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话台湾士林接触器220安S-P220T/110V本条信息由乐清市迈创电气有限公司发布 士林电机S-P220T交流接触器现货库存 询价 安装尺寸
士林交流接触器规格按电流等级分为:11A、12A、16A、21A、25A、30A、35A、40A、50A、60A、80A、100A、105A、125A、130A、160A、190A、220A、300A、400A、620A
台湾士林电机S-P系列交流接触器型号及额定电流:
S-P06电流6A, S-PA6电流6A ,S-P09电流9A ,S-PA9电流9A ,S-P11电流12A ,S-P12电流12A ,S-P15电流16A ,S-P16电流18A ,S-P21电流21A ,S-P25电流25A ,S-P30T电流28A ,S-P30TH电流28A,S-P35T电流30A ,S-P40T电流40A ,S-P50T电流52A ,S-P60T电流65A ,S-P80T电流85A ,S-P100T电流105A,S-P125T电流130A,S-P150T电流160A,S-P200T电流190A,S-P220T电流220A,S-P300T电流300A,S-P400T电流400A,M-300C电流300A,M-401C电流410A,M-600C电流620A台湾士林接触器线圈电压有:380V、220V、127V、110V、48V、36V、24V
台湾士林电机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
在电工学上,因为可快速切断交流与直流主回路和可频繁地接通与大电流控制(某些型别可达800安培)电路的装置,所以经常运用于电动机做为控制对象﹐也可用作控制工厂设备﹑电热器﹑工作母机和各样电力机组等电力负载,接触器不仅能接通和切断电路,而且还具有低电压释放保护作用。接触器控制容量大,适用于频繁操作和远距离控制。是自动控制系统中的重要元件之一。在工业电气中,接触器的型号很多,电流在5A-1000A的不等,其用处相当广泛。
士林电机产制的产品,不但是台湾机电业界的领导品牌,近年来更不断将触角伸展至世界各地,在中国大陆、东南亚、北美洲、日本、欧洲等地积极推广,并陆续设立据点,已逐步发展成为一个跨国企业集团。
士林电机S-P系列交流接触器主要用于交流50hz或60hz额定工作电压至660V额定工作电流至100A的电力系统中接通和分断电路,并与适当的热继电器或电子式保护装置组合成电动机起动器,以保护可能发生过载电路。
士林电机的产品主要可以分为四大类:
第一类:低压电器产品 空气断路器、塑壳断路器、小型断路器、漏电断路器、隔离开关、电动机起动器、接触器、热继电器、电容器及配电器材。
第二类:输配电产品 345kv级以下电力变压器、sf6气体绝缘变压器、配电用变压器、干式变压器、电抗器、mof、互感器、各式开关柜、监控系统、高压开关、配电自动化系统(das)。
第三类:车用电气另组件产品 交流发电机、起动马达、分电盘、汽车用电子控制组件(ecu)、点火线圈、雨刮马达、风扇马达、燃油帮浦、磁石发电机、cdi组件、各类传感器、开关类等汽车及摩托车电气另组件产品等。
第四类:工控自动化元件产品 可编程控制器(plc)、传感器、变频器、伺服系统、人机界面。
近几年来,以Shneider施耐德、ABB为代表的外资企业增速放缓,市场份额逐渐下降。而国产品牌正快速复制外资企业的发展路径,龙头企业研发费用投入的复合年增长率超过20%,新产品不断落地。以正泰电器、良信电器为代表的本土民营企业市场份额逐渐增大,已逐渐具备为客户提供全面服务和各类产品的能力,并拥有庞大的营销网络和成本优势,在技术、品牌、资金等方面具备较强竞争力。
从1984年创办乐清县求精开关厂算起,短短三十多年,德力西由一家产值仅万元的家庭作坊合伙企业,一跃成为中国低压电器领军企业,早在10多年之前,经济界就有人称之为“德力西现象”。
经济学中有“温州模式”,说的是起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温州人在经济上的改革探索;其中“温州合伙人”是一种相当特殊的商业现象,有“三火”之说。头一年,几个人凑在一起合办企业,为“起火”;众人拾柴火焰高,到第二年,企业“红火”了;可第三人,却“散伙”了,各奔前途。
有的人说,当企业步入正轨后就翻脸拆分,是家族制企业的一个天生缺陷;其实这种结论并不客观,亦非客观现象。华人社会里,比如海外及港台地区的合伙型家族企业,也没有“三火”通病。另外,潮商、闽商等,比如,恒安集团的两大创始人施文博、许连捷,“合”字已经写了30多年,至今仍没有拆开迹象。
搭档创业,起步时虽免于孤军奋战,容易成功,但不可避免的是,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也受到限制个人潜力的束缚,这与温州人“自主”、“自信”的区域性格相悖,于是“起火”、“红火”之后就是“散伙”。
德力西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胡成中,生于1961年,温州乐清市柳市上园人。白手起家,靠吃苦耐劳完成资金积累,再凭借敏锐市场嗅觉,经营起商业王国,是许多成功温商颇为类似的励志故事,胡成中也不例外。
家中兄弟姐妹多,贫困是胡成中童年最深的记忆。14岁那年,辍学的胡成中“子承父业”,跟着父亲学裁缝。
消费升级、原材料上涨及环保执行力度的加大推动低压电器行业健康发展。"除原材料上涨使得中小低压电器厂商毛利率承压外,不断趋严的环保执行力度也使得部分小厂商面临较大的压力。龙头企业的产品性价比、渠道和质量与小企业的差距越来越大。"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低压电器分会行业主管王佳秀表示,在新的发展趋势下,行业龙头企业的竞争优势将愈发凸显,发展增速将远超行业整体水平。
"万物互联的时代号角吹响,智能家居、工业4.0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对创新型低压电器产品的旺盛需求,席卷全球的新能源革命和逐步走低的光伏发电成本预示着光伏产业充满希望的前景。"王佳秀表示。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中国新能源装机近几年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风电和光伏的装机总和近几年一直保持30%以上的复合增速。低压电器会随新能源行业的增长而增长,且低压电器厂商需要根据新能源特有的运行环境研发新品,附加值高于传统电网应用产品,进一步提升了行业的市场空间。
自私营经济被国营国有企业所取缔后,1957年~1978年间,中国家族企业发展几乎是空白。温州乐清市的柳市,是温州-台州模式的发源地,在20世纪70年代末,领改革风气之先,如今是柳市,乃中国著名的低压电器之都。40年前的1978年7月,当时的柳市机具厂在自家店面开了柳市镇第一间低压电器门市部。也在这一年,16岁的胡成中告别了缝纫机,与温州数万“供销大军”一起,到全国各地推销电器。临出门时,姐姐给他口袋塞了200元,既是起步资金,也是路费。
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不走寻常路温州老板的“败家子”模式》一文,对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的创业历程有粗略的介绍。今年55岁的南存辉,初中没毕业就当上了小鞋匠,也就是同为正泰、德力西两大中国低压电器巨头前身的“求精开关厂”合伙创始人,一个出身小裁缝,另一个是小鞋匠出身。
更有意思的是,胡成中与南存辉还是同窗同学,两人一起上柳市小学,胡成中是班上的体育委员,比他小2岁的南存辉学习成绩好,当了班长。此后,两个老同学同样辍学,一个当裁缝,一个做补鞋。此后,胡成中各地跑供销、卖东西,南存辉则瞒着父亲偷偷与3个朋友合伙摆柜台、卖电器。
1984年7月,乐清县求精开关厂创办,这是个家庭作坊式的工厂,靠赊来的零件组装后,再推销到全国各地。求精开关厂是典型的“温州合伙人”模式建立起来的,股东共有三人,一个是胡成中,另一个是南存辉,还有一个是胡成中的弟弟胡成国。据说最初出资是南、胡二人各1.5万元,(也有起步资金5万元之说),不过,这不重要,自此,求精开关厂成为后来的正泰及德力西的前身。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上世纪80年代起,柳市几乎没有不搞低压电器的。然而,当时一千多家企业中,有生产许可证的不到1%,低压电器产品性能、寿命、安全性能更无从谈起。1990年,国家七部局联合省、市、县组成工作组在柳市蹲点打假,历时5个月之久。当时,有1267家低压电器门市部被勒令关闭,1544个家庭工业户歇业,而且还吊销了359个旧货经营执照。相比之下,由于质量得到了保障的求精开关厂,在优胜劣汰大潮中迅速发展壮大起来。
所谓“温州模式”,是指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温州在经济上创造的奇迹,其主要格局是以家庭经营为基础,以家庭工业和联户为支柱,以专业市场(如低压电器、鞋业、服装等)为依托,引用购销队伍为骨干,具有鲜明地域色彩的经济成长格局。此间,鼎鼎有名的“八大王”,是倒在市场经济“风头浪尖”上最初的一批人。
尽管1982年一场“打击经济领域犯罪活动”运动在柳市掀起,一些名气大赚钱多的成了查处对象,令很多人心有余悸;“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寒风终是抵不住春天脚步,南存辉、胡成中这一批人,站在温州早期私营经济领头人“八大王”的肩膀上,乘势而出,后来居上。
从合伙人性格来看,胡成中和南存辉二人是理想型事业搭档,他们是同乡、同学,彼此相互理解;另一方面,胡成中是个喜欢热闹的人,一看到机会就上;而南存辉个性沉稳,做事好专一。后来,另一位著名的乐清籍温商、人民电器集团董事长郑元豹对二人评价称:“南存辉大气,胡成中聪明”,话音潜层的另一头,就是说他们都是当头的人。
走上正轨的求精开关厂,也没有逃脱温州合伙人“三火”魔咒,1991年,求精厂分拆为“求精一厂”、“求精二厂”,1992年,胡、南正式分家,各自发展。胡成中创办了德力西电器,而南存辉和弟弟联合几个亲戚合办了正泰电器。如今,正泰、德力西已稳坐中国低压电器行业的头二把交椅,一个裁缝一个鞋匠合伙办厂,几经辗转,最后双双成为行业争霸二巨头,堪称国内家族企业史上的一个商业奇迹!
分家后到2007年这十五年间,是德力西快速扩张的成长阶段。求精厂分拆后,南存辉得一厂,而胡成中拿到的是二厂,以当年南、胡的和平分家协议,过渡一年后各自独立经营。期间,胡成中经营二厂同时,于1991年又创办了德力西电子元件厂。1992年小平南巡后,胡成中引进外资创建了中外合资温州德力西电器有限公司。颇为相似的是,他的老同学、曾经的合伙人南存辉的正泰电器,也是与美商合资的中外合资企业。走上这一步,多半是从政策及税费方面考量,因为“三资”企业可享受非国民待遇。
浙江德力西电器实业公司是1993年成立的,当时,胡成中通过对周边小企业兼并联合,形成了“母鸡带小鸡”的企业阵形。而管理上,他们采用的是“总厂模式”管理,目的是扩大生产能力。间接上,“总厂模式”是一种生产型的优化分工模式,有利于提升各协同链条企业的“专业化”能力。
从1998年胡成中在上海设立德力西集团开始的十年多时间,德力西走的是一种多元化扩张道路。其中,并购重组是一条经营主线,即产业资本运营之路。比如借助参与国企改革,收购了杭州西子公司,利用西部大开发,德力西收购了多家企业。2017年1月,由德力西控股,位于新疆的“德新交运”在上交所上市,就是此中一个“开花结果”案例。另一个突出的例子,就是2011年控股重组位于广东江门的上市公司“广东甘化”,也是相当成功的并购投资案例。
胡成中在产业资本运营上颇有收获,除广东甘化、德新交运外,其投资的上市公司还有2015年的绿城水务、德长环保,一家在上交所上市,另一家在新三板挂牌。通过资本运营模式,进行行业或产业的整合及多元化扩张,也是家族财富传承管理的一种方式。比如著名的洛克菲勒家族,就是通过资本运营,完成财富创造和财富的再创造。
对于家族企业来说,实现产业升级的路径很多,比如引进技术及人才,加速自主创新,比如开展校企合作,走产学研之路;其中,走“联姻式”的合资模式,借梯跨坎,不失为一条便捷之路,而胡成中选择的是与法国电气巨头施耐德的“联姻”,不仅实现产业升级,还加快企业国际化步伐。
2007年,组建合资企业“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总部位于法国吕埃的施耐德电气,是世界500强企业之一,也是一家“百年老店”,创始人施耐德兄弟于1836年创办,至今已有180年历史。
起初,施耐德电气相中的合作伙伴是南存辉的正泰,可双方谈了十余年也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期间原因颇多,比如南存辉不想放弃品牌的主导权,但这都是次要的,梗阻环节恐怕出在股权方面。我们知道,1994年后的正泰,事实上是一个企业联盟,核心是正泰,联盟成员多达30多家,可各自为政的松散型联盟也有一个致命的弊端,那就是管理和运营上很难上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