中氧气的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所放出的热使其温度自行升高,当达到自燃点时便起火燃烧。

  遇水起火的物质有:钾、钠、磷化钙和活化金属等。这些物质与水作用下一方面产生可燃性气体,如氢气、乙炔、磷化氢等,另一方面在作用中放出热量,促使可燃气体着火燃烧。

  11、易燃和可燃液体是如何分类的?

  可燃液体根据其闪点不同可分为四级二类:

  第一级闪点<28℃。

  第二级闪点≥28℃至≤45℃。

  第三级闪点>45℃至≤120℃。

  第四级闪点>120℃。

  第一级和第二级的液体称为易燃液体类。

  第三级和第四级的液体称为可燃液体类。

  12、变压器为什么会着火?

  工业生产中一般使用油浸变压器,变压器内有很多绝缘油,这种油是一种闪点在140℃以上的可燃液体,变压器的线圈是用棉纱或纸做绝缘物,另外还有木质支架,如果变压器经常超负荷运行,温度升高,就会引起火灾.

  13、煤堆为什么会发生自燃?

  煤堆内部接触空气所发生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产生热量不能散发出来,因而又加速了氧化反应,这样,使热量逐渐积聚在煤堆里层,促使煤堆内部温度不断升高,当温度达到煤的燃点时,煤堆就会自动着火。

  另一种原因是煤和水蒸气相遇,煤本身有一种吸附能力,水蒸气能在它表面凝结变成液体状态,并析出大量的热量,当煤堆温度达到一定时,再因氧化作用,温度达到每的燃点时,便会自行着火。

  二、防火措施

  1、防火防爆的原理和方法是什么?

  防活的原理和方法就是要设法消除造成燃烧和爆炸的三个条件。

  (1)控制可燃物,防止可燃气体,蒸气和可燃粉尘与空气构成爆炸混合物。原理、消除或控制形成燃烧三条件的其中一个或几个条件,使燃烧中止。(2)消除着火源。(3)隔绝空气贮存密闭生产。

  2、安全阻火装置有哪些?

  防护安全装置,信号安全装置,保险安全装置,联锁安全装置。

  3、阻火闸门的用途是什么?

  阻火闸门是为了防止火焰沿通风管道或生产管道蔓延而设置的。在正常情况下,受易熔金属元件的控制而处于开启状态,一旦温度升高,易熔金属熔断后,在闸门本身重量的作用

  下自动跌落而关闭管道,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4、在易燃易爆车间哪些工作属于动火作业?

  (1)、一切能产生火花的工作。

  (2)、安装刀形电气开关。

  (3)、安装非防爆型灯具。

  (4)、钢铁工具敲打工作。

  (5)、凿洋灰地,打墙眼。

  (6)、使用电烙铁等。

  5、固定动火区应符合哪些条件?

  (1)、距易燃易爆厂房、设备、管道等不小于30米

  (2)、室内固定动火区应与危险源隔开,门窗要外开,道路要畅通。

  (3)生产正常放空或发生事故时,可燃气体不能扩散到固定动火区域内。

  (4)、固定区内要有明显标志,不准堆放易燃杂物,并配置一定两的灭火器材。

  (5)、固定动火区的划定,应由车间申请,经消防队与安技部门审查报厂长或总工程师批准。

  6、动火证按规定应办理什么手续?

  (1)、动火证由申请动火单位指定专人合伙由动火负责人办理。

  (2)、申请动火单位根据动火证要求,认真填写和落实动火中的各项安全措施。

  (3)、一级动火由厂安全部门审批;二级动火由车间主任审批;特殊动火由厂长或总工程师审批。

  (4)、必须在动火证批准的有效时间内进行动火工作。凡延期动火或补充动火,必须重新办理动火证。

  7、动火时有哪些安全规定?

  (1)、凡在贮存输送可燃气体、易燃液体的管道、容器及设备上动火,应首先切断可燃物的来源,并与生产系统隔绝,经清洗、置换后,分析可燃气体浓度符合以下标准方为合格:

  爆炸下限大于4%(体积比)的可燃气体或蒸气浓度应小于0.5%;

  爆炸下限小于4%(体积比)的可燃气体或蒸气浓度应小于0.2%。

  (2)、将动火现场的易燃或可燃物质清除干净。

  (3)、一般情况下严禁带料、带压和动火。

  (4)、动火地点应设灭火器材和看火人员,动火完毕后,应将余火熄灭方可离开现场。

  8、进入可燃气体和有毒物质的管道、设备内检修时,对有害物质及氧含量有何要求?

  (1)、可燃气体在0.5%以下;

  (2)、有毒气体不得超过在空气中规定的最高允许浓度。

  (3)、氧含量不高于22%,不低于18%。

  9、氧气瓶、乙炔发生器和火源三者距离各多少?

  氧气瓶和乙炔发生器二者距离不得小于7米。两者与火源距离不得小于10米。

  10、在禁火区穿化纤服装有什么危害?

  因为化纤衣服在人肢体动作过程中产生摩擦,很容易产生静电火花,引起空气中可燃气体的着火和爆炸.同时化纤衣服极易着火,着火后粘在皮肤上,会加重烧伤程度,因此在禁火区内不准穿化纤衣服.

  11、厂区内为什么要禁止吸烟?

  化工企业有很多易爆物质,如果随意吸烟,就将烟头带到禁火区内,烟头温度可达到700-800℃,很容易发生着火爆炸事故。为了杜绝火灾事故的发生,在厂区内要禁止吸烟。

  12、什么叫清洗、置换?

  在检修动火前,有毒物质的设备、管道内部用水或蒸气和其它溶剂进行冲洗,彻底清除易燃、有害物质,使其达到规定要求,这种方法叫清洗。

  在动火检修前,对有毒物质的管道、设备内用水、蒸气、氮气等惰性气体,将内部的可燃气体、有毒气体置换出来,这种方法叫置换。

  13、动火前为什么必须要进行清洗置换?

  化工企业的设备和管道里有易爆,有害物质,动火前如不按规定要求,将设备内、管道内的有害物质彻底清洗、置换合格,一旦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性、爆炸性混合气,当达到爆炸极限时,遇火源即能发生着火、爆炸事故。如果有毒有害物质超过国家规定最高允许浓度标准,还能发生中毒事故。因此,动火前必须清洗、置换合格,以保证动火安全。

  14、动火前为什么要与生产系统隔离?

  因为设备管道虽然有各种阀门控制,但因化工生产中,阀门构件长期受内部介质的冲击

  和化学腐蚀作用,严密性能大大减弱、总会出现微量的或者局部泄露。这样,易燃、易爆、易中毒物质会泄露到动火的场所或与动火相连接的设备管道内、形成爆炸性气体,遇到火即能发生火灾、爆炸或造成中毒事故,因此动火的部分必须与生产系统进行隔离。

  15、怎样加强消防器材的管理和保养?

  (1)、个单位的消防器材应有人负责和保养。

  (2)、消防器材要专物专用,不能与消防无关的方面。

  (3)、要定期保养检查,经常保持良好状态,随时准备投入战斗。

  (4)、消防器材应放在明显的地方,以便急用。消防器材附近不能堆放架物,要保持道路畅通。

  16、什么是动火分析,在设备管道内检修,动火分析合格的标准是什么?

  动火前半小时对动火地点、设备、管线内的易燃易爆介质,有毒物质、氧含量或对周围环境所做的测试及化学分析叫做动火分析。

  (1)、可燃性气体:0.5%;(体积)

  (2)、有毒气体不得超过空气中的最高允许浓度;

  (3)、氧含量不高于22%,不低于19%。(体积)

  三、消防知识

  1、什么叫火灾,它与火警有什么不同?扑救火灾的原则是什么?

  火灾是指起火后继续燃烧和扩大,造成一定损失。火警是指起火后,能及时得到扑救,未造成损失或损失很小。

  先救人,后救物。先控制,后扑救。边扑救,边报警。

  2、灭火的方法有哪几种?

  (1)、窒息法:就是要使着火物质同空气隔绝,使火熄灭的方法。

  (2)、冷却法:就是要将燃烧的物质温度降低到燃烧点以下,使火熄灭的方法。

  (3)、隔离法:就是将着火物质同未着火物质隔离分开,使其熄灭的方法。

  (4)、抑制法:就是同化学反应生成抑制火势的发展,最后使熄灭的方法。

  3、人身着火如何扑救?

  人身着火,不可惊慌乱跑,否则越跑火越大。而应就地打滚将火熄灭,如附近有清水池,可跳入水中将火熄灭,如火势不大能脱掉衣服,应迅速脱掉后将火熄灭。

  4、火星灭火器的用途是什么?

  火星灭火器也叫防火帽,一般安在产生火星的设备的排空系统。使带有火星的烟气由小容积进入大容积,造成压力降低,气流减慢,将体积和重量大的火星颗粒沉降下来,而不从烟囱飞出,设置障碍,改变烟气流动方向,增加火星所走路程,而使火星熄灭或沉降,防止飞出的火星引燃周围的可燃物质。

  5、泡沫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灭火适用范围是什么?

  泡沫灭火器在使用时将筒颠倒,内装碳酸氢钠与发沫剂,硫酸铝溶液很快混合,产生出一种含有二氧化碳气体的泡沫,并以一定的压力射向火源,覆盖在燃烧的液面上,使燃烧隔离了空气,将火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