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15 18:05
尺寸高45.5cm 拍卖时间2017-06-20
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拍卖会中国嘉德2017春季拍卖会
成交价RMB 4,370,000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乾隆本朝
瓶呈六方形,因不能直接拉坯而成,故工艺复杂,成形不易。器撇口,束颈,折肩,弧腹,圈足,颈两侧饰贯耳,器底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造型方正,外形敦实,线条洗练,尊贵端庄。器身满施粉青釉,精致隽秀,釉色肥润失透,腹部主题纹饰以凸雕夔龙纹表现,辅以如意纹、蕉叶纹、回纹、变形莲瓣纹等边饰。纹饰讲究左右对称,均能达到如镜影般完全相称、高度一致。所雕饰之夔龙工绝殊常,与用彩料绘画相比又另有一番韵味。减地起阳式的图案与媚人的粉青釉融为一体,夔龙形象隐现于釉层当中。釉色、纹饰与造型搭配得宜,自然淳厚却不失典雅的文人气质,釉面光洁莹润,釉水于纹饰起伏处流淌积聚,色泽淡雅娇嫩、莹润如玉,极见匀净雅靓之致,灵秀典雅,腴润如脂,古意盎然,端凝典雅。
此式釉下模印、浅浮雕工艺清宫旧称“拱花”,为粉青、冬青釉等摹仿龙泉瓷器唯一使用的装饰手法。拱花原是晚明以来一种不着墨的印刷方法,以凸出或凹下的线条来表现花纹,根据画面物像的轮廓在平面木板上阴刻成凹形线条,用宣纸覆盖于版上,再加上毛毡,以木棍用力压印或用木槌在毛毡上轻轻敲打,刻版上的花纹就能清晰地凸现在纸面上,因此工艺达到的效果与之类近,故名。在清宫陈设档与乾隆早期造办处活计档的记录中随处可见,例如乾隆三年五月初十日下旨烧造一批琢器当中就有“冬青拱花宝月瓶、冬青拱汉文宝月瓶,冬青拱花汉尊”的记载。
本品丽质非凡,品格高逸,以粉青釉淡恬之柔美配饰六方硬朗之造型,实收刚柔相济之妙,独具匠心,有如天作之合,相得益彰,既衬托出造型古朴端庄,又彰显出釉色柔润典雅。品格超群,于穆穆之中透出对宋人雅器之无限钦慕,表现出师古不拟古的艺术追求,诚为乾隆仿颜色釉的翘楚之作,殊为难得,颇值珍藏。
清雍正 仿官釉贯耳大穿带瓶
尺寸高50cm 拍卖时间2017-06-20
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拍卖会中国嘉德2017春季拍卖会
成交价RMB 1,265,000
款识“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雍正本朝
本品造型端庄,方口,肩部两侧各有一竖向柱状管耳,腹部前后凸起桃形纹样装饰。器身施仿官釉釉,大开片,足外墙两侧有对称穿孔,可穿系绳带。此瓶形制硕大,端庄周正,气势恢弘,多为古代文人居室厅堂陈设之用。
穿带瓶因瓶两侧有穿带或绳索的环耳沟漕而得名,也称穿带壶、背壶、背水壶、携壶等,由上古游戏器具铜投壶演变而来。铜投壶足下有方形穿孔一对,用来穿系绳带,将投壶固定于几架之上以免游戏时颠仆。穿带瓶起源于宋,官窑、哥窑均有烧造,流行于宋、辽、金、元、明、清各代,原无贯耳,后代始加。宋代穿带瓶的功能已不是游戏器具,而是陈设瓷,但仍保留古代铜投壶遗制,唯其二孔不复具有实用意义,仅作装饰。宋器有清一代内府多有摹制,以雍乾两朝官窑最佳。此瓶所施仿官釉色匀净浑厚,色调高古,敦和浑穆,是为雍正官窑摹古重器。此瓶式市场中常见乾隆一朝之作,有仿官釉,茶叶末釉等品种,雍正时期鲜见。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清雍正青瓷弦纹贯耳方瓶,与本品同为贯耳穿带式,可互为参考。明高濂《遵生八笺》中记载:“故官哥古瓶,下有二方眼者,为穿皮条,缚于几足,不令失损。
”雍正御窑对仿官釉的重视由唐英《陶成纪事碑记》的记载可见一斑,在仿古采今岁例贡御的五十七种釉彩之中,首项即是“仿铁骨大观釉,有月白、粉青、大绿等三种,俱仿内发宋器色泽”。为了追求最佳的仿古效果,胤禛让御窑厂对照内府收藏的宋官器皿一一临摹,其锺情之深自不待言,亦正是如此般的执着,铸就了雍正一朝摹古艺术的空前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