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司长期征集剔红捧盒,如果您手上有相类似藏品需要出手,欢迎来电咨询价格
  本公司艺术品分享与交易平台。天迈艺术在线分享交易平台,秉承着“真心、臻品、珍艺术”的艺术理念,在平台上开创了以下八大功能模块:淘艺术、赏艺术、艺术家、线上展览、文玩杂项、私人订制、资讯、拍卖。
  将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文化为魂”的经营理念,传承“原创为先、诚信为本、艺术至上”的服务理念,不断完善公司内部的结构优化与创新,为广大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们提供更具人性化的服务,天迈艺术网,你值得拥有!
  下面是2020年剔红捧盒相关拍卖记录(Artron数据)请参考
  清乾隆 御制剔红三清诗文茶碗---估价3.00到5.00万---成交价:RMB12.65万---拍卖日期:2020年1月3日
  明晚期 剔红过墙松竹梅草虫纹盘---估价6.00到9.00万---成交价:RMB10.35万---拍卖日期:2020年1月3日
  清代 剔红龙纹盖罐---估价78.00到78.00万---成交价:JPY92.00万---拍卖日期:2020年1月10日
  明十六世纪 堆朱剔如意纹盖盒---估价12.00到18.00万---成交价:HKD16.25万---拍卖日期:2020-04-21 开始
  明十六世纪 堆朱剔如意纹盖盒---估价12.00到18.00万---成交价:HKD16.25万---拍卖日期:2020-04-21 开始
  清乾隆 御制剔红三清诗文茶碗---估价3.00到5.00万---成交价:RMB12.65万---拍卖日期:2020年1月3日
  明晚期 剔红过墙松竹梅草虫纹盘---估价6.00到9.00万---成交价:RMB10.35万---拍卖日期:2020年1月3日
  下面是历年剔红捧盒相关拍卖记录(Artron数据)请参考
  明万历 剔彩加彩嵌镙钿赶珠云龙---估价50.00到70.00万---成交价:HKD704.00万---拍卖日期:2007年4月8日
  清乾隆 脱胎朱漆题诗菊瓣形盖盒---估价25.00到35.00万---成交价:RMB550.00万---拍卖日期:2006年11月22日
  清乾隆 剔红锦地书卷盒---估价280.00到350.00万---成交价:RMB379.50万---拍卖日期:2011年6月8日
  明永乐 乾隆御题剔红雕双凤莲花盏---估价:咨询价  ---成交价:HKD3314.00万---拍卖日期:2008年12月3日
  清乾隆 铜胎剔红雕漆“汉宫春晓---估价350.00到450.00万---成交价:HKD398.00万---拍卖日期:2008年10月8日
  明嘉靖 剔彩双凤莲花 四季花卉长---估价400.00到600.00万---成交价:HKD602.00万---拍卖日期:2009年12月1日
  宋 剔团花纹长方盖盒---估价150.00到200.00万---成交价:HKD724.00万---拍卖日期:2013年10月8日
  剔红技法成熟于宋元时期,发展于明清两代。明黄成《髹饰录·坤集·雕镂第十·剔红》中写道:“剔红,即雕红漆也。??宋元之制,藏锋清楚,隐起圆滑,纤细精致。”其法常以木灰、金属甚至陶底为胎,在胎骨上以朱砂漆髹刷多层,少则八九十层,多则达到一二百层,形成非常厚的漆膜,当它呈现出牛皮糖的状态时工匠再在漆层上绘出图案纹饰,然后趁着不沾刀的时候用刻刀通过刺、铲、钩等手法刻成浮雕,彻底干燥后再行打磨,是为成器。制作剔红的“火候”很难掌握,等它干透了就剔不动了。漆干透以后非常脆。我们都有这个经验:一旦家具上起漆皮以后,你拿指甲盖一碰,噼呖啪啦就爆了。如果在过黏的状态下剔,沾刀,漆是非常黏的物质。所以必须在既不沾刀又不脆的时候迅速把纹样剔成,给工匠留出的时间并不充裕。
  剔红捧盒有没有展览展销价值,各时期的剔红虽然在整体及结构上没有本质的区别,但是比较一下各个时期的剔红,还是有一定区别的。以实物而论,早期宋元时期的剔红,纹样都比较浅,也就是后人说的“用朱不厚”,大约十层左右;元末明初的风格是纹样加深;到了明清以后,剔得就比较深了。明清两朝至少髹漆三十六层,多者百层。如现藏英国维多利亚埃尔伯特美术馆的一件乾隆御用龙纹宝座,髹漆厚实肥正,超过百遍。到了清代,尤其是雍乾两朝,剔红的制作分工进一步细化,“髹工上漆,画工行纹,牙工用刀”。明代和清代剔红的区别是打磨。明朝剔红完工后等髹漆彻底干透,然后用野生锉草精心打磨出光泽,随着刀具的进步和审美品位的发展,清朝剔红则一步到位,不再打磨,全靠刀工的圆润起转剔出花纹样式。从工艺角度上讲,纹饰逐渐加深就是加深制作难度,提高质量要求。好比早期的汽车,就是一个代步工具。一百年前的老爷车跟三轮车差不多,人坐在上面是露天的,一百年的发展却使汽车变得极为复杂,出现很多分类。今天的汽车已经变成非常复杂的一个机械装置,具有多种功能。中国历史上的这些工艺品也具备这些逐渐进化的特征。所以早期的剔红纹样都比较薄,后来越变越厚。变厚就增加了工艺难度,增加了成本,卖得就非常贵。
  你是否有剔红捧盒急于出手找不到地方?   你是否有剔红捧盒不知道它的年代?   你是否有剔红捧盒需要估价?   如果你有以上问题想要咨询,那么就马上打电话!(联系方式在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