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黑皮田黄方章现金收购市场分析

时间:2020-04-19 07:45

  本公司长期征集黑皮田黄方章,如果您手上有相类似藏品需要出手,欢迎来电咨询价格

  本公司长期关注市场、并制定了自己的收藏范围和经营项目:中国陶瓷、中国书画、古籍碑帖、油画雕塑、金石玉雕、金铜佛像、木器家具、特殊收藏品、当代工艺品等古玩、艺术品。响应以文化产业为第三大产业链号召,公司更开拓视野,增加奇石、文房、名家书画、书籍善本、玉器翡翠、国内外品、古今篆刻等艺术项目。为国内市场发展和开拓国际文化产业市场贡献了一份力量。

  下面是2020年黑皮田黄方章相关拍卖记录请参考

  田黄雕四神兽海水纹图章----成交价:JPY1184.50万----拍卖日期:2020年1月10日

  田黄狮扭印章白石记款----成交价:JPY2070.00万----拍卖日期:2020年1月10日

  清中期 田黄方章----成交价:RMB17.25万----拍卖日期:2020年1月3日

  田黄瑞兽钮印章----成交价:JPY7475.00万----拍卖日期:2020年1月10日

  狮钮田黄印章----成交价:SGD23.00万----拍卖日期:2020年1月8日

  精品田黄刻画印章 (一对----成交价:JPY598.00万----拍卖日期:2020年1月10日

  田黄冻雕狮扭章----成交价:JPY1127.00万----拍卖日期:2020年1月10日

  下面是历年黑皮田黄方章相关拍卖记录请参考

  清 田黄巧雕贤媛四艺图山----成交价:HKD972.00万----拍卖日期:2018年4月3日

  清·陶碧刻田黄冻石獬豸钮----成交价:RMB1380.00万----拍卖日期:2013年12月16日

  林寿煁作田黄石香山九老薄----成交价:RMB1035.00万----拍卖日期:2012年7月7日

  齐白石印章 田黄印章----成交价:RMB782.00万----拍卖日期:2012年11月25日

  田黄冻太公垂钓摆件(石卿----成交价:HKD805.00万----拍卖日期:2013年6月23日

  明末清初·王定雕田黄石博----成交价:RMB1150.00万----拍卖日期:2011年12月30日

  田黄薄意雕摆件----成交价:RMB1098.00万----拍卖日期:2018年11月26日

  田黄期初受到重视,是自雍正年间始。在北京的荣宝斋里珍藏着雍正皇帝送给他十三弟允祥的两颗硕大的田黄方章。允祥是雍正皇帝倚重的弟弟,被封为怡亲王,而且还是“铁帽子王”,此种王爵可以世袭罔替,可见雍正对允祥的宠信,也可看出雍正皇帝对田黄的重视。

  田黄真正声名鹊起是缘于乾隆皇帝。乾隆因梦见玉皇大帝赐予其田黄石而大喜,因此每年元旦祭天大礼中,乾隆皇帝都要在供案上供一块田黄以感恩上苍,祈求多福高寿与王土广袤。因此田黄也获得了“玉石之王”的美誉。

  “易得,田黄难求”。田黄之所以受到众人的喜爱,缘于其质佳色浓,稀少难得。田黄目前仅产于寿山村坑头溪源头至结门潭约8千米沿溪两岸水田及河流底部的砂砾层中。田黄独特的成因形成了石皮、萝卜纹和红格。田黄到底怎么形成的呢?根据地质学家的研究,田黄是寿山石矿脉在地壳运动中上升至地表,经过剥蚀、搬运、埋藏,再经过物理风化作用形成的。田黄因水流搬运作用距离远,并且在溪流的某些地段沉积后,水化作用十分明显,所以形态多呈浑圆状,质地温润。田黄中特有的“萝卜纹”是一种排列有序的纹理,它是寿山石矿脉成矿过程中形成的,在田黄形成之前就已具备。而红格则是寿山石矿脉形成后因剥蚀、搬运等外力作用破坏而产生的细小裂纹,后经铁质等杂质充填而成,多成暗红色,故名“红格”。

  收购黑皮田黄方章价格怎么样,田黄之美,正如近代的金石书画家潘主兰在诗中赞那样——“吾闽尤物是天生,见说田黄莫于惊。独特有三温净腻,绝非夸大与倾城。”经过数百年来的连续掘采,寿山村的水田已被翻掘了无数次,如今已开采殆尽,上乘的田黄早已是无价之宝。古时有“一两田黄三两金”之说,而今已该是“两”对“斤”了,故田黄的价格涨势迅猛。

  黑皮田黄方章估价,在2009年9月28日至10月2日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间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篆刻等22个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篆刻艺术,是书法(主要是篆书)和镌刻(包括凿、铸)结合,来制作印章的艺术,是汉字特有的艺术形式。篆刻兴起于先秦,盛于汉,衰于晋,败于唐、宋,复兴于明,中兴于清。迄今已有三千七百多年的历史。早在殷商时代,人们就用刀在龟甲上刻“字”(即现代称为甲骨文)。这些文字刀锋挺锐,笔意劲秀,具有较高的“刻字”水平。在春秋战国至秦以前,篆称为“玺”或鉨,玺为在玉上刻制的,鉨是金属上刻制的。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玺”为天子所专用,大臣以下和古玩私人用印统称“印”,从此鉨就废而不用了。这就形成了帝王用印称“玺”或“宝”,官印称“印”,将印称“章”,私人用印称“印信”。

  家有藏品,要什么样的生活都不过分,一个电话可能就改变您的生活! 请联系本公司(联系方式在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