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斗彩又称逗彩,中国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创烧于明朝宣德年间,明成化时期的斗彩最受推崇,是釉下彩(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一种装饰品种。
斗彩是预先在高温(1300°C)下烧成的釉下青花瓷器上,用矿物颜料进行二次施彩,填补青花图案留下的空白和涂染青花轮廓线内的空间,然后再次入小窑经过低温(800°C)烘烤而成。斗彩以其绚丽多彩的色调,沉稳老辣的色彩,形成了一种符合明人审美情趣的装饰风格。
在中国陶瓷工艺发展史上,金代磁州窑系统已有红、绿、黄彩等相结合的釉上彩制品。明宣德时,斗彩初露芳容。
怎么鉴定
一看造型。古瓷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造型,有时从器形就可以判断出大致是什么时代的瓷器。
二看胎质。不同年代的瓷器在胎质上各有不同。例如,距今4000年前的商周时代的青釉瓷器,又称原始青瓷,是青瓷的低级阶段,其胎为灰白色和灰褐色,胎质坚硬,瓷化程度较高;其釉色青,釉层较薄,厚薄不均。这是因为当时采用沥釉方法进行施釉的缘故。
三看纹饰。不同时代的作品纹饰各具特色,带有当时的文化气息。
四看款识。有些古瓷器的底部印有款识,每个朝代的款识都有不同的写法。从款识上也可以鉴定出一个古瓷器的年代及价值的高低。
五看工艺。在收藏的时候不仅要看这件瓷器的年代器形,工艺的高低也是体现价值的一个重要指标。比如影青陶瓷碗,北宋时采用仰烧,故碗底留有印记;而南宋时则采用复烧(碗底朝上,一个叠一个),故碗沿留有“芒口”,所以南宋时的碗多数是有包边的。宫廷用的碗包金边,有钱的大户人家包银边,而普通的百姓用的碗就只能包铜边了。在收藏的时候,从这些碗采用的包边残留材质就可以推断出这瓷碗以前的主人的身份,从而认定它们的价值。
六看手感。所谓手感,就是指收藏者在购买瓷器时把玩这些瓷器的感觉,如手感是否圆润顺畅。据说有些真正有经验的收藏大家在鉴定一件古董的时候,只要把它拿在手里摩挲一会儿,就能把这件器物的真假和价值估摸得八九不离十。
藏品成交记录:
明洪武青花缠枝菊纹执壶----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大明洪武青花大罐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大明洪武青花玉壶春瓶-----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大明洪武青花玉壶春瓶--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大明洪武牡丹花卉纹瓶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大明洪武青花执壶-----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明代洪武青花酒壶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明洪武青花瓷-------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大明宣德青花瓷器-成交价:RMB-成交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