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青铜器收藏投资分析

名称:我国青铜器收藏投资分析

供应商:藏宝斋拍卖南京有限公司

价格:面议

最小起订量:1/件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沙洲街道白龙江东街19号舜禹大厦4楼 藏宝斋

手机:15950479565

联系人:王老师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132595203

更新时间:2019-04-20

发布者IP:180.111.215.102

详细说明

  添加微*信:guwan5555 免费鉴定估价

  本文由南京雅藏拍卖提供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认识铜器

  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一种金属,中国古铜器的冶铸大约始于原始社会末期,距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古铜器可分为商周青铜器和历代铜器两大部分。商周青铜器从公元前18世纪开始,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为止,经历了商、西周、春秋、战国,历时一千五百多年,创造了光彩夺目的中国青铜器文化。青铜器的种类确实很多,至今见于著录的商周青铜器,仅属于礼器的食器、酒器、水器和乐器就有二万多件。

  历代铜器是从秦王朝开始,至清王朝结束,历时二千多年,也创造了灿烂的铜器文化。仅说铜镜,源远流长,在战国、汉、唐、宋代出现了几次高峰,在古代就是有独立研究价值的一个艺术收藏品类。又如汉代的铜灯、明代的宣德炉,虽然都是小器物,也都因为独特的做工和文化内涵而得到人们的青昧。

  在国内,高古铜器一直是国家文物法规重点保护的对象,只有1949年以前出土且有着明确收藏传承记录的传世青铜器才能交易。添加微*信:guwan5555 免费鉴定估价

  历届拍场表现

  2001年,一件“皿天全”方罍在纽约拍出924.6万美元。创出亚洲艺术品拍卖天价,也推动了国内青铜器拍卖市场的发展。

  2005年北京翰海秋拍中,一件明铜药师佛坐像以1100万元人民币成交,创下当时内地拍卖市场佛像成交最高价。

  2006年,西周青铜器“周宜壶”在上海崇源艺术品拍卖会上以2640万元成交,创下内地青铜器拍卖纪录。

  2006年10月,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会上,一尊15世纪初明代早期体形最大、手工最 细致的铜像——明永乐释迦牟尼坐像更是以1.04亿港元的价格落槌。

  2007年,纽约苏富比一件商代晚期青铜带盖方斝以810.4万美元的高价成交。

  2007年,香港苏富比征得当年圆明园流散的十二生肖马首铜像,拍卖成交价高达6910万港元。

  2007翰海秋季拍卖会上,一件清朝铜瓶以1570万元成交价,创下清代宫廷铜器国内市场拍卖的最高纪录。由于该铜瓶上所铸纹饰很像圆明园大水法马首铜像的发丝纹饰,因此有专家认为此器应来自圆明园,目前尚无定论。

  2008年度最具代表性的拍品数澳门崇源春拍的商代晚期的兽面纹瓿,以3220万港币拍出。

  2011年5月12日中国嘉德春季铜镜拍卖专场中,“明逾满月”跑兽镜经过数轮竞价以897万元成交,创出铜镜拍卖新纪录。5月13日,“仙骑纹菱花镜”续写佳绩,以874万元成交,至此,两面超过800万元人民币成交的铜镜均花落嘉德。

  2012年北京保利铜镜专场唐代瑞兽花枝镜以2900万元落槌,连同佣金,最终成交价达到了创纪录3335万元。

  收藏投资趋势

  资源稀缺 买方市场巨大

  最近青铜器市场有升温的迹象,但中国文物学会收藏鉴定委员会副秘书长李魁杰并不认为这个市场已经开始启动了。“对于青铜类品种,国家文物部门只允许流传有序和海外回流的青铜器在国内市场出现,所以其流通量一直不大,整体价格偏低。不过青铜器是国之重器,具有很强的历史文化价值。而且这一门类一向是资深收藏家最认可的,是收藏领域的大项,由于很多人还没有认识到青铜器的收藏价值,所以其未来的保值、升值空间是巨大的。”王宇平说。

  古玩业界普遍认为,高端青铜器多数集中于欧美,国内市场上的青铜器藏品以中低档居多。而李魁杰却认为目前高端青铜器开始向内地市场云集,“不过今后精品青铜器会越来越少,因为藏家多了,交易量大了。精品进入收藏领域就藏而不露了。资源越来越少,而需求量却越来越大,这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买方市场,价格上涨是必然的。青铜器品种的稀缺性决定了它未来的涨幅,尤其要关注高古藏品。”

  铭文珍贵 青铜器价值连城

  “收藏青铜器不在于器物的大小,而在于器物上有没有铭文。即便是一件很小的杂器,有铭文也会让它身价陡增。举个例子,在保利博物馆展出的一个青铜器盘子,器形非常小,只有一个成年男子手掌那么大,而且盖儿也遗失了,但这个小小的盘子却意义重大!为什么呢?因为这个盘子的盘心部位有铭文,铭文由大禹的后人而写,明确记载了大禹为民治水的历史。这个盘子最初是从香港市场上购买的,那时价格并不高,但现在这个盘子只能用无与伦比、举世无双来形容了。”王宇平说。

  南京雅藏拍卖认为青铜器收藏还讲究锈。“五彩斑斓的红斑绿锈,反着光特别漂亮。另外能做到系统、成套也是一个方向。总之,收藏青铜器有两个方向,第一就是足,各种器形全了;第二就是铭文,即便很小的东西,有铭文也会价值连城。凡是带铭文的器物肯定是孤品,不可能再出现同样铭文和器形的东西。不过因为藏家对铭文的追逐,也导致了造假作伪的现象。”

  明清铜佛 存量小潜力大

  随着圆明园铜质兽首身价暴涨,近年来具有极高艺术和文化价值的明清铜器亦开始受到收藏爱好者的追捧。业内专家表示,明清铜器特别是佛像,因存世量少、铸造工艺好而独具投资升值潜力,“体型大,做工精美者为投资、收藏首选”。

  国内的佛像收藏是2000年以后启动的,直到 2004年才开始体现出它的优势:当时香港佳士得秋拍一件大威德明王鎏金铜佛像以1798.375万港币落槌,2005年北京翰海秋拍中,一件明铜药师 佛坐像以1100万元人民币成交,创下内地拍卖市场佛像成交最高价。2006年10月,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会上,一尊15世纪初明代早期体形最大、手工最 细致的铜像——明永乐释迦牟尼坐像更是以1.04亿港元的价格落槌,这些拍品的高价成交极大地带动了金铜收藏拍卖市场。

  据了解,中国古代的青铜器器型独特、纹饰精美,国内收藏界多数人把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奉为瑰宝,而对明清时期的铜器却不甚重视。然而,西方学者却十分 看重明清铜器,他们更把这段历史叫做“中国铜器文化的文艺复兴”。明清时期的精铜器,不同于夏商周三代青铜器,相传选用了暹逻国朝贡的风磨铜炼制而成(暹逻国也就是现在的泰国),除了名扬天下的宣德炉之外,明清时期铸造佛像的技艺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成为当今古代佛像投资市场的主体。

  冷门铜镜 升值空间大

  铜镜虽然隶属被坊间和各大博物馆趋之若鹜的青铜器,然而其历史、艺术及收藏价值却迟迟未被世人洞明,不少人对铜镜收藏还相当陌生。深圳市收藏协会会长、铜镜收藏家杨传耕认为,铜镜收藏一直是冷门中的冷门,而近几年,进入铜镜收藏行列中的藏家越来越多,其真正的市场价值远远高于目前的拍卖价格,“东西本来就少,精品更少,现在正是‘捡漏’的大好时机,升值空间是很大的。”杨传耕说。

  据南京雅藏拍卖介绍,铜镜制造是青铜制造工艺里最为精华的部分。青铜制造工艺是通过铜镜的制作推向顶峰。杨传耕说:“博物馆的优质青铜器藏品多为大型青铜器,像铜镜这样的小型青铜器佼佼者少之又少。铜镜虽不如大型青铜器那般宏伟,却在精美程度上更胜一筹。”

  “2004年前铜镜的价格一直都在低位徘徊,嘉德春拍铜镜专场成为铜镜‘扬眉吐气’的关键点。在此之后,价格一路看涨。”杨传耕举例:“譬如2003年的一枚唐代铜镜只能卖4-5万元,次年价格翻十倍,能以40万成交;而到了2010年年末再上拍,就已是343万元的高价了。”对于铜镜市场的前景,杨传耕表示乐观。他认为:“铜镜是一种稀缺的资源,具有不可复制性。全世界极具价值的铜镜不到300面,即使是故宫博物院的乾隆收藏也没有几件精品。近年来更有大批铜镜从国外回流到了国内,这些藏家都把铜镜当宝贝守着,很少有人舍得卖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