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紧急征集一枚,望广大藏友互相转告,买家交易价绝不低于市场价!
古代铸币所用的金属多种多样,这取决于当时采矿和冶炼技术的发展状况。因此,收藏的价值主要在珍惜程度,材质本身则在其次。
近期成交记录
民国三年袁世凯像壹角银币 261万 2013 北京诚轩 清湖北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 633.4万 2013 上海崇源 宣统元年(1909年)交 546万 2013 上海泓盛 2011年中国人民银行发 519.6万 2014 上海鼎胜 清光绪年造丙午户部中心“ 116万 2014 上海崇源 金 泰和通宝折三 131.6万 2014 朵云轩 1950年东北银行伍佰圆 621万 2015 上海鼎胜 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 126万 2013 香港鼎胜 元 “大元国宝”背“龙纹 876.6万 2013 北京翰海 1905年户部乙巳大清铜 109万 2013 上海鼎胜 民国三十年中央银行中信版 229万 2013 北京诚轩 民国二十一年福建宜记钱庄 64万 2013 北京诚轩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 381万 2013 大晋浩天 第三版人民币“车工”贰圆 833.2万 2013 上海泓盛 古代丝绸之路金币 546万 2014 大晋浩天 ================================================================
熙十七年改铸顺治四式满文钱,钱背有两满字宝源或宝泉。同年又铸顺治五式满汉文钱,钱背穿左一满字,穿右一汉字,均局名。嗣后各代铸钱均照此办理。计有康熙(仿四、五式)、雍正(仿五式)、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和宣统九种通宝钱。咸丰还有元宝、重宝。同治初另铸祺祥通宝,未用。同治钱有小钱及重宝当十钱。光绪钱最乱,另有重宝当十大钱及机制钱,小钱众多,有的只重六分。宣统钱只有宝泉局铸大小两种及少量机制钱。清制钱只在形状上保持规定式样,其余均由各省各自为政,随铜价和铸利而变。私钱更滥。制钱危害人民之惨烈,无可比拟。
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宝泉局为祝贺康熙60寿辰,熔庙中金罗汉铸万寿钱,后名“罗汉钱”,钱面文康熙通宝,钱背两满文,左宝右泉,文字方正。种类版别不少,制作精整,有金光闪闪之感,传说其中含有三厘黄金。新疆伊犁等地行“普尔钱”,系自成系统地方货币,用纯铜铸,又叫红钱。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在叶尔羌改铸,搀铝锌,钱面汉文乾隆通宝,钱背铸地名。重量二钱,后减为一钱二分。嘉庆时加铸当五钱,道光时铸当十大钱,不久均停铸,小钱仍================================================================
高级古玩经纪人【罗先生】联系方式
================================================================
金币:中国最早的金币为战国时期楚国使用的“郢爰”。秦始皇时也铸有金币,当时规定为“上币”。汉代黄金货币流行于上层社会,用于赏赐、馈赠。以后许多朝代都铸行少量金币、金锭、金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