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2-06 00:41
清代《慈禧陵墓被盗案》一书中记载慈禧口含那颗夜明珠重4两2钱7分,约为133.4375克,当时定价为1,080万两白银的估价约相当于现在8.1亿元人民币现值。到光绪元年,该夜明珠的价值涨了十倍。到民国37年已涨了100倍。而如今市面上的夜明珠的种类也有很多,价格也层次不齐,但是多为人工合成的,与天然夜明珠的价格更是天壤之别,此颗夜明珠的价值更是不可估量。
中国人喜爱夜明珠和有关夜明珠的传闻,历代不衰,然而为什么尚未见到考古的夜明珠呢?其因有二:一是历代夜明珠不像玉器那么繁多,在历史上是相当稀少的珍宝;二是未被人们重视长期以来人们把夜明珠当成一种传说或神话,历史上有无夜明珠很多人表示怀疑,同时夜明珠在白天不能被发现,所以在物中,即使有夜明珠,也会被忽视,有谁晚上在黑暗中去鉴定玉器呢?
据现代资料考证,自然界中有20多种矿物质如水晶、金刚石、萤石等,它们在外来能量的激发下均能发出可见光,这是因为这些矿物在结晶过程中的稀土元素进入晶格时形成所谓的“发光中心”所致。这种发光性在人类肉眼观察下,明显地表现为昼弱夜强,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夜明”。“夜明珠”古称“随珠”、“悬珠”、“垂棘”、“明月珠”等。夜明珠的形状多为打磨而成,打磨制作过程复杂、精细。
彭先生从保险柜内小心翼翼地搬出他的宝贝,肉眼看这枚原石和普通石头没太大区别,经过测量原石体长12厘米,宽7.1厘米,厚5.2厘米,重1千克,是已知慈禧口含夜明珠133.3克重量的7倍。石头表面呈褐青色,有大量均匀的凹陷,硬度较高,彭先生用该石头轻轻切割玻璃器皿,能看到很大的划痕。
由于天然的发光材料不少,所以在判断夜明珠的价值上首先就要看究竟是什么材料的。如果是钻石的,那它本身就很珍稀,加上能发光,就更贵重了。有专家鉴定过一颗六方金刚石夜明珠,重为43.03克拉,貌似平常,但拿到暗室里,立刻发出黄绿色的美丽磷光。这样的东西自然是很宝贵的。其次,如果是萤石之类的天然夜明珠,那就要看发光的强度和发光持续时间的长度了,越亮越耐久的自然价值要高些。
“天然夜明珠”,这个带着神秘色彩的宝物,不仅活在能把“龙宫照得如同白昼”的传说里,也一直顽强地活在信史的字里行间。但那些带着历史体温的“天然夜明珠”却从未在今人眼里真正现身过,哪怕是孙殿英所讲的慈禧死后口中所含夜明珠,也不知所终。而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一股“夜明珠”热潮开始卷席中华大地,甚至出现了号称价值几十亿元的超级“夜明珠”。
夜明珠古称“随珠”、“悬珠”、“垂棘”、“明月珠”等,是一种稀有的宝物。通常情况下所说的夜明珠是指荧光石、夜光石。它是大地里的一些发光物质由初的岩浆喷发,到后来的地质运动,集聚于矿石中而成,含有这些发光稀有元素的石头。萤石夜明珠以发光性强、颜色鲜艳、透明度高、裂纹瑕疵少、球大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