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最新拍卖市场青铜器成交价格(仅供参考):
西周晚期 青铜圆涡兽泥纹 1000万 上海鼎胜
战国 青铜扁壶 600万 大唐国际
商 青铜觚 99万 美国蔡以声
西周 史颂簋 232万 北京保利
汉 青铜双欢狸 120万 上海长城
西周早期 陈介祺旧藏青铜 2600万 山东恒昌
商晚期 兽面纹大铙 3000万 大唐国际
明或更早 青铜饕餮纹鼎 120万 北京盘古
商 青铜戈有两文字款 15万 金洲拍卖
商代晚期 兽面纹斝 4300万 崇源国际
西周·伯鬲 600万 西泠拍卖
战国 镶嵌红铜交龙纹 3200万 崇源国际
西周夷王 青铜伯家父簋 3200万 北京保利
明 青铜嵌银书卷观音 680万 德隆宝
战国 变形兽纹错金银青铜 3210万 辽宁国拍
=================================================================
================================================================
青铜器古玩出手鉴定 古董古玩出手鉴定 收藏品鉴定拍卖 收藏纪念品交易================================================================
专家老师教你如何鉴定青铜器:
以前的老古董商鉴别铜器,靠眼看、手摸、耳闻、鼻嗅、舌舔来加以断、推理,辨别其年代与真伪,这完全凭长期积累的实践经验。而现在的专家则拥先进的科学仪器,甚至可用激光测定。
可是作为一般的古铜爱好者,要识别一件青铜器的真假,到底该从何入手呢?应该掌握古铜器鉴别的要点。即锈色、手感和声响、花纹与款识、铜质与器式。
(一)锈色
铜器经过几千年流传,至今大致有三种方式:入土、坠水、传世。行家们说:“铜器坠水千年,则绿如瓜皮,而莹润如玉;未及千年,虽有青绿而不莹;未入土水之传世铜器,其色紫褐,而有朱砂斑,甚至其斑凸起。”一般说来,流传至今的大多是出土铜器,由于铜质差别及各地土质、水质的差异,入土铜器的锈色也不尽相同,常见有绿锈、红锈、蓝锈、紫绣等。拿到一件铜器,先要用眼看,若锈色与器体合一,深浅一致合度,坚实匀净,莹润、自然,则为自然生成的锈色。若锈色浮在器物之上,绿而不莹,表皮锈,而且不润泽,刺眼,就是伪锈了;这时再做进一步的审定,把手搓热触摸器物,用鼻嗅手,定有铜腥味,因为千年古铜的无铜腥味的;还可用热碱水洗刷,伪锈就会脱落,若刷洗不下,再用火烤就脱落了;或者用舌舔,若有盐卤味,也是伪锈。
(二)手感和声响
用手掂量,若过轻或过得就要引起注意了,当然,这全凭经验。另外还可用手敲击实物,听其声响,若声微细而轻脆则可;若声浑浊,发出“嗡”音,则需提高警惕了。
(三)花纹和款识
这是鉴别铜器的一个重点,夏代铜器花纹简单;商代花纹则华丽繁缛,且多遍体生花;西周大致与商同,但后期趋向素朴;春秋战国的花纹则清新活泼,富于生活气息,秦汉重实用,花纹少且不及前代精细。另外,还可以从不同时代纹饰图案内容的改变来推断、判别。至于款识,则主要可从其字体加以辨别。商代字体规整,笔势遒劲大方,优美洒脱,后期多典雅秀丽的波磔体;周朝早期沿袭波磔体;春秋时书体有肥体和瘦体,还有形似蝌蚪的“笠斗文”,以及图案化的“鸟虫书”;战国金文字体大金不考究,但也有字体竖笔引长下垂,末端尖锐的“悬篆”雏形;秦朝统一了文字,通用小篆。掌握了这此若一件号称三代时的铜器上却出现了小篆字体,那就笑话了。另外,还可根据铭文字数的多少、内容来判定。
(四)铜质与器式
铜质的鉴别较简便,翻看铜器的是底,若出黄铜质地,则是伪品;足底若已伪制了铜色,用热碱水刷洗就能看到其本来面目。除要记清楚铜器的器式、名称外,还要了解什么年代铸什么铜器、什么样式的铜器是什么年代铸的。例如钫,钫是方形,盛器,是国末期出现的,若其按三代作工、锈色制,为伪品。再如鼎,各代皆有,但若有盖、短的鼎则不大可能是三代物品。
鉴别铜器,是一件繁琐而艰难的事,但只要掌握了要点,多看、多记、多思、还是能鉴别出真假的
如有意向,想出手的藏家尽快联系我!快速鉴定真伪,免费在线一分钟鉴定真假。最新市场估价,最实时最精准的市场估价。高价快速出手,百分百高价快速出手成交。
如果你的藏品想出手,或想鉴定-估价,
东墙三门:上东门、建春门、永通门;北墙二门:安喜门、徽安门。经勘察,南墙三门及东墙建春门,都是一门三道。定鼎门址宽28米,中门道宽八米,左右门道各宽七米。在洛南,探出南北纵街12条,东西横街六条。洛北探出南北纵街四条,东西横街三条。其中,南北主干大道——定鼎门大街,又称天门街,现存宽度为121米,长约三公里。据《旧唐书》:城内里坊103坊三市。已勘察出,
洛南55坊,洛北9坊。其余或为今城所压,或为洛水冲刷。坊平面呈正方或近正方形,长宽在500—580米之间,四周有围墙,墙正中开门,坊正中设十字路。
宫城与皇城南北毗连,在郭城西北隅,西与禁苑为邻,东接“东城”,北置“曜仪”、“圆壁”两城,南临洛水。宫城平面呈长方形,夯筑宫墙,内外包砖。东墙长1275米,南墙长1710米,西墙长1270米,北墙1400米。墙宽15—16米。已探出北墙玄武门,东墙明德门,西墙长乐门、南正门、应天门。
应天门东阙遗址,经发掘,规模宏大,气势壮观。门与朵楼、阙楼之间有廊庑相连。廊长38米,宽约11米,残高约四米。为夯土基础。两侧分布有整齐的柱洞。阙楼基址,东西残宽32.5米,南北仅存五米。从阙楼里侧残存的基石及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