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SCI核心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杂志征稿

名称:CSSCI核心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杂志征稿

供应商:中国cn期刊

价格:面议

最小起订量:1/篇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

手机:13526709109

联系人:汪老师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61882089

更新时间:2021-01-28

发布者IP:42.236.243.70

详细说明

  刊名: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JournalofShanghaiUniversityofSport

  主办:上海体育学院

  周期:双月

  出版地:上海市

  语种:中文;英文;

  开本:大16开

  ISSN:1000-5498

  CN:31-1005/G8

  复合影响因子:1.496

  综合影响因子:0.96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创刊时间:195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015)来源期刊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2)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杂志社/杂志简介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是由上海市教委主管、上海体育学院主办的综合性体育学术理论刊物,创刊于1959年,国内外公开发行,双月刊,大16开,96页。本刊系综合性体育学术理论刊物,是当代体育教学,体育科研等信息的重要载体之一。以反映我国体育科学领域最新的、高水平的体育科研成果为主要任务。本刊以广大体育科研人员、大中学校、体育教师、运动员,教保员及体育管理者为主要读者对象,它能帮助读者开阔视野,开拓思路,了解体育教学,科学训练,以及体育发展研究的动态与信息。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收录情况/影响因子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在2004年教育部组织的全国高校自然科学优秀学报评比中,获得一等奖;

  2006、2008、2010年连续3届获教育部科技司颁发的“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

  在由北京大学主持研制的历次我国中文“核心期刊”评选中(1992、1996、2000、2004、2008年),均“榜上有名”,入选体育类“核心期刊”;

  在200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主持研制的首次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评选中,入选体育科学类“核心期刊”;被南京大学主持研制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列为体育学“来源期刊”;被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文献质量评价研究中心、中国期刊网共同研制的《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列为“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精品数据库”来源期刊。

  被以下国内外权威文摘杂志和数据库收录: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国际体育信息资源中心(SIRC)、《国际体育文献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文摘(英文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专题论坛、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教育训练学等。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杂志社投稿须知

  1来稿应论点鲜明,论据可靠,数字准确,文字精炼,有较高的理论价值或实用价值。全文一般不超过7000字,题目不超过20字。凡以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基金资助的研究课题为内容的论文,应在首页注脚用“基金项目”标识,并注明课题代码编号。例如: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课题(03BTY005);基金项目: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基金资助课题(557ss03066),并请附“基金课题”证明复印件。博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等,也请在文稿首页末注明。

  2来稿应有题目、摘要、关键词,并有相应的英文对照。摘要应写成报道性文献(需包含研究方法、结果、结论等),以200字左右为宜,摘要中不宜用图表和非公知公认的符号或术语,也不应引用图、表、公式和参考文献的序号。选取3~8个关键词,所选词应该是该文题目、摘要或正文中出现的能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文稿应有作者中英文署名(次序按贡献大小排列),用中英文标明工作单位全称及单位所在城市(邮政编码)。并请附第一作者简历[姓名、出生年、籍贯(如浙江杭州人)、学历、职称、职务、主要研究方向]。作者的署名排序在投稿时确定,之后不得另行更动。

  3文稿中的外文字母、数码、符号,要求工整、清晰,对容易混淆的字母、数码和符号,应标明文种、大小写、正斜体,属上下角的字母、数码和符号其位置高低区别要明显。量和单位须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pH及特殊符号例外),量的单位一律采用正体。

  4文稿中的表格尽量采用三(横)线表,必要时可加辅助(横)线,不留竖线和斜线。表格也应有相应的中文表名并具有自明性,表的内容切忌与图及文字表述重复,表内同一指标数字的有效位数应一致。

  5来稿所引用文献,请核实准确,注明出处。参考文献的引用必须是作者亲自阅读过的文献,且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文献标引序号请按文中引用顺序依次排列,并注意在正文引用处标上对应的序号;凡涉及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姓名,一律采用姓前名后著录法。文献数量一般不少于8条/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