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创客珠海访谈 指静脉识别商机与未来应用前

时间:2018-03-28 09:11

  2018年3月20日上午,珠海易时代总经理做客创客珠海,与您一起探讨指静脉识别的商机与未来应用前景,以下是访谈的全文

  主持人与漫尼部分对话:略。

  主持人:今天我们在节目当中请到一位可能未来让我们生活受益的这样一位专业人士,他也是珠海这个创业大军的一员,而他所做的这个领域,对我们来说是蛮陌生的一个领域,就是生物识别领域,其实说到生物识别,漫尼,你常常用到的生物识别技术是什么?

  漫尼:常常用到的,每天都用到的还是指纹识别。

  主持人:是的,因为要用指纹来打开手机。

  漫尼:以前也有听说过的还有瞳孔,人脸识别。

  主持人:嗯,这是比较常用到的,那么现在这种生物识别技术是越来越成熟,而今天这种生物识别技术呢,我是第一次听说,叫做指静脉识别,究竟什么是指静脉识别呢,有请我们的嘉宾来为我们做个介绍。

  漫尼:好,那么这个嘉宾呢,是来自珠海易时代的王总。

  主持人:对,我们请来的就是易时代的王总,王总,您好。

  王总:嗯,安达好,漫尼好,观众朋友们好。

  主持人:什么是指静脉识别技术呢,我们第一次听到说,就觉得这是一个挺稀罕的一个技术,指静脉识别的是关于我们手部的位置进行识别的技术。我们的静脉是在人的皮肤里边的,是吧?

  王总:对。

  主持人:在人体内的,指静脉识别就是通过感应到人体手指内部血管系统的一种技术,这个还真的是第一次听说,它是一个很新很新的技术,还是一个其实在我们生物识别技术领域已经存在很久但还是没有普及的技术呢,王总?

  王总:这个指静脉技术,首先它是一个非常新的技术,进入中国大概两三年的时间,指静脉识别技术是通过特定波长的红外线来照射我们的手指,然后手指里的血液就会吸引特定波长的红外线,然后我们就可以看到静脉血管的脉络分布图,再通过我们的核心算法处理存储起来,作为比对,从而进行识别身份,这样的一个生物识别技术。

  所以,首先第一个,(静脉)它是在体内,我们是看不见的,所以它是非常难伪造的,第二个,必须要活体,也就是手指的血液必须要流动,如果是把手指剁下来的话,血液没有流动,就识别不了,目前为止,只有静脉识别就具备这两个非常突出的特征:必须是活体,第二个是体内特征,看不见,所以是一种非常安全的生物识别技术。

  主持人:比如说像苹果手机那种人脸识别,其实是靠识别的是人的脸部识别,另外还有用眼睛内部的虹膜技术来识别,它是唯一性的,包括指纹,指纹也是具有唯一性的,那我们的指静脉识别也具备这种唯一性吗?就是每一个人的指静脉都是不一样的,是这样吗?

  王总:对,目前为止,据权威专家介绍,两个人静脉结构相同的几率是34亿分之一,34亿人中,可能有一个人指静脉是相同的,这个概率就非常小了,包括像即使是同卵双胞胎手指静脉图像也是不同的,而且人的手指静脉特征图像,从出生到老,是终身不变的,是人体最稳定的生物特征之一。指静脉身份识别是利用了手指静脉的唯一性和稳定性来进行身份识别。

  主持人:重复的机率是极低极低的,34亿分之一,所以说它的识别就具备了唯一性。由于识别的失误率极低,那么决定了在未来的应用领域当中可能会有更大的市场前景,它最早是在哪一个地方出现这个技术的研发呢?是在我们中国吗?

  王总:这个技术最早是在日本,还有美国,现在做得最早的是日本的日立公司,在这一块上。

  主持人:到现在为止,它(指静脉识别技术)的商业应用领域主要在哪些方面呢?

  王总:因为它相当于一个生物识别的基础应用技术,所以它的应用领域非常广,一般所有只要涉及到安全、身份认证的领域,都可以用得到,比如说,以前我们的身份认证,一般用的是身份证,或者是卡,密码,去银行取钱是要用卡和密码的,假设我们的指静脉识别技术普及了,应用到金融领域,将来我们去银行取款,就不需要带卡,也不需要担心忘记密码,只需要通过我们的手指就可以取款,包括我们的房产,我们的车,我们所有出入出行的地方,只要需要认证的地方,不要带钥匙,不要带卡,不要带密码,因为它(静脉识别)是最安全的。

  主持人:因为它具有唯一性,我们之所以要身份证,也是因为唯一性,身份证里边有一串唯一的数字或识别码,能够证明你的身份。也就是说用指静脉识别不需要担心丢什么东西,因为我们的手指具有唯一性,手指就代表我就是我呀,也丢不了,难道还有问题吗?但是,要用什么来识别呢,用指静脉来识别,就是依靠人体内部的生物特征进行识别,那么这种生物识别技术会是在未来,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极其方便的,现在我们知道,回家用指纹开锁已经非常普遍了,当我们每个人回家习惯用指纹来开锁的时候,我们就再也回不去了,就非常不想要再带钥匙了,我们每个人都有丢钥匙的经历,那个经历会让人觉得,我们希望通过我们人体来实现很多的识别,那么这样一个技术就是未来的趋势,那这种趋势呢,应该说,由于这种趋势的不可逆,未来可能会有非常多的生物识别技术会出现,那我想指静脉识别技术有可能会是其中一个由今年开始让大家熟悉,并有可能取代其他很多生物识别的一种技术。

  主持人:这个技术呢,源于日本,目前是在全世界呢,日本,美国,中国都在研发的赛跑当中,这两年,中国在很多方面都是跑在蛮前面的,比如人工智能这一块,无人飞行方面也是做得挺好的,那指静脉识别这种技术,它距离我们大规模的广泛应用可能还有一些时间,实际上,现在可能已经成为了各个国家争夺的头部资源了,就看哪个国家把这个技术发展到大规模应用,并踩准这个节奏和时间点,那么就有可能树立一个行业,乃至世界的标准,这样的话,可能在全世界就拥有了一个最广泛的用户基础,目前为止呢,可能这种技术还不是一个非常普及的应用,未来,最先有可能会在哪个领域会被最广泛被应用呢?

  王总:首先,这种技术强调的是安全,所以对这种安全需求比较高的会首先用到,比如,我们的军队,金融这样的对安全要求比较严格的领域,就说银行里,现在我们经常也会遇到,我们的密码,卡呀,被别人破译,或者是被别人盗刷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就是因为现在采用的是安全级别没有那么高的技术,一旦将来采用了指静脉识别技术,因为识别的是我们身体的内部特征,就可以用于证明我们的身份,也就是我是我,以前不是出现过要你证明你是你自己吗?比如,我名下的房产,财产,银行卡,我们都可以通过刷我们的手指来认可。还有我们的军队,这个现在还是我们的一个设想哈,比如导弹,包括我们的一些战舰,如果没有我授权的话,它这个子弹是打不出去的,如果别人缴获我们的武器,没有指静脉授权是无法使用的,一旦应用了这个市场也是非常大的,不过现在距离这个设想还有一个过程。大家可能接触到比较多的领域,还是民用方面的,锁呀,还有门禁方面的,这些也是需要安全验证的,刚才主持人说的指纹锁,还有虹膜的锁已经出来了,实际上我们也推出了指静脉识别的锁,在这些民用市场的应用一个是为了方便,另外一个还是为了安全,想要更安全都可以应用这些技术。

  主持人:嗯,这个技术可以说应用很广泛,能够应用到非常多的领域,目前技术的突破点在哪里,比如如何把这个技术应用到某一个工具或结构里,比如植入到手机上,这块的突破时间点可能会在未来哪一年爆发呢?有没有一个大概的预测。

  王总:如果快的话,可能是两三年,三四年,慢的话可能还需要五到十年,因为现在实际上,我们在民用方面已经有一些成熟的应用了,目前我们的这个设备的体积还未小型化,相比于指纹,我们的模块要大一点,暂时还不能放到手机上,如果能够植入到手机上,那么我们的手机可能已经开始用指静脉识别了。

  主持人:之前测过人脸识别技术,记得当时网上就有传说用苹果的X手机,自己来解锁,解开了,然后也有双胞胎哥哥来解锁,居然也解开了,这个就不保证完全的安全。

  王总:这样吧,我给大家提供一个行业内生物识别的技术的比对参考吧。比如,指纹,它是一个体外特征,它最大的弊端呢,就是很容易伪造,因为中国人的模仿能力很强,只要能够看得见的,都可以造得出来,第二个,就是因为这个指纹如果有破损磨损,或者手指湿,就不好识别,甚至还有一部分人是没有指纹的,就不好识别。

  而人脸呢,同样也是体外特征,我们是看得见的,比如你整了形呀,化了妆呀,它也可能会被误识,甚至前段时间有流传用一张照片就可以识别,因为它不需要活体嘛,都有可能会被解锁。

  而虹膜,实际也是体外特征,但是虹膜识别的制造设备成本比较高,也容易受光照影响,识别的要求高,不容易被大家接受。而这几种生物识别技术呢,包括声纹等生物识别技术,我们在行业内统统称为第一代生物识别技术,而指静脉识别则属于第二代的生物识别,当然,未来的发展趋势,有可能会是一个多模态识别的发展态势,一个设备上同时可以使用人脸和指静脉,这样就相当于是双重认证,安全性就非常高了。

  主持人:所以,在我们想象到的未来,一旦这种技术的成功大规模应用到民用的领域的时候,会非常适合我们未来人类的现实生活中去,因为未来电子支付应用会越来越普及,你不太可能用一张卡去消费了,更不可能带大量的现金,那么那个时候,身份识别验证技术就会是越高级越好,有时候,我们也发现,密码很容易被破解,而黑客也是越来越多,一旦破解了密码,就让人欲哭无泪了,还有盗刷的现象时有发生,手机呢也有可能被别人捡到,或被盗,被破解了就有可能用于支付消费,这种情况是有可能导致财产损失的,那么我们未来一定是需要越来越高级的防盗防伪技术,更安全的技术,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生活得更好,万无一失,反过来说,破解侦破技术也会在提高,像苹果公司也经常会从黑客里选择人才过来,寻找自己的技术漏洞,把自己的技术做得更好。技术也在不断竞争和迭代,在时代进步中,我们也需要更好的技术,那么,现在还有没有其他的一些生物识别技术在开发过程当中呢?

  王总:生物识别吧,只要是我们身体一部分的特征,很多的地方就可以作为一种身份认证识别来用,包括现在有声纹,有心脏脉博的跳动,脑电波之类的。

  主持人:脉博的跳动,难道每个人跳动都不一样吗?那么多人,不可能会完全一样的,没有吧?

  王总:心脏跳动目前并不是我们的研究领域,但是未来有可能会作为一部分生物识别特征来研发,还有耳纹呀,步态呀,就是平时走路的姿态和频率,都是可以作为一种生物识别特征,都有很多在探讨,但能不能实现,成不成熟,目前还没有定论,有可能是未来的研发方向。

  主持人:很有意思哈,漫尼,你们会感兴趣吗?

  漫尼:我们当然很感兴趣,指纹解锁已经很方便了,说不定以后还会有各种什么,眨个眼睛,咳嗽一声,就能够解锁。

  王总:对,还有声音。

  主持人:声音特征的话,就是用声波来作为密码,手机会提示您录一段,这是一个多重密码验证,就是密码验证的时候,会加这么一段,之前试过,但是后来发现识别不了,都是我的声音,都识别不了,可能是因为我们在一天不同的时间当中,音量不太一致,刚起床和说了半天话的时候,因为声带的问题,录出来可能就会有差别,很难对应得上。

  王总:所以说,如果只是单一的生物识别的话,就会有一定的缺陷,如果是多重识别的话,加声纹,再加身份证,指纹,再加人脸的话,一种识别不了,还可以用其他的识别。

  主持人:当你的应用存在多种验证识别的时候,建议多种验证识别都用上,当一种用不上的时候,其他的识别就可以用上。

  主持人:英国呀,据说有一家酒吧,顾客只需要扫描一下设置,就可以结账,千万不要认为是指纹扫描技术,因为指头根本不需要接触任何的东西,是隔空扫描,这种技术呢,就是皮肤底下的指静脉扫描技术,也就是指静脉识别技术。今天,我们就请到在中国进行指静脉识别深度研发的专家,也是来自珠海易时代的王总,而今天的观察成员是漫尼,漫尼,对于这种技术的未来,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它会是你们90后00后愿意用的一种技术吗?

  漫尼:肯定会是我们很愿意用的一种技术,像刚开始苹果5S手机出来的时候,指纹可以解锁,就觉得很新鲜,指纹可以解锁,以后可能手指不用碰手机,就可以解锁了,所以,还是很愿意尝试到的。

  主持人:这种技术距离我们现实生活当中使用,可能还需要一定的距离,就需要像王总这样的技术先行者,帮我们把这个门打开,现在产品应该还属于产品的教育阶段,有时候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我们政府的推动,还更需要大众对这种技术的需求来推动,很想问问王总,我们做这样一个产品,是从2015开始到现在,已经差不多快三年的时间了,三年当中,它的这个技术,它是以什么样的速度在进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