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看着如此精美的中国瓷器我们不禁感叹,也许十三世纪的奥斯曼贵族会为得到苏丹赏赐的一件中国瓷器而引以为荣;也许中世纪的西亚居民会为他们使用的精美瓷器餐具是从远渡重洋的中国运来的感到十分自豪;也许某一天,人们徘徊在沉睡千百年之久的中东古遗迹上,回想伊斯兰昔日的荣华时,会为装饰在大清真寺上的中国瓷器而感到骄傲。瓷器之路不但让中国走向了世界,同时也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播与发展。
艾谢告诉我们要想更多的探究土耳其瓷器我们必须穿越马尔马拉海,到伊斯坦布尔东南100公里的湖东岸的伊兹尼克城去。因为那里有更多的瓷器在等待着我们。
这里的街头巷尾,瓷器随处可见。在这里我们还发现很多制窑废墟,俨然和中国的建造方式是一样的。那一堆堆碎裂的瓷片让我们有种时空穿梭回到中国“景德镇”的感觉。
我们走进小店,琳琅满目的土耳其瓷器映入眼帘。店主人法瑞丹热情的招呼我们,并为我们介绍着他们烧制的瓷器。
伊兹尼克在拜占庭时期是连接安那托利亚和东部的一条最主要的贸易之路。十三世纪晚期,它是被奥斯曼帝国占领的第一个中心。伊兹尼克青花瓷的早期烧造,完全是仿制中国的元、明初青花瓷,烧制时期从十五世纪一直延续到十七世纪。
显然,现在的当地人已不太了解中国瓷器了,他们自己生产的瓷器已经极具土耳其文化特色,瓷器所绘花纹不但种类多样而且纹络细腻,从中国的陶瓷技法传入土耳其至今,瓷器已融入了鲜明的土耳其特征。
这让我们联想起瓷器与中国的英文发音,有人说China的发音是源于古时景德镇的原名“昌南”;也有人说China是秦的发音。但是当你翻开词典,你会发现,China的意译是中国和瓷器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