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宋代马钱:正面钱纹为赵骑特勒,此钱面径27.5mm,背径27.9mm,面穿6mm,背穿5mm,钱厚2mm,重6.7克。
二、清代马钱:正面钱纹也是赵骑特勒,此钱面背径27.3mm,面背穿4.5mm,钱厚1.8mm,重4.3克。
马钱起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以后各代均有铸造。自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创立的“打马格”游戏类似现在的象棋后马钱便盛行开了。很多马钱上都铸有名称,如“汗血马”,出自《史记·大宛传》,记载当时这种类似天马的神骏,“天马行空,独来独往”就出于自此典。“马骓”是西楚霸王项羽的坐骑。还有“特勒骠”、“飒露紫”、“白蹄乌”等是唐太宗征战时的名马——“昭陵六骏”。“龙驹”、“绿耳”、“骅骝”、“飞黄”都是历史上的名马。 马钱又称“打马格”钱,在钱币收藏界归为“花钱”类。然而花钱历代民间均有铸造,由于铸造的年代不同,铸造的工艺和特征也不同,所以它们的收藏价值也不同。
关于宋代马钱与清代马钱的辨认方法现介绍如下:
一、宋代马钱的辨认方法:从铸造工艺来看,制作精美、铜质精细、外廓圆润、地章平整、内廓方正、棱角规范、穿口光洁整齐、钱体厚重、文字高挺、图案深峻。从数据上看它的背径比面径多出0.4mm,说明它的面径小背径大,外廓也能明显的看出倾斜坡度。从内廓看它的面径又比背径大出1mm,而直观内廓,倾斜坡度非常明显。以上两点完全符合母钱的标准,说明它也是一枚名副其实的母钱。只不过宋代铸钱工艺高超,一般的马钱都是用雕母直接翻铸出来的,而用不着这些“母钱”去翻铸子钱了。此钱虽然是“母钱”但在宋代当时不作母钱之用,所以宋代的马钱精美绝伦,加之存世量稀少,是历代钱币收藏家趋之若鹜的珍品,现在的收藏价值在千元以上也是有价无货。
二、清代马钱和宋代马钱相比就粗劣的多了。从实物上看,它虽说是按照宋代的钱纹和图案铸造的,但铸造工艺却大不一样,铜质不精、外廓不圆、字迹扁平、笔划偏粗。清代马钱的图案也有所改动,在穿孔下方又加了一个马蹬子,这也是它区别于宋代赵骑特勒马钱的一个明显特征。清代铸的赵骑特勒马钱现在的收藏价值仅在数十元左右。
从以上两枚马钱可以看出,不同时代的马钱,有着不同的铸造工艺和时代特征,所以它们的历史价值也不同。虽说都是马钱但其收藏价值却相差了十几倍。笔者在此提醒广大钱币爱好者,在收集马钱时一定要注意分清是哪个朝代的,做到以质论价,以达到保值、增值、收藏增识之目的。
其它马钱种类/马钱 编辑
一、和田马钱
和田马钱
名称 :和田马钱
时代 :东汉-晋(公元25——公元420年)
尺寸 :直径1.8厘米
出土时间及地点 :1992年自墨玉县征集
文 物 简 介 :
铜铸无孔,亦无周廓,较薄,呈不规则圆形,图案和铭文打压而成。正面镌有一圆圈,圈内刻有一呈走势之马像,圈外有铭文,但甚模糊。背面因锈蚀字已漫患。这一类型的钱币有大小两种,大的一面是汉文篆书“重二十四铢”五个字,另一面是马像;小的一面为汉文篆书“六铢钱”三个字,另一面中央为马或骆驼像。两种钱币上均铸有佉卢文。由于这种钱币主要发现于和田地区,纹饰有马或骆驼,铭文有汉字与佉卢文组合而成,且马像图案者居多,所以称其为“汉佉而体钱”或“和田马钱”。
二、铅质马钱
西汉铅质马钱
西汉“白金三品”的实物遗存:一枚极为罕见的铅质马钱。
汉武帝即位后,西汉已成为古代中国国力最为强盛的时代,一方面是吴楚七国之乱已经平息,中央政权空前巩固,另一方面是休养生息几十年,西汉王朝已积累起雄厚的财力,给汉武帝对外扩张准备了物质条件,公元前129年,正式发动了对匈奴的讨伐战争,用二十万的兵力击败了匈奴,收复了西域的大片土地。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又率领强悍的铁骑军,踏平了北域大漠,获得了战争的全面胜利,同时也打通了西汉王朝通往西域的大道,至此,大汉帝国威震四方,西域诸国都积极与汉朝建立纳贡和通商贸易的关系,汉武帝为了促使对西域的物资交流,扩大汉王朝的影响,在废三铢更铸五铢钱的同时,又铸行了“白金三品”钱,用于对西域的通商贸易和文化交流,它为促进邦交和繁荣边区经济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所谓“白金三品”,是指用银、铅、锡三种金属材料铸造的钱币,钱的正面有龙、马、龟、鹿等动物图案,钱的背面则有阿拉伯的记值文字,可能是为了方便与中东波斯人的商贸交易而采用的一种独特的货币形式。
从现有的史料中,很难找到关于“白金三品”钱使用的详细记载,各种钱谱中也没有它的实物拓片,一直是泉学界在探索的一个问题。
搜集到的这枚铅质马钱,可能是西汉时期发行“白金三品”新疆地方分铸的一种钱币,钱质为铅合金,直径为30毫米,厚2毫米,重10克,钱正面是马的图案,使人感到奇怪的是在马的肚子下,竟然还有一个平卧的“”字,是汉字“铢”的简化,钱背为阿拉伯文,此钱出自新疆哈密,钱的两面均有厚厚一层自然形成的钙化斑,哈密又是西域通商大道必经之地,在这个地方出现此钱也符合常理。如果此钱真是西汉白金三品的实物遗存,那么它将会填补中国古代货币史上又一项空白。
此钱有待于专家的进一步考证后,才能做出明确的论断,现附实物图片,供广大读者赏评研讨。
三、马年话“马钱”
“飞黄”马钱
飞黄马钱
王大方马是人类的朋友,也是瑞祥的动物。为了祈求吉祥,在宋代时,中国人发明了独具特色的“马钱”。据说“马钱”的创始人是北宋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她把“马钱”当做一种游戏,俗称“打马格”棋。在棋盘上有各种各样的马钱,分成若干等级。其形状如同古代铜币,其上铸有骏马的图案和许多有意义的文字。首先,骏马志在千里,在马钱上往往铸有“千里”二字,以表达人们的追求。此外,马与名将,也是马钱中常见的图案,如“齐将田单”、“燕将乐毅”、“赵将李牧”、“唐将尉迟”等,人们通过这些名将,来表达胜利的意愿。
在马钱中,还有古代西域著名的马名,如“大宛”、“汗血”等名马。这种马钱十分名贵,是马钱中的佳品。
随着时代的变迁,马钱已成为历史文物,但其中所蕴含的古老文化和祥瑞之气,则是很有意义的。在壬午年农历马年即将到来之际,笔者特精选一组马钱图案,以祝福广大读者吉祥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