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最新拍卖市场青铜器成交价格(仅供参考):
唐代 海兽葡萄纹镜 120万 华夏文物
商晚期·祖丁斝 450万 西泠拍卖
商 青铜饕餮纹方彝 1200万 上海鼎胜
万孝臣旧藏商周兵器 (一 1000万 保利香港
春秋 青铜夔龙纹兽耳壶 600万 上海鼎胜
战国中晚期 变形兽面纹扁 3000万 北京中嘉
青铜云雷纹方尊 27万 上海嘉泰
汉代 青铜龙虎镜 18万 中国嘉德
商晚期 夔龙乳钉纹簋 1800万 大唐国际
青铜窃曲纹三足鼎 3300万 台湾世家
春秋战国 青铜双兽环耳壶 400万 东京中央
商晚期 青铜龙纹爵、觚组 1100万 中拍国际
春秋早期 波曲纹壶 3210万 崇源国际
商代晚期 兽面纹鼎 980万 崇源国际
西周 青铜窃曲瓦纹簋 1800万 北京翰海
=================================================================
================================================================
青铜器古玩出手鉴定 古董古玩出手鉴定 收藏品鉴定拍卖 收藏纪念品交易================================================================
专家老师教你如何鉴定青铜器:
以前的老古董商鉴别铜器,靠眼看、手摸、耳闻、鼻嗅、舌舔来加以断、推理,辨别其年代与真伪,这完全凭长期积累的实践经验。而现在的专家则拥先进的科学仪器,甚至可用激光测定。
可是作为一般的古铜爱好者,要识别一件青铜器的真假,到底该从何入手呢?应该掌握古铜器鉴别的要点。即锈色、手感和声响、花纹与款识、铜质与器式。
(一)锈色
铜器经过几千年流传,至今大致有三种方式:入土、坠水、传世。行家们说:“铜器坠水千年,则绿如瓜皮,而莹润如玉;未及千年,虽有青绿而不莹;未入土水之传世铜器,其色紫褐,而有朱砂斑,甚至其斑凸起。”一般说来,流传至今的大多是出土铜器,由于铜质差别及各地土质、水质的差异,入土铜器的锈色也不尽相同,常见有绿锈、红锈、蓝锈、紫绣等。拿到一件铜器,先要用眼看,若锈色与器体合一,深浅一致合度,坚实匀净,莹润、自然,则为自然生成的锈色。若锈色浮在器物之上,绿而不莹,表皮锈,而且不润泽,刺眼,就是伪锈了;这时再做进一步的审定,把手搓热触摸器物,用鼻嗅手,定有铜腥味,因为千年古铜的无铜腥味的;还可用热碱水洗刷,伪锈就会脱落,若刷洗不下,再用火烤就脱落了;或者用舌舔,若有盐卤味,也是伪锈。
(二)手感和声响
用手掂量,若过轻或过得就要引起注意了,当然,这全凭经验。另外还可用手敲击实物,听其声响,若声微细而轻脆则可;若声浑浊,发出“嗡”音,则需提高警惕了。
(三)花纹和款识
这是鉴别铜器的一个重点,夏代铜器花纹简单;商代花纹则华丽繁缛,且多遍体生花;西周大致与商同,但后期趋向素朴;春秋战国的花纹则清新活泼,富于生活气息,秦汉重实用,花纹少且不及前代精细。另外,还可以从不同时代纹饰图案内容的改变来推断、判别。至于款识,则主要可从其字体加以辨别。商代字体规整,笔势遒劲大方,优美洒脱,后期多典雅秀丽的波磔体;周朝早期沿袭波磔体;春秋时书体有肥体和瘦体,还有形似蝌蚪的“笠斗文”,以及图案化的“鸟虫书”;战国金文字体大金不考究,但也有字体竖笔引长下垂,末端尖锐的“悬篆”雏形;秦朝统一了文字,通用小篆。掌握了这此若一件号称三代时的铜器上却出现了小篆字体,那就笑话了。另外,还可根据铭文字数的多少、内容来判定。
(四)铜质与器式
铜质的鉴别较简便,翻看铜器的是底,若出黄铜质地,则是伪品;足底若已伪制了铜色,用热碱水刷洗就能看到其本来面目。除要记清楚铜器的器式、名称外,还要了解什么年代铸什么铜器、什么样式的铜器是什么年代铸的。例如钫,钫是方形,盛器,是国末期出现的,若其按三代作工、锈色制,为伪品。再如鼎,各代皆有,但若有盖、短的鼎则不大可能是三代物品。
鉴别铜器,是一件繁琐而艰难的事,但只要掌握了要点,多看、多记、多思、还是能鉴别出真假的
如有意向,想出手的藏家尽快联系我!快速鉴定真伪,免费在线一分钟鉴定真假。最新市场估价,最实时最精准的市场估价。高价快速出手,百分百高价快速出手成交。
如果你的藏品想出手,或想鉴定-估价,
园于天宝二年(公元743年)修建。是当时皇家歌舞戏乐的演奏场。长安城中还有不少著名佛寺。大慈恩寺、大荐福寺、大兴善寺、青龙寺、西明寺等。通过青龙寺、西明寺遗址的发掘,证明唐代寺院是以殿址、廊庑、僧房、塔址、门址、庭院等建筑群构成的。青龙寺是唐代佛教密宗主要佛寺。当时中外僧俗来此礼佛求法,特别是日本来唐的学问僧,著名的空海、圆仁、圆行、惠运、圆珍、宗睿到长安后,都在青龙寺展法并灌顶。因此,青龙寺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是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一座寺院。西明寺遗址中发现“西明寺石茶碾”六字残石碾,证实了西明寺的位置。据记载,日本平城大安寺是按唐西明寺图样建造的。因此,西明寺的发掘,对中日文化交流史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洛阳城址隋唐洛阳城,跨洛河南北两岸而建。宫殿区在洛河北岸,北倚邙山,南对伊阙,面积小于长安城。它的布局也与长安城明显不同。
城址包括宫城、皇城、外郭城以及圆壁城、曜仪城、东城和含嘉仓城。
外郭城,南宽北窄,平面略近方形。东城墙7312米,南墙7290米,北墙6138米,西墙纡曲,长6776米。墙基宽约15—20米。全城共设八座门,东面和南面各开三座门,北面开两座门,西面无门。南墙三门:长夏门、定鼎门、厚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