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斗彩瓷器免费专家在线鉴定真假

名称:成化斗彩瓷器免费专家在线鉴定真假

供应商:香港鼎胜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价格:1500000.00元/件

最小起订量:1/件

地址:上海普陀区

手机:17749707203

联系人:栾经理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74536267

更新时间:2015-05-29

发布者IP:114.101.186.67

详细说明

  如有藏品需要鉴定/送拍/展览, 

  ┃同时请标明您的姓名、电话。我们会在3小时内给您回复。 

  ================================================================

  近期瓷器拍卖成交记录(供参考)

  明 铜鎏金兽头杖首 20万 北京翰海

  清 铜双耳炉 180万 北京翰海

  清 铜兽 卧佛纸镇 ( 22万 北京翰海

  清中 孟臣制朱泥莲子壶 22万 上海鼎胜

  清 沉香木笔架 110万 上海鼎胜

  清 寿山石龙钮方章 10万 澳门中信

  清 铜炉 香薰 (两件) 66万 上海鼎胜

  清 沉香木笔架 110万 上海鼎胜

  清 芙蓉石螭龙长方章 30万 澳门中信

  清 寿山石兽钮方章 28万 佳士得

  1984—1985年五星 50万 西泠拍卖

  清 沉香木笔架 110万 上海鼎胜

  郎酒(郎泉牌) 28万 北京盘古

  清 铜鎏金兽钮印 80万 北京翰海

  清 铜双耳炉 180万 北京翰海

  郭祥雄作 坑头晶石龙凤钮 30万 福建东南

  清 寿山石龙钮长方章 30万 上海鼎胜

  清 茶叶末釉印盒 60万 澳门中信

  清 寿山石方章 (两件) 30万 上海鼎胜

  瑞士 1500万 上海鼎胜

  ================================================================

  专家老师教你如何鉴定瓷器:

  方法一:辨胎釉

  胎色白中闪灰,胎质干涩、空隙较多从 明 嘉 靖 起 瓷 器 胎 质 已 远 不 如 明代早、中期淘炼精细、致密洁白。万历官窑小件仍胎质较细密,但是,大件之物胎质已明显见差,胎质较细、空隙较多,并常见黑色杂质。瓷釉方面,万历,在明代正统、景泰、天顺时期肌几乎没有生产瓷器,在我国历史上成为瓷器空白期。

  时期瓷器釉子光润肥厚,釉色泛青。

  方法二:辨纹饰

  纹饰线条如硬笔所绘万历时期瓷器纹饰采用双线勾勒填色法,轮廓线条较硬,如用硬笔所绘,由于回青料晕散现象严重,青花填色往往溢出线外;这一时期器物纹饰画风稚拙,如孩童所绘一般;纹饰已趋繁缛,画面缺乏层次;人物、动物、植物常常比例失调,婴戏纹中的孩童头大如斗;麒麟瑞兽老态龙钟。

  方法三:辨工艺

  器物底足处理不十分规整万历时期瓷器上最为突出的的装饰是镂孔手法,这是以前不常用的工艺手法。镂雕器中常见瓶、盒之类,镂雕手法较率意,无精细之感。万历时期瓷器大器很多,多制作粗糙,时有夹扁现象;瓷器修胎不十分规整,琢器类器物(瓶罐类立件器物称为琢器),由于当时是分段拉坯成型,加上此时工艺较粗糙,腹部可见明显接胎痕;器物里釉可见白色绞丝纹;小件瓷器常见有各式盒子、笔杆、笔山、盘、碗、香薰、炉、莲瓣形洗、烛台、各式托座、执壶、盆、壁瓶等,有的修胎较精细,有的则稍粗。盒类瓷器多变形,不平整;盘有塌底现象,底足处理不规整,器物底足可见粘砂现象;盘碗类器物底足足墙较窄,圈足较浅,微向内收拢;底足的胎釉交接处多有一线橙黄之色,也称火石红,这是鉴定的一个依据。

  方法四:辨款识

  “万”字体现了早晚两期的风格明万历官窑年款多为六字楷书,四字楷书较少见。有青花和紫彩书写款,也有刻划款或在刻划款的笔画上填绿彩的。落款位置较复杂,常见于外底,另有内底、外口沿、肩部等。青花烛台则书于盛盘下。六字款的排列方式有六字双行、三行、单排横书、单行直书及旋环形等。款外有围以双圆圈或双方框的,也有无边栏的。有一种青花番莲八吉祥纹高足碗,内底心直书六字单行款,款外加双方框,框外复加双圆圈,此种款式较罕见,明代除万历朝外,唯宣德朝还有此款式。有些尊、洗的外底不施满釉,而是仅在中心有一圆饼形釉罩住六字双行青花款。万历官窑瓷器年款中的绝大多数为青花款,且早晚期特征鲜明,早期的青料与隆庆时相似,呈色浓艳,字体挺拔有力,中晚期则浓艳者少。万历款识字体颇近颜体,端庄工整,敦厚刚劲,笔力较硬,转折处多顿挫,捺多偏长。早期字型较瘦,晚期趋肥。“大”字之撇、捺顿挫有力,“万”字有“草头”( 艹 )与“羊字头”两种写法,体现了早晚两期的风格。

  方法五:辩造型

  不同时代,生活习惯、风俗人情以及技术条件不同,构成了不同的审美标准、,因此不同时代的陶瓷产品有不同的造型特点,这是瓷器文物鉴定的重要依据。对历代瓷器造型有一个基本概念,掌握器形发展的总趋势。了解历代瓷器造型的基本特征之后,进而还需掌握观察造型的方法,对器物的口、腹、底足,乃至耳、流、柄、系等都要仔细观察,总结规律。因此,只要我们头脑里有了准确的器形概念,善于体会各时代器形不同风貌,对那些貌似的伪品,就能看出差别之处,不致出现“失之千里”的现象,把明代器物看成是唐代产品。

  方法六:辩彩料

  瓷器上的釉彩,有的虽然采用一种呈色的彩料,由于所含成分不同,或制法不同,烧成条件不同,因而呈色也就有所不同,所以各时期有各时期的特色,虽然这种不同有时是极其细微的,但只要仔细观察,就能发现。例如,明代宣德时期的青花瓷器,大多采用进口青料,这种青花料含锰量较低,含铁量较高,烧成后往往会在青花上出现黑疵斑点,这种自然形成的黑斑成为宣德青花瓷器的特征之一。而清代雍正时期的仿宣器,因所用青料不同,不能完全准确地再现宣青风格,青花上的黑疵斑点是用笔触多次点染而成,只要仔细观察,就可发现人工留下的痕迹,与宣德青花自然形成的黑斑迥然不同。

  没有剔除的釉层部分很明亮,而露出的胎体却很粗糙,刀锋非常犀利。以简洁有力的线条表现出深邃的意境,把一些自然或社会形象描绘成人们很容易理解、明白通晓、愿意接近的事物,如婀娜多姿的花卉、憨厚温顺的骆驼及带故事性的人物形象等,显示出其民族的生活韵味。有的黑瓷上还刻有西夏文字。

  金是以女真族为主的政权,在松花江流域继辽之后兴起。开始受辽的统治和压迫,公元1114年女真人在其领袖阿骨打的领导下,发动抗辽斗争,很快强大起来。公元1115年阿骨打摆脱辽的统治,即皇帝位,国号金。公元1125年灭辽。到金太宗继位,以急风暴雨的方式于公元1126年灭北宋。

  金的陶瓷实际上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东北地区继承辽瓷的传统,是辽瓷的延续。金入关以后,占领宋代中原、关中大片领土。这些地方在北宋就有发达的陶瓷手工业,如定窑、磁州窑、钧窑、临汝窑、耀州窑、宿州窑、泗州窑等。墓葬发掘中,金人墓中出土上述各窑瓷器屡见不鲜。当然中原、关中广大地区的瓷窑生产者仍然是汉族工匠。北宋一些技艺熟练的工人,进入金朝后继续生产,其品种和艺术风格当然保持了汉人的艺术风格。例如定窑白瓷,从制作风格上几乎和北宋分不出来。只是随时代演变,装饰艺术、造型艺术有一些变化,如印花工艺更广泛流行。花纹组织上北宋多二方连续布满全器,金代则较多地出现多格,每一格一束折枝花。在山西的霍县窑、安徽的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