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古玩鉴定交易
台湾拍卖|香港拍卖。瓷器拍卖|玉器拍卖|紫砂拍卖|台湾拍卖|瓷器鉴定|玉器鉴定|字画鉴定|紫砂壶鉴定-古董鉴定|古董拍卖|古玩鉴定|古玩拍卖|瓷器拍卖|明代瓷器鉴定|明代瓷器拍卖|清代瓷器鉴定|清代瓷器拍卖|汝窑瓷器鉴定|汝窑瓷器拍卖|官窑瓷器鉴定|官窑瓷器拍卖|哥窑瓷器鉴定|玉器鉴定|玉器拍卖|字画鉴定|字画拍卖|古币鉴定|古币拍卖|鸡血石鉴定|鸡血石拍卖|翡翠鉴定|翡翠拍卖|宝石鉴定|宝石拍卖|珠宝鉴定|珠宝拍卖,犀牛角鉴定,鸡血石鉴定,田黄鉴定,象牙鉴定。
近年来,珠子越来越成为人们热捧的饰品。这一颗颗小珠子,或炫彩夺目,或清素静雅,或以一根细绳悬在脖颈,或十颗成串戴在手上,因材而制,因人而变,满足了人们对美感与个性的追求。在潘家园,随处可见兜售珠子的游商走贩和店铺摊位,玛瑙松石,紫檀沉香,水晶玻璃,砗磲珊瑚,造型各样,种目繁多。
与大众市场交相呼应的是,清代及其以前的古代珠子在收藏界开始受到重视,成了藏家的新宠。“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好的东西首先是美的,作为装饰品的珠子本身具有美感。而相较于瓷器、青铜器、书画,珠子的进入门槛低,不需要太多的专业知识,是进入古玩行当的切入点。”对于“珠子热”,北京古玩城有限公司总经理朱京巍如此理解。据朱京巍介绍,正在农展馆新馆举行的2014北京·中国文物国际博览会上,专门开辟了“珠联璧合”展区,用以展出古珠。“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展览,用珠子把大众的收藏爱好和古玩艺术品收藏联系起来,搭个桥梁。”
古珠贯穿人类历史
与其他收藏门类的时间界定相仿,古珠主要分为高古(汉代以前)、中古、明清这三个时期。而长久以来,古珠被视为“上不了台面”的小玩意儿而不受藏家待见。
“以前我们去买高古玉,人家就送你珠子,一大兜一大兜送。”国内知名的古珠收藏家一言女士调侃道。一言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收藏古珠,至今已近二十年。在她看来,古珠的兴衰与珠子本身独特的文化性和艺术性有着紧密联系。“珠子是没有断代的,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几乎贯穿了整个人类文明史。”
数万年前,欧洲的尼安德特人在墓葬中使用鲜花和珠子陪葬。国内几乎所有的史前文明遗迹,从黄河流域的大汶口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址,到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遗址、良渚文化遗址,再到内陆地区的三星堆文化遗址,均有用兽骨、玉料、玛瑙、绿松石等各种材质制成的珠子出土。先秦时期,已能从文献中窥见珠子的身影。《礼记·正义》有珠玉串联组佩制度的记载,《诗经·国风》有男女互赠玉佩珠玑的故事,《庄子·列御寇》记“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颌下”,《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载“郑人买椟还珠”……这一时期,青铜冶炼带来的副产品——琉璃被运用到珠子的制作中。战国时,以琉璃制成的蜻蜓眼风行。齐国的水晶工艺,尤其是抛光、切面、打孔工艺已经相当成熟,后人难望其项背。这些技艺在齐国制作的水晶珠上得到了充分体现。齐国水晶珠最明显的特征是孔径较大,孔道透明。一般是两端对钻孔,在珠子中间部分相互贯通,而整体上从不破坏水晶晶莹剔透的特征。
及至秦汉,珠子的普及程度已是相当高了。早在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以前,东西方贸易已经展开。四川大学童恩正教授应用人类学和考古学方法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提出了“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这条传播带由中亚地区到中国东北再到中国西南地区,构成一条“民族走廊”。随着丝绸之路的发展,外来珠子越来越多地流入中国市场。东汉时,佛教传入中国,珠子又被赋予了宗教寓意。
唐宋时期,中国处于封建时期的鼎盛期,经济富足,社会繁荣,珠子作为装饰品盛行于世。在唐诗中,不乏对珠子的描写。《琵琶行》中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名句,《善歌如贯珠赋》的描写更为丰富,“美绵绵而不绝,状累累以相成。”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道“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其中的“步摇”,据东汉时期讲解物名的工具书《释名》解释,“步摇,上有垂珠,步则动摇也。”由珠玉的耀眼夺目足以瞥见盛唐时期的华贵气象。到了宋代,珠子更是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南宋周密的《武林旧事》记载了临安(今杭州)的城市风貌,其中便提及了“穿珠”这种小手艺,在“珠子铺”中,交易动辄“万数”。当时民间对珠子的需求可见一斑。
而朱京巍认为,正是这种如衣物般的日常性需求导致了珠子的文化价值被长期低估。“古玩的主项大多是尘封于历史的制作工艺的产物,例如青铜器、老窑瓷器等。这些器具在属于它的时代结束以后,就再也不出产了。而珠子并不如此。每个朝代都有珠子。但是每个朝代的珠子在选材、工艺、搭配上都是不一样的。更重要的是,我们所说的古珠,和那些青铜器、瓷器一样,多来自墓葬,都反映着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和科技的状况。”
朝珠达到工艺顶峰
明清是珠子发展的顶峰时期。一方面在民间,珠子成了寻常百姓打扮和消遣的物品。《金瓶梅》第十一回有西门庆为潘金莲买珠子的故事,而潘金莲拿这些珠子是为了自己“穿箍儿戴”。另一方面,自古以来,珠子就有按材质区分身份和等级的功能。清代,这一功能随着皇权的高度集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化,其产物便是朝珠。
满族先民有以“令珠计岁”的风俗。朝珠的形式来源于佛教念珠,这与清代皇帝对佛教的尊崇有关。据朱晓丽编著的《中国古代珠子》介绍,朝珠由108颗珠子贯穿而成,由身子、佛头、背云、纪念、大坠、坠角六部分组成。朝珠108颗穿成的主体部分为“身子”,每隔27颗珠子加入一粒材质不同的大珠称为“分珠”(又称“结珠”),将108颗朝珠四等分,分珠共4颗,色泽大小一致,寓意四季。“佛头”位于朝珠顶部,连缀有一塔形“佛头塔”。朝珠的两端通过佛头塔的孔中穿出,合二为一,由此延伸出绦带,绦带中段系缀有一块宝石,称为“背云”,背云以下的绦带末端缀有宝石“大坠”。佩挂朝珠时背云紧贴后背。佛头塔两侧又有3串小珠,每串10粒,称为“纪念”,末端缀有“坠角”,佩挂时一侧缀两串,另一侧缀一串。
按照清代礼制规定,王公以下,文职五品、武职四品以上及翰詹、科道、侍卫、公主、福晋以下,五品官命妇以上都佩挂朝珠,除了不能使用皇帝、皇后所用的东珠(黑龙江出产的淡水珍珠,为清宫廷最珍爱的上品),其它杂宝及诸香等各类材质均可用。
此外,朝珠的佩挂也极其讲究,不同场合有相应规定。以皇帝朝珠为例。据《清史稿·舆服志》载,“(皇帝)用东珠一百有八,佛头、纪念、背云、大小坠杂饰,各惟其宜,大典礼御之。惟祀天以青金石为饰,祀地珠用蜜珀,朝日用珊瑚,夕月用绿松石,杂饰惟宜。绦皆明黄色。”
“同一等级的官员使用的材质大致相同,不过每串朝珠,珠子的造型都不一样。官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造办处的工匠商量,算是私人定制了。”有三十年收藏经验的齐继星先生对朝珠情有独钟。“比如我这两颗绿松石结珠,它的造型像盘肠扣,在这个基础上打凹制成,中间镂空,每个眼儿都是相通的,而且眼儿的形状也不一样,有三角形的,圆形的,方形的。一看就是官造的。”
在官造之外,民间艺人打制而成的珠串也独具特色。半年前,齐继星收到一串佛珠,用剑麻和蚕丝编织而成,质地坚硬,耐磨损,经过数百年的把玩捏拿,原来的麻褐色已被黑亮的包浆覆盖。“我和同行的朋友都是头一次见这种材质的珠子,书上也不见记载。这佛珠当年的主人是谁?工匠为何会用麻和丝混织?它身上的故事琢磨起来很有味道。”齐继星口中的“味道”,便是这古珠承载的文化积淀给人带来的惊喜和愉悦。
古珠设计引领风尚
随着古珠收藏成为时尚,融合了历史传统和经典审美的珠子,其人文底蕴和艺术价值越来越为人所知。
一言在古珠文化的推广和传承方面考虑长远。在她看来,国内藏家对古珠的热情更多地局限在材质本身,对于古珠再创作表现得较为谨慎,大多都是将古珠进行简单的再次加工。一言认为,对古珠进行再设计,用与现代审美相符合的装饰方法,进行全新的首饰设计,让古珠重回生活,这才是古珠未来发展的趋势。
一言的观点有着现实的基础。一者,古珠流传至今,基本已经散失而不再成串,客观上要求对古珠的搭配进行再设计;二者,古珠数量有限,但古珠的爱好者却在不断增多。现在市场或许可以成串交易,但随时间推移,每个人所能拥有的古珠或许只能按颗来计算。当珠子珍贵到以颗为单位时,设计的地位就更突出了。古珠的发展历史也在佐证这一观点。对比历代珠子的样式,可以发现,汉代以前珠子多和玉璜、玉玦搭配;唐宋时期它多用于女性妆点发饰;清代的朝珠上百颗穿在一起挂在脖子上,成为政治符号。
这个趋势在古珠收藏起步较早的西方国家已经显现。珠子爱好者并不是“疯狂”地追求材质本身,而是更多地参与到制作过程中去。在一言的珠友圈里,有一对夫妇收藏了两颗战国蜻蜓眼,品相不错,可惜略有残缺。在一言的建议下,两颗古珠镶在了戒指上,夫妻二人,人手一枚。充分利用当今的科技水平和时尚元素对古珠进行再设计是一言当前的工作重心。不过,国内古珠收藏热兴起不久,要形成有规模的、有艺术品位和品牌价值的古珠设计尚需时日,还有待更多更专业的设计师的参与。
“每个时期的珠子都有符合当时审美的设计,今天也不例外。”一言再次强调。这种凝聚在一颗颗古珠里的审美创新和文化气韵,正是其经久不衰、绵延至今的关键所在。