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志学字画于志学以顽强的毅力支持着,终于来到了魂牵梦绕的南极。在基地科考20天,于先生完全不像一个年近八旬的老人,他天天有画不完的写生,问不完的问题,憨态可掬的企鹅、三五成群的海豹,结构各异的冰川画满了两大本。“三极绘画”写生的理想终于在南极画下了句号,这次南极之行促进了于志学把“三极绘画”与中国传统文化怎样更进一步融合的哲学思索。
今年,于先生已寿登耄耋,凭证他自己的人生设计,应是他总结“三极绘画”,将冰雪山水画这一新画种周全推向天下、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时间了。回望八十年的人生之路,于志学曾慨叹一起荆棘且充满艰辛和崎岖,但他认可这一起更多的照旧快乐,他曾亲自用自己的脚步和画笔丈量并记录了地球上的三极,巧合的是南朝宋张镜在《观象赋》曾说:“三极虽殊,妙本统一。”这里的“三极”是指“天、地、人”,这也恰恰契合于先生一直以来所重视和张扬的“释天道而惠泽万物”及“天人合一”的美学头脑,由此看来于志学的三极绘画不也正是他的人生三极追求吗?
专业于志学字画鉴定专家,于志学字画展销
“你画冰雪,可你能画南北极吗?能画珠穆朗玛峰吗?”
一次画展上,一位外国画家偕行的提问促使善于思索的于志学迅速扩展了冰雪绘画的研究偏向——“三极绘画”。
用冰雪山水画的绘画语言来体现南极、北极和中级珠穆朗玛峰,去南北极、珠穆朗玛峰写生,这谈何容易!尤其是其时他已经是一位身患高血压、冠心病且已年届七旬的老人,但他是一个一旦定下了目的绝不会容易放弃的人。他曾坚定表述:
每小我私人的一生都有他的追求、要完成的梦,我作为冰雪文化、冷文化的研究者,若是不去南北极,就像一个信教的不去朝拜他的神一样遗憾。
于志学塞北回春镜片设色纸本---估价:RMB2,860,000---估价日期:2017-04-10
于志学冰雪山水镜心-----------估价:RMB3,480,000---估价日期:2016-03-28
于志学北国风物镜框设色纸本---估价:RMB1,380,000---估价日期:2016-01-22
于志学北国风物图镜心---------成交价:RMB3,490,000---成交日期:2016-01-17
于志学冰雪天地镜心设---------成交价:RMB1,340,000---成交日期:2017-01-16
于志学塞外风镜框设色---------成交价:RMB2,770,000---成交日期:2017-01-05
于志学2014年作春回塞北---成交价:RMB1,520,000---成交日期:2017-03-10
于志学塞北回春镜片设色纸本---成交价:RMB3,310,000---成交日期:2017-02-19
于志学字画国内价位是几多,于志学字画几多钱
2001年,于志学向他的“三极绘画”课题迈出了坚实的步。这一年他来到北极圈内冰岛西部的朗格冰川写生,在这片靠近北极的冰雪天下,于志学起劲寻找和捕捉北极的美,他凭证写生创作了《极地体验》等一系列有关北极冰雪作品。厥后在他年近八旬的时间又一次来到北极,这一次他深入极地,和爱斯基摩人吃住在一起。北极天气之严寒凌驾凡人想象,带已往的防寒服基础抵御不了极地的彻骨严寒,在那里必须穿上爱斯基摩人用海豹皮的防寒服,衣服粗笨,光鞋子就有几十斤重,穿上这样的服装就是年轻人也行动未便,对于一个年届耄耋的老人来说其中的难题可想而知。
但于先生被神秘而又空寂的北极风物深深吸引,他顽强地拿着画笔深入极地考察冰川结构,视察蓝宝石一样的北冰洋。他近距离为北极熊、北极狼和北极的乌鸦写生,这些生灵的存在让于志学完全改变了以往对北极荒寒、冷漠的看法,以是一再扩展写生的规模、延伸写生的时间,没想到危险悄悄降临了。
书画(特指古代书画及近现代名家书画)
瓷器(宋元明清官窑瓷器及近代景德镇精品瓷器)
玉器(清三代以前的玉器)
铜器(清三代以前的铜器(铜镜、铜香炉、铜造像等))
杂项(文房用品、竹木牙角、景泰蓝、漆器、紫砂器、鼻烟壶等)
古代钱币、金银币)
古籍文献(古籍善本、古旧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