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大清铜币运作哪里收购快

时间:2017-12-05 03:46

  明清钱币是古钱币收藏中比较热门的钱币。博宝艺术网在线拍卖频道推出的暑期古钱币促销活动中,明清古钱币的拍卖受到很多关注。博宝艺术网资讯频道通过统计这一年中大清铜币在线拍卖的数据,为藏者发布大清铜币新价格参考和市场行情。

  在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2014春季拍卖古钱币专场上,成交记录可谓风光无限:湖北省造光绪元宝一文铜币,NGC-MS65评级,终成交价位2.8万元;PCGS-MS64的湖北省造光绪元宝十文铜币,成交价为1.7万元;PCGS-MS62BN丙午户部大清铜币中心鄂二十文,早估价仅为1-1.5万,终成交价达到10万元,可谓震惊全场。

  本公司近几年对大清铜币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己酉大清铜币中心“汴”二文----价格:RMB5,720,000----日期:2016-07-11

  宣统三年大清铜币二十文试制----价格:RMB1,270,000----日期:2016-10-15

  己酉大清铜币中心汴字当制钱----价格:RMB3,210,000----日期:2016-03-14

  宣统三年大清铜币二十文白铜----价格:RMB1,790,000----日期:2016-07-06

  1906年丙午户部大清铜币----价格:RMB3,780,000----日期:2016-10-26

  近几年大清铜币市场成交的价格:

  己酉大清铜币中心汴字当制钱----价格:RMB1,440,000----日期:2017-08-11

  大清铜币二文黄铜试样----------价格:RMB1,550,000----日期:2017-08-04

  1906年丙午户部大清铜币----价格:RMB1,530,000----日期:2016-10-08

  宣统三年大清铜币二十文试制----价格:RMB5,750,000----日期:2016-05-26

  大清铜币二文满穿双花红铜试----价格:RMB2,760,000----日期:2017-01-22

  以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历年的拍卖品为例,创高价的银币多出自上述系列。2006年秋拍,美国著名钱币收藏家耿爱德(E.KANN)旧藏的光绪十六年(1890)贵州官炉造黔宝拍至203.5万元,此币收录于耿氏《中国币图说汇考》以及张璜(H.CHANG)的《中国银圆及银两币目录》。次年春拍,1908年吉林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估价15万至20万元,品相罕见,拍至88万元;同年秋拍,张璜旧藏的1900年福建官局造光绪元宝七钱二分银币拍出168万元。2010年秋拍,光绪三十四年北洋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估价12万至18万元,拍至91.84万元,同场中被NGC评为MS64的宣统三年大清银币壹圆以47.04万元拍出;今年春拍1905年新疆省造饷银一两银币估价1万至1.5万元,结果拍至89.7万元。

  价格飙升快的也是清代银币,广东龙洋、湖北龙洋、造币总厂币、江南币、户部光绪元宝、大清银币、宣三、川龙等主币系列精品,2005年以来是一场一个价。这些系列银币各自有着广泛的收藏群体,是市场上的主力品种,它们的拍卖成交价格,反映了收藏市场的行情走向。

  战国时期赵铸币三孔布因其首部与两足各有一圆形穿孔,故名之为“三孔布”,三孔布是先秦货币中为珍贵的品种,是现今钱币界公认的名珍之一。这枚“武阳”三孔布,通长74毫米,腰宽35毫米,重15.5克,属于大型布币,系非常珍罕的老生坑传世佳品。

  根据博宝在线拍卖网2009年--2010年大清铜币系列在线拍卖统计,在1年的时间内,大清铜币一共有121枚拍品上拍,总浏览282020次,参与总人次达到260人,出价次数1600次,其中价格高的是大清铜币中心川户部二十文,藏家为关注的大清铜币如下:户部丙午大清铜币中心小“淮”十文、户部丙午大清铜币中心“湘”十文合背、大清铜币-04。其中竞争为激烈的“大清铜币中心川户部二十文”,定价15万元人民币起拍,加价幅度3万元,在经过20次出价后,后以221万元的价格成交!

  这枚金币是1911年大清度支部天津造币总厂铸造的样币。上个世纪初,清王朝内部围绕货币单位是沿习旧制用“两”,还是适应时代、与世界接轨而用“元”的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后由维新派主张的“元”单位占了上风。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天津度支部造币总厂奉命试铸“宣统三年大清银币”。该币直径38.4毫米,正面中间和上方分别有“大清银币”汉字,下为“宣统三年”的字样,背面有蟠龙图案和“ONEDOLLAR“壹圆””英文字样,分别铸有长须龙、短须龙、曲须龙、大尾龙、反龙等十余种样币供选,并铸以少量金质样币,恭呈御览。长须龙、短须龙、大尾龙、反龙图案的样币未能通过而,曲须龙图案的银币中榜并正式铸行,广为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